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天河南一直高温,中老年人需警惕心脑血管病,注意这些细节
发布时间:2025-07-15 21:16 浏览量:2
未来三天河南持续高温,室外体感如同蒸笼。郑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建军提醒:50岁以上男性是高温下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重点人群,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挺好,结果一个中午打麻将突然倒下,再也没醒过来?
如何在高温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牢记5个关键细节,或许能救你一命。
河南的高温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很多人仍旧没意识到它对身体的“隐形杀伤力”。尤其50岁以上的男性,工作、家务、情绪压力全压在身上,常年饮酒应酬,加上基础疾病控制不好,正是高温下最容易“中招”的人。
你可能觉得自己身体还行,走两步流点汗算啥,但你知道吗?高温本身就会让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加剧,如果再加上脱水、情绪波动、暴饮暴食,很容易诱发急性心梗或脑卒中。
很多人不理解:“我以前也顶着40℃干活,怎么现在就说有风险?”身体不是一夜之间垮的,而是慢性积累的结果。50岁,是个特别关键的时间点。从这个阶段开始,身体代谢变慢、血管弹性下降、心脏耐受力减弱,以前能抗住的,现在可能就扛不住了。
不少男性有个误区:“我不怕热,年轻时候跑工地的。”但医学上讲,高温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上升,在你不自觉的时候,心脏其实已经在“超负荷运转”。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别硬撑。尤其在中午11点到下午4点之间,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即便必须出门,也要准备好遮阳帽、喝水、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尤其是服用降压药的患者,高温下血压可能会波动更大,更需注意观察。
很多人问:“我每天早上量血压都挺正常的,为啥医生还说我高风险?”问题就在于,你只看到了静止状态下的数据,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波动。高温时,身体为了散热,会让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但一旦脱水、出汗过多,身体就会反弹性地收缩血管,血压骤升,这种波动最危险。
除了血压,血糖和血脂也是高温天不能忽视的隐患。糖尿病人本就容易脱水,再加上高温下饮水不及时,极易出现低血糖或高渗性昏迷。而血脂高的人,血液更黏稠、流速变慢,在高温环境中更容易形成血栓,堵住心脑血管。
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很简单:如果你有三高、有家族中风或心梗史、日常饮食重油重盐、长期熬夜、吸烟,或者运动不足,那你就得小心了。并不是非要发病了才叫危险,早期筛查、提前干预才是关键。
有些人说:“我不难受,不用检查。”这恰恰是最大的问题。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出事,就是大病。建议每年做一次心电图、脑血流、颈动脉彩超等基础检查,早点发现,早点处理。
在家也不是绝对安全。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午后打麻将、喝茶、聊天,室内不开空调,觉得“吹空调伤身”。其实恰恰闷热环境比空调更伤身。长时间处于高温、通风差的环境中,非常容易中暑,甚至诱发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现身边人出现意识模糊、说话含糊、体温持续升高,千万不要拖,立刻拨打120,并采取降温措施。不要想着“等一会儿就好了”,时间就是生命。
除了预防急病,高温天也是调养慢病的重要时机。比如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多补水,少摄入高GI(升糖指数)食物。高血压患者则要避免熬夜、情绪激动,多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与医生联系调整药物剂量。
很多人忽视了睡眠的重要性。高温容易让人睡不好,但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加重焦虑和疲劳,对血压也有负面影响。建议晚上睡前开空调至舒适温度,避免夜间频繁醒来,造成身体更大负担。
日常如何养护身体?记住一句话:顺着季节来调养。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宜早起、午休、清淡饮食、适当出汗,但要避免大汗淋漓。适当喝点绿豆汤、莲子粥、菊花茶等,有助于清热解暑,但切记不要冰镇饮料猛灌,容易刺激肠胃。
不少人问:“是不是高温天就不能运动?”其实不是。关键是选择合适时间和方式。建议早上6点到8点之间,或傍晚7点后,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适度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不宜剧烈跑步或爬山。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点是情绪管理。夏季烦躁、易怒,尤其对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来说,情绪波动是直接诱因。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和家人沟通、听舒缓音乐、减少刺激性新闻接触,心理平稳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高温下外出,一定要提前做准备。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随身携带水,避免空腹出门。尤其是已有慢病的人群,要随身携带药品,并告知家人外出时间和地点,以便紧急时快速反应。
这个夏天,或许你已经感觉到身体“吃不消”,但很多时候不是身体变差,而是你忽略了细节。一些看似简单的习惯,正是保护你自己和家人的“护身符”。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病,而是对病的无知。50岁以后,每一个细节都是关键节点。不要再等到“来不及”,才后悔当初没注意。
身边的同龄人越来越多地在说“累”“心慌”“头晕”?这不是偶然,而是身体在提醒你,该慢下来、该关注健康了。
如果你是50岁以上的男性,不妨现在就拿起手机,设置一个闹钟,提醒自己每天定时喝水、检测血压、早睡一小时、饭后散步十分钟。你现在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未来健康的伏笔。
你是否也感觉自己最近容易疲劳、烦躁、夜间心悸?高温天,你是如何调节身体和情绪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和方法,也许你的一个小建议,就能帮到别人。
参考文献: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国循环杂志,37(6),521–540.
[2]李勇,张洪涛.(2020).高温环境对老年人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及预防对策.中华老年医学杂志,39(4),365–36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