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0年入伍,75年提干排长,在雷达三十三团工作的九年,难忘

发布时间:2025-07-12 12:51  浏览量:2

那年月亮特别圆。

我记得那是1979年的一个深夜,雷达站的警报突然响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三十秒内就冲到了操作台前。

那时候我已经是排长了,可心里还是会紧张得厉害。

回想起来,1970年我刚入伍那会儿,哪里想得到会在这戈壁滩上待九年。

那时候我才十八岁,穿着肥大的军装,背着行李卷儿,跟着一群新兵坐了三天三夜的闷罐车,才到了雷达三十三团。

下了火车,眼前就是一片黄沙,连根草都看不见。

我心里凉了半截,这哪里是当兵啊,简直是发配。

班长老韩是个山东人,黑不溜秋的,说话带着胶东口音:"小子,别愣着了,这就是咱们的家。"

我看着远处那几排低矮的土房子,心想这辈子算是完了。

可人啊,真是奇怪得很,时间长了,竟然也就习惯了。

戈壁滩上的风特别大,一刮起来满天都是沙子,嘴里牙缝里全是。

冬天的时候,气温能到零下三十多度,早上起来被子都能冻硬了。

夏天又热得要命,中午的时候地面温度能有五十多度,鸡蛋放在石头上都能烤熟。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每天要站岗放哨,操作雷达设备,监视着远方的天空。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那些复杂的仪器设备一窍不通。

老韩带着我们新兵,一个旋钮一个旋钮地教,一个指示灯一个指示灯地讲。

我学得特别吃力,总是记不住那些参数和操作程序。

有一次值夜班,我把频率调错了,差点儿误了大事。

连长把我叫到办公室,也没批评我,就说:"小李啊,当兵不容易,但既然来了,就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那一刻我特别惭愧,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技术学好。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

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就对着操作手册背参数。

别人看电影的时候,我就蹲在雷达车旁边琢磨那些线路图。

老韩看我这么用功,就主动给我开小灶,晚上经常陪我练到深夜。

"这小子有股子钻劲儿,错不了。"他总是这么跟别人说。

可就在我觉得自己技术越来越好的时候,出了件事儿。

1971年冬天,团里来了新的雷达设备,比我们原来用的先进多了。

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老手了,结果面对新设备又成了睁眼瞎。

那些参数全变了,操作程序也完全不一样。

我心里特别憋屈,练了一年多的技术,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原点。

有几个新兵学得比我还快,我这个"老兵"面子上挂不住。

那段时间我特别烦躁,甚至有点儿想打退堂鼓。

老韩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到营房外面坐下。

"小李啊,技术这东西,学会了就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设备会更新,但学习的能力不会过时。"

他指着远处的雷达天线说:"你看那玩意儿,天天转,从不停歇,我们当兵的也得这样。"

老韩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我重新拾起了学习的劲头。

慢慢地,我不仅掌握了新设备,技术水平还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

在新兵中算是佼佼者了。

1972年的时候,上级来检查工作,我被选为操作手进行演示。

那天我特别紧张,手心里全是汗,生怕出什么差错。

结果演示很成功,首长还夸奖了我们连队。

连长高兴坏了,当着全连的面表扬了我。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心里美滋滋的。

1973年年底,组织上开始考虑提干的事情。

我心里特别期盼,又特别忐忑。

期盼是因为当排长一直是我的梦想,忐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够不够格。

那段时间我更加努力了,不仅技术要过硬,各方面都要表现突出。

我主动申请参加各种艰苦的任务,冬天的时候在野外一待就是一整夜。

可是到了1974年春天,第一批提干名单公布,我的名字没在上面。

我当时就懵了,觉得天都要塌了。

明明自己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为什么没有我?

我跑去找连长,想问个明白。

连长看着我红着眼圈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小李啊,你是个好兵,但是当干部,光技术好还不够。"

"你性子太急,遇事容易冲动,这样的性格当排长会出问题的。"

连长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但也让我清醒了。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我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总是憋不住火。

有一次和炊事班的人因为饭菜问题吵了起来,差点儿动手。

还有一次值班时和通信兵因为操作分歧红了脸。

这些我都觉得是小事儿,没想到被连长都看在眼里。

"你再好好磨练一年,把性子改改,明年肯定有你的份儿。"连长最后这么说。

我憋着一肚子委屈回到宿舍,一个人蒙着被子想了一夜。

老韩过来安慰我:"小李啊,当干部不是评技术能手,得全面考虑。"

"你看咱们指导员,技术不如你,但是人家说话办事让人服气。"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脾气。

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先忍一忍,想想该怎么处理。

和战友们发生分歧的时候,先听听别人的想法,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慢慢地,我发现这样做效果确实好很多。

不仅人际关系改善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有一次遇到暴风雪,我和几个战友被困在观测点上,整整三天三夜。

食物吃完了,我们就啃冰充饥。

取暖设备坏了,我们就抱团取暖。

那时候有个新兵开始情绪崩溃,说要回家,不当兵了。

以前的我肯定会冲他发火,说他没出息。

但这次我耐心地跟他聊天,给他讲当兵的意义,讲我们的责任。

慢慢地,那个新兵情绪稳定了,和我们一起坚持了下来。

但是任务不能停,雷达设备不能关机,我们轮流值班,硬是坚持了下来。

后来连长说,就凭这次表现,我这个排长就当定了。

1975年春天,提干的名单正式公布,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看了好几遍。

老韩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啊,你小子行啊,五年磨一剑,终于出头了。"

我激动得眼圈都红了,想起这五年来的酸甜苦辣,真是感慨万千。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的排长,这期间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当上排长以后,责任更重了。

我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带好手下的士兵。

那些刚入伍的新兵,就像当年的我一样青涩懵懂。

我总是想起老韩当年对我的好,于是也用同样的耐心去教导他们。

"当兵的人,技术要过硬,作风要过硬,思想也要过硬。"我经常这样跟他们说。

有个叫小王的新兵,特别调皮,老是违反纪律。

我没有简单粗暴地批评他,而是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想法。

原来这孩子家里条件不好,觉得当兵没出息,心思不在这儿。

我就跟他讲我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当兵也能有前途,关键是要用心。

我还偷偷给他寄了些钱,让他给家里买点儿东西。

慢慢地,小王的态度转变了,训练也认真了,后来还成了技术能手。

1976年的时候,雷达站接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

上级要求我们连续监控一个星期,不能有丝毫差错。

那段时间大家都绷紧了神经,我更是一刻也不敢松懈。

白天指挥训练,晚上还要值班,连续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过觉。

嗓子都哑了,眼睛都熬红了,但是任务圆满完成了。

上级首长专门来慰问,说我们是"戈壁雄鹰",为国防建设立了功。

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军人的荣誉感,觉得这些年的付出都值了。

可是好景不长,1977年的时候,我遇到了当排长以来最大的挫折。

一个新来的技术员,是大学生,理论知识比我强得多。

他总是挑我的毛病,说我这个排长技术不过关,管理方法落后。

有一次在全团大会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质疑我的技术水平。

我当时脸都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连长事后找我谈话,说:"小李啊,人家说得也有道理,你得继续学习。"

我心里特别不服气,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凭什么被一个刚来的大学生教训。

那段时间我情绪特别低落,甚至动过调走的念头。

老韩已经转业了,临走前专门来看我。

"小李啊,你现在是排长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意气用事。"

"人家大学生有知识,你有经验,各有长处嘛。"

"真正有本事的人,是能够取长补短的人。"

老韩的话让我醒悟了,我开始主动向那个技术员学习理论知识。

他也逐渐认识到我的实践经验很宝贵,我们之间的关系慢慢好转了。

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搭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效果特别好。

1978年的时候,我已经是连里公认的优秀排长了。

不仅技术过硬,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团里还让我去其他连队介绍经验,我心里特别自豪。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1979年。

我在雷达三十三团已经待了九年,从一个青涩的新兵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排长。

这九年里,我见证了戈壁滩的春夏秋冬,经历了无数次风沙考验。

这九年里,我和战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就像兄弟一样。

这九年里,我学会了责任,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什么叫军人本色。

当离别的时候真正到来,我却舍不得了。

舍不得这片看似荒凉实则充满温情的土地。

舍不得那些一起摸爬滚打的战友兄弟。

舍不得那台朝夕相处的雷达设备。

小王也要提干了,他跟我说:"排长,谢谢你当年没有放弃我。"

那个大学生技术员也来送我,说:"李排长,跟你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

连长找我谈话,说组织上很看重我,问我愿不愿意继续留在部队发展。

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转业。

不是不爱这里,而是觉得九年的军旅生涯已经给了我足够的财富。

临走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爬上了雷达塔。

戈壁滩的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远山如黛,近处的营房里还亮着灯。

我想起了刚来时的懵懂青涩,想起了艰苦训练的日日夜夜,想起了战友们的音容笑貌。

想起了那些挫折和失落,也想起了那些成长和收获。

这九年,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

它教会了我什么叫坚持,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成长。

雷达三十三团,永远是我心中的家。

那年月亮特别圆,就像我心中永远圆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