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为何如此的悲惨?细品司马懿父子三件事情,件件暗示结局
发布时间:2025-05-20 11:16 浏览量:1
永初元年,当彻底总览东晋大权后,刘裕想起汉家刘氏血脉遭到曹魏清洗,后司马氏又再次清洗王权,才有了司马西晋王朝。
随后他完成篡晋之业,同时将司马师三十余支,将近两千余口全部杀害。
不仅如此,在五胡乱华时期,司马氏的陵墓屡屡遭到匈奴破坏。
而这一恶果报应全部都是由司马懿父子种下……
作为封建王朝的核心,帝王被赋予了真龙天子等诸多名号,而司马昭当街杀害曹髦,便注定了司马氏的灭亡。
司马懿历经曹魏四代君主,熬死一代枭雄曹操,拖死一代明星诸葛亮,可谓是非常成功。
而且,司马懿一直将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放在身边培养,即使是最凶险的上方谷,诸葛亮降火烧三军,父子三个也是命运共济。
就是因为司马懿如此言传身教,司马家的两个儿子与东吴蜀汉和曹魏新一代相比,都是翘楚。
可是,司马懿却在教育上有一点失败,就是自己的好心态和隐忍。
司马懿当年可是处处谨慎小心躲过曹操的多疑,也是隐忍装病,逃过曹芳的诛杀,更是被诸葛亮送女装,也未曾有一丝惊动。
反观司马昭就是一点没有学到司马懿的精髓。
常言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除了能展现司马昭在曹魏权势熏天,更能表明司马昭毫不遮掩。
当然,这句话是比较不严谨的,有点抹黑司马昭。
因为当时曹髦多次要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并且要为其建立晋国,司马昭对于此事可是足足拒绝了九次。
直到两年后,司马昭却是拉着曹髦要给他加封,明面上也不像之前一样推辞。
这种毫不避讳的接受加封,显然对司马昭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他对此毫不在意。
可是,这种举动无异于踩到了狐狸尾巴,曹髦心中怒不可遏,认为曹魏要变天,司马昭要夺权,更是一直嘟囔着杀司马昭。
果然,一个月后,从未上马作战的曹髦准备了铠甲兵器,下定决心要先下手为强。
显然,曹髦低估了司马氏在朝中的威慑力,还没有等到由皇帝发起政变,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就吓得立马跑出宫殿给司马昭告状。
更加滑稽的是,这两人算是曹髦发动政变或者起义的核心人物。
司马昭得知消息后,全然忘了父亲在临终前多次嘱托要专心侍主,不要有异心,立马纠集了几百人浩浩荡荡杀往皇宫。
不要计较司马懿是否虚伪,至少是司马懿在世时,确实乖乖当权臣。
不出意料,宫中众人被杀气腾腾的司马昭吓得四处逃散。而唯一有勇气的就是曹髦,迎面向司马昭的部队杀去,认为部将不敢弑君。
不过,曹髦还是过于年轻,对司马家不太了解。
在司马昭赶往宫殿时,所带的将士就均是自己培养的死士,就是奔着杀皇帝而来的。
就这样,在贾充的指示下,曹髦被死士成济一剑刺死。
司马昭赶来的时候,就狐假虎威的大哭了一番,接着无可奈何地以弑君之罪杀掉了贾充和成济,顺理成章登上皇位。
也正是司马昭的这一举动,彻底将正统皇权按在地上摩擦,世人也皆知皇帝不过如此,而西晋也是司马氏篡魏的结果。
司马氏的盗贼称呼也影响久远。
而盗贼的臭名远扬并非是司马昭开始的,其父亲,也就是司马氏王朝实际开辟者司马懿才是将背信弃义放在了明面上,以谎言夺权开了先例。
几十载之后,刘裕诛杀司马氏的时候,所用的理由就是司马氏无信。
当时曹爽成为司马氏在曹魏政权的主要对手,更加关键的是,曹爽掌握禁兵,手握兵权,对司马氏的威胁非常之大。
而且曹爽兄弟二人早就有了要将司马氏家族完全赶出曹魏的想法。
而司马懿在朝堂盘踞多年,与三国时期多少高士、谋臣和枭雄交手过,政治气息非常敏锐。
在曹氏兄弟掌权前夕,他就开始放出大病,不久于人世的消息。
曹爽兄弟知道司马懿诡计多端,便派河南尹李胜前去试探司马懿的病到底到了何种程度。
随后,司马懿的精湛演艺成功骗过了李胜,又是耳背,又是乱说话,甚至装糊涂,将茶水都倒在身上。
这便有了司马懿炸病赚曹爽的典故。
曹爽等人坚信眼见为实,在李胜绘声绘色讲述司马懿的痴呆状时,便率领魏帝曹芳放心前去祭拜魏明帝。
与此同时,送走探子的司马懿弹跳起步,直接率领儿子们全身武装前去上奏郭太后,并且分兵各城门,完全控制京都。
不过,司马懿控制京都的消息还是很快被曹爽兄弟得知。
此时,谋士桓范献出计策,要曹爽先撤往许昌,来一波挟天子以令诸侯,纠集兵马杀回京都。
可是此刻曹爽心中所念京都家人和美姬,且早知司马懿率领打仗经验丰富,一直犹豫不决,还特意派人前去和司马懿求和。
而司马懿则表示以落水起誓言,只是想要罢免曹爽等人的官职,以求自保,全然无倒戈相向的意思。
当时,人们以誓言和信誉为性命一般,犹豫之下,曹爽相信了司马懿的恳切言辞,便向曹芳请求免职,回到京城。
可是,司马懿何许人也?
在曹爽兄弟回京城后,全家老小被囚禁家中。
没过多久,在司马懿的一番操作之下,曹爽身边心腹做了诸多伪证,证实了曹爽想要弑君篡位的意图。
司马懿在上书给曹芳后,曹爽及其亲近之人均以谋反罪被杀,且夷三族,完全背离了自己的落水起誓。
因此,司马氏无信成为了刘裕诛杀司马氏后代的一大借口。
五胡乱华的根本就是司马氏内迁胡人,这也是导致司马氏西晋灭亡耳的重要原因。
虽然内迁胡人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司马炎广纳胡部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早在司马懿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238年,当时司马懿刚刚平定辽东的公孙渊。
为了削弱辽东的割据势力,补充北方边防的兵力,司马懿将当地的鲜卑部落分别迁往了辽西和辽东,其中便包括以慕容木延为首的慕容部和以宇文莫槐为首的宇文部。
到了司马师处理朝中政事时,司马师为了分化匈奴实力,同时以胡制胡防范鲜卑,他在镇压了南匈奴左贤王刘豹和匈奴右贤王刘猛后,将匈奴迁往了汾河流域。
而司马昭内迁胡人是在灭蜀时期,司马昭命令邓艾将陇西羌人和武都氐人迁至关中。
而这两支胡人后来都发动了起义,其中氐族后来在关中六郡县起义,羌族在后来建立了后秦。
到了司马炎的时候,胡人本就积重难返,结果还在执行祖制,进行广纳胡部,最终士族和胡人因为牧场等生存利益爆发各种暴动。
在311年,匈奴的汉赵政权杀入洛阳,将士族三万余人杀害,并且俘虏了晋怀帝,这便是著名的永嘉之乱。
而羯族石勒也在宁平城消灭了西晋最后的一支10余人的主力,将太尉王衍杀死。
五年后,匈奴的刘曜也兵围长安,降服了晋愍帝,至此,西晋完全灭亡。
司马懿父子三人当年通过落水之誓夺取政权,通过当街弑君改朝换代,通过内迁胡人稳定周边。
而最终,西晋却因为这三件事情灭亡得如此惨烈,着实令人唏嘘!
参考文献
晋武帝“不纳”与西晋弊政的滋生、发展,中国知网,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