此人上梁山前武功高超,上山后却很少上阵打仗,宋江也拿他没办法
发布时间:2025-07-14 23:20 浏览量:2
一日,独龙岗迎来了一豪门大家,那主人家名叫李应,曾经是梁山泊的盗贼,也曾经是朝廷的官员。
李应是一路装作面瘫样,才安全地来到了独龙岗。一到这里,他神清气爽,没有半点病样。
他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叹了一口气:“我早就应该安生地在这里享福,可这一遭,九死一生,实在是难过呀。”
李应作为梁山泊第十一位好汉,为何能安然无恙地回到故乡?他的安生日子又是被谁毁掉的?
李应自加入梁山泊以来,很少再有往日的英勇气概,也懒得去与众兄弟结交,若不是宋江喊话,他基本不会主动说话。
所以当宋江开始给兄弟们排座位,将李应列在第十一位时,好多人都感觉莫名其妙。
因为李应来了梁山泊之后,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整日也不见身影,这个高位实在让众人不爽。
李应谦虚地坐在第十一把交椅上,只对宋江笑了笑,就又开始低着头沉思。
他和宋江自然听到了场中兄弟们不满的窃窃私语,但是宋江也只是尴尬的一笑,就让兄弟们安静一下。
宋江随后便和颜悦色地告诉兄弟们,别看平日里不见李应兄弟,但其实你们又是每日都能见到他的,只不过你们不在意。
兄弟们心中很是纳闷,都是粗人。宋江说这谜语,着实让人看不懂。众人又开始互相交头接耳,问问对方常不常见李应。
宋江见状只能咳嗽了一下,便又说了话,他说李应兄弟虽然不是冲锋陷阵,领着你们拼杀,但你们行军用的粮草,则全部都是李应兄弟置办的。
俗话常说,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兄弟们没有一次饿着肚子打仗,就要全靠李应兄弟,还有你们身上的吃穿用度,这些钱全都是李应兄弟在安排。
兄弟们听了,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李应属于掌柜,一直在管着钱。
宋江见兄弟们理解,就又对着李应笑了笑。
李应也回着笑了一下,但是他心里清楚,要不是自己多管那一档子闲事,自己还在李家庄享福,谁稀罕和这些盗贼们沦落到一起。
这种抱怨一下子就把李应拉回了一年前。
当时李应是独龙岗的李家庄庄主,家中殷实,有田有钱,周边又有着祝家庄和扈家庄互为拱卫,生活不知道多么舒坦。
本来李应好好当着庄子的老大,相当于后来梁山泊的头把交椅宋江,也与梁山泊平起平坐。
奈何那一夜的一个不速之客,彻底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
当时,庄子里的主管杜兴突然带来了两个人,说一个是他的恩人杨雄,一个则是杨雄的兄弟石秀。
李应听说过这两人名号,又想着他们对杜兴有恩情,便叫人好好款待。
可在宴席上,杨雄二人吃着吃着就开始求他办事。
原来这两人本来还有一个同伙时迁,三个人是打算求去投奔梁山泊的,但在祝家庄住宿的时候,不小心吃了人家的报晓公鸡。
后来双方吵了起来,他们三人气不过,就一把火把人家村庄烧了。时迁跑得慢,一不小心被祝家庄抓了起来。
杜兴听完,想着报恩的机会到了,便赶紧告诉李应,能不能去一封信给祝家庄,毕竟两家关系好,好说话。
李应明白杜兴的意思,也想着赶紧送走这两人,就让人写了一封信,派副主管去祝家庄,请他们放人。
可没过多久,副主管就灰头土脸回来了,说祝家庄不放人。
李应一看祝家庄不给自己面子,事到如今,这事不管也要管,就写了亲笔信,让杜兴去送。
尴尬的是,杜兴也被赶了回来,说祝家庄的祝彪把他骂了一顿,撕了李应的亲笔信,还说李应再多事,就说他跟梁山泊是一伙的,送到官府去。
李应听完,气急败坏,想着本来大家都是盟友,能卖个人情,现在却一点面子不给留,那就别怪他们撕破脸了。
随后,李应便带了三百人跑去祝家庄叫阵。
在对阵中,他将祝彪打得落花流水。可正当他要趁胜追击时,祝彪却冷不丁地朝他射出暗箭,直接把他射下了马。
好在杨雄石秀二人眼疾手快,把他救了下来,要不小命就留在那里了。
但说来说去,这事还怪杨雄三人贪吃,惹下这祸端,现在弄得李应也下不来台,还和祝家庄闹掰。
杨雄见李应已经全力以赴,不能再添麻烦,就只能告辞,前去梁山泊喊人帮忙。
李应还是好面子的,见事情没办成,还丢了人,就又给了他们两人钱。
其实他这个时候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想着通过梁山泊报复祝家庄,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果然,宋江在收了杨雄等人后,就派遣大批兵马前来攻打祝家庄。
但是李应万万没想到的是,梁山泊看似强大,实则也都是酒囊饭袋,这么大个山寨连祝家庄都打不下来,还过来找他求援。
李应可不像把自己再搅和进去,赶紧装病,把来送礼的宋江等人打发走了。
后来梁山泊还是将祝家庄打了下来,李应听说此事,心中感觉大为舒服,可就在这时,突然有知府要上门把他抓走。
就这样,李应稀里糊涂地被人带走,那知府还告诉他是祝家庄告他和梁山泊造反。
满脸疑惑,心灰意冷的李应被人抓着要押送去京城,而在半路上,他竟然又被梁山泊的好汉救了下来。
李应被救回去后,见到宋江,正要赶紧感谢救命之恩,反思自己之前的过错时,却突然见到自己的家人也被带到了梁山泊。
李应疑惑之下,赶紧问道家眷,为何他们也来了,而他们的回答让李应彻底绝望:李家庄被大火烧成灰烬了。
李应如遭晴天霹雳,他目瞪口呆地看向还在微笑的宋江,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官府,什么祝家庄,什么和梁山泊造反,就连那把大火都是出自宋江之手。
在入了梁山泊后,他也果然见到了那天审问他的知府和抓捕他的衙役,更为寒心。
宋江自然也知道李应看穿了自己的计谋,也不敢让他带兵打仗,所以便让他一直管理山寨的粮草和金钱。
直到后面打仗缺少人手,宋江也不得不把李应拉到了前线。
李应本来就是良民,不想惹是生非,加入梁山泊也是被诓骗,就想着敷衍了事。
他本身武艺高超,但在之后的战斗中,也只是完成宋江交代的任务,大多数时候也懒得去尽全力,立下所为的奇功。
就这样,李应从战场上活了下来,并且没有遭到朝廷清算,还得到了一个官职。
可他并不喜欢当官,也是一直在摆烂,而当他听说一直和他掌管钱粮,与他同等遭遇的柴进隐退后,他也动了心。
随后,他便装作风瘫,与之前的管家杜兴辞了官,终于回到了他们的故乡独龙岗。凭借自己的经商头脑,他又变得富甲一方。
朝廷本来还想杀掉李应,但见他辞官,跑回故乡,在梁山泊虽是位置靠前,但也没有太多“功勋”,也就没有再管他。
至此,被诓骗的李应才得以善终,高兴地做个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