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肯定韩信军事能力的人从不拿战绩说话
发布时间:2025-07-15 12:40 浏览量:2
是不是韩信的战绩相比历史顶级名将白起,徐达,李靖,岳飞等差的多?
韩信的军事生涯太短,对手大部分水平不高,历史明确记载的他的无争议的战绩总共就那么三五个, 但是哥哥粉们要捧他啊,非要给他捧成无所不能、冰清玉洁的兵仙,战绩不够怎么办?那就得想办法啊。
一方面是尽可能抢功劳,凡是史记里没有明确记录指挥者的胜仗统统“划拨”到韩信头上,甚至还定三秦这种有明确记录的赵衍的功劳也要抢过来,只要深究的人不多谁会知道赵衍是谁?能忽悠一个是一个,被忽悠的人多了,吹捧韩信哥哥成了趋势,敢质疑的也就更少了。如果抢功劳都还显不够,还可以发明功劳来凑,比如虚空暴兵之类的。
另一方面是不利于哥哥的话不要讲,丧事喜办。韩信所谓的“汉中对”说三秦“可传檄而定”明明是错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明被章邯识破并且被堵住了,这么打哥哥脸的事迹对哥哥英明无敌的形象打击太大了,绝不能承认,不但不承认还要丧事喜办,还要给它说成是“伟大战略”,“绝世计谋”,只要我不尴尬就是别人尴尬,别人要想不尴尬,就只能顺着我说的承认那些都不是韩信哥哥的错误反而是惊天功绩。彭城败仗这样的大丑闻更是绝不能跟我的哥哥有半点关系,不是他指挥的也不行,味儿都不能沾上。哪怕历史明确记载了韩信在彭城之战后收拢败军散卒阻击楚军,咱也要给他说成大战当时是在废丘围章邯,之后马上瞬移过来的。至于那时候章邯还没死(刘邦彭城败了之后亲自回去弄死的),哥哥突然瞬移走了谁来围章邯——谁在乎啊?!咱要的是忽~悠~~,只要有两句说辞让不求甚解的围观群众觉得“哦,韩信在围章邯,那肯定跟彭城大败没有任何关系”甚至“韩信在彭城项羽就完了”……就行了。
最后如果经过上述操作都还是不够,哥哥注水后的功绩相对于“兵仙”的盛名还是显得单薄怎么办?那就只有上名人名言咯,反正咱也没打算让大家知道历史上真实的韩信,只想大家认可我自己心目中的哥哥,我只需要给他们上压力让他们站队就好了——名人名言正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啊。而且,韩信哥哥经历传奇适合做文艺作品的题材,结局凄凉容易引起loser文人借古讽今,连他的打工人身份都容易引起大众代入感,正好就衍生出了成堆的吹捧他的文艺作品和名人名言(现在大众广泛接触的韩信形象说白了就是个人类早期同人爽文男主),又正好有无数基本常识都没有的网友认为“成语、典故越多功绩越实在”,那就诓他们没商量咯,你有什么办法?
实际上韩信那些明确无误的战绩本身也有被夸大的嫌疑,比如灭赵那个“背水一战”,拜太史公的小作文所赐,很多人把它神秘化了,觉得那是韩信发明的独属于他的“神仙”战术,其他人谁学谁死。而实际上那不过是典型的诱敌深入+骑兵绕后的砧锤战术罢了,跟白起的长平之战相似度极高。而其中最被津津乐道的“背水列阵”根本就不是什么独立战术,而是实实在在的错误做法,是作为破绽卖给陈余引他上钩的,因为井陉口地形特殊,河边刚好有一个喇叭口地形可以化解掉背水列阵的劣势才可以实施。砧锤战术本来就不是韩信发明的,其他人复制成功的也多不胜数,信吹们却死盯着背水列阵这种针对特殊地形选择的战术布置细节反复吹捧,别人本来就不应该复制啊,通常情况下的错误布置当然是谁学谁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他们自己的地形布置相应阵型啊。好比如果韩信打胜仗时长了个直径3.122222厘米的恶性瘤子,其他人是不是也不能精准复制?别人不也是谁学谁死?那韩信就是发明了神仙瘤子战术?另外,汉军灭赵是两路并进,靳歙领衔另一路攻邯郸,邯郸那TM是赵国的都城,分量怎么也不可能比韩信这边井陉口的几万人低吧?而市面上宣传的都是韩信背水一战灭赵,你说是不是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