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白奴贸易”,白人女性沦为玩具,男性成为造娃工具人

发布时间:2025-07-12 16:48  浏览量:2

标题直接给人一记重击,“白奴,比你以为的更黑暗”。黑奴贸易的残酷大家张嘴就能说一堆,可谁会想到,16到19世纪,白人本身曾经也是商品?尤其是白人女性,便宜到让人发指。一匹马,可以换仨!

翻到历史,没人会相信。16世纪到19世纪,海盗不是你想象的“加勒比海盗”,而是货真价实的恐怖分子。他们不光洗劫船只,竟然专门拐白人。跟人贩子一拍即合,大量白人被塞进船舱,贩到北非。动静大到什么程度?英国伦敦、法国马赛这些地方,女人看着海都要发抖。三百年里,至少有上百万的白人沦为奴隶。你觉得那些被卖到北非的白人男性惨?那还只是体力活的命。白人女性的下场,用悲惨都不够形容,根本就是折磨。

北非的人贩子分人。壮年男人拉去干活,女人直接甩上交易台。如果不信现实可以有多冷酷,一句话就戳穿:一匹马值仨年轻女人。选妃不是皇上,选白奴的标准极其冷血。被选中的漂亮姑娘,赤裸着立在奴隶市场,奴隶主当场验货。选中就带走,不仅仅是劳作那么简单。吃喝住行,人生自由?通通别想。那些样貌身材都过关的女孩,基本等于注定做奴隶主的玩物。等腻了,不是扔掉,而是安排另外一种命运——生育机器。

这里的“繁育”二字,已经不是人的事。被选中的男女人关进一间屋子,活人配种。吃吃喝喝管够,任务只剩一件事:不断地生。干不来?一个字,揍。有人看着,稍有怠慢立刻抽你一顿。生下的孩子呢?也是奴隶,永世挣不脱。所谓的家庭,所谓的爱,直接抹掉。

她们活得还有希望吗?百分之九十的白奴活不过四十岁。理由很直白:每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体力活,没有营养,得不到照看。就这样,男人是劳力,女人是繁殖工具。那个时代,没有人权,只有价格标签。看清楚,有人拿数字翻资料,历史学者Robert Davis统计光北非的巴巴里海盗三百年就拐走了120万白人,比整个同期非洲被运走的黑奴规模还夸张。公开资料里写得清清楚楚,任何民族都能沦为商品,只要有暴力、利益和冷酷的体制。

有人问,难道所有白奴都没好日子过?也不全是。确实有几个“人精”混得不算太差。靠与主子套近乎,低三下四地生存,换来些许怜悯。可真要反过来看,他们活得体面,靠的不过是同类日夜苦役、噩梦般的对比罢了。就像真人秀,一个人抢镜,其他人就是背景墙。没有普通白奴被剥削的惨烈,这一小撮奴隶的“转运”也毫无存在意义。

到底是谁在操控这场人间悲剧?巴巴里海盗只是表象。后面是更大的权力链、黑色利益链。北非奴隶制,无数欧洲人卷进去。政权默许,少数人大发横财。有人忍不下去,欧洲多国甚至派军队去讨伐。那又怎样?三百年杀戮都没斩断白奴贸易。现实惨剧过后,起码在数据和叙事里,真相被埋到了沙子下。今时今日大部分人说起“奴隶历史”,只挂在黑人的苦上。白人的奴役、尤其是女性的悲剧,被有意无意忽略。网络上偶有话题冒头,真正在乎的人少之又少。

有人把“黑白奴隶”比作天平。一个天道循环,另一个“历史偶发”。对比非洲、北美黑奴苦难,欧洲白奴几乎没留多少风声水起的遗迹。教科书里很少提起,他们连个墓碑都没有。白人女性奴隶遭遇长期沉默,更多像一段被刻意埋葬的羞辱。那场景,不太可能再现全貌。也没人会想到,三百年前,一个欧洲普通女孩的命,远不值现在一台智能手机。她们彻底没得选择。命运之手拎起来,随时丢掉。

回头看现在,奴隶制被推翻。黑奴白奴的故事沉进历史。可人贩子、黑煤窑、拐卖依然横行。时间变了,游戏规则没变。你觉得现实已经足够光明?新闻里隔三差五有人被拐,谁说不是新型的奴役?浙江小女孩失踪,公安跨九省找人,多少家庭几年不能团聚。网友一边愤怒刷屏,一边对受害者指指点点。保护自己是前提,但漠视才真的是二度伤害。没有人天生活该成为商品,无论什么肤色,无论身处哪个时代。

看见历史的黑暗,才能看见现在的光。白人女性曾经的悲剧,也许永远没法追责到个人。但只要社会还存在人变商品的那一天,这个故事就没有真正的落幕。所有人都知道,黑奴的故事不能遗忘。可白奴,尤其是她们的噩梦,也值得被所有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