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难忍就是肛裂?肛肠疾病的4大常见误区,你知道几个?

发布时间:2025-05-20 11:54  浏览量:1

我们常在各种媒体上看见铺天盖地的肛肠医院广告,虽然如今人们的健康观念相对开放,但提及肛肠疾病,由于涉及的部位相对隐私,仍免不了羞于启齿,不敢正面讨论。因此很多人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肛肠疾病时,往往讳疾忌医,甚至步入误区。这些认知上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肛裂的症状有肛门疼痛,所以只要肛门疼痛就是得了肛裂

肛裂十分常见,常见到可能人体某一次排出的大便很干硬就会引起肛裂。其最典型的症状是肛门疼痛,但这并不是说只要肛门痛就发生肛裂了。肛周脓肿、痔疮也会引起肛门痛的感觉,只是它们三者之间的疼痛表现有所不同。

肛裂除了有疼痛感之外,也许还伴有便血、便秘等症状;患有肛周脓肿时,可能会感觉到肛门部位的持续跳动,而痔疮,日常感觉不太明显,痛感只在排便时加剧。

误区二:肛门疼痛就是得了痔疮引起的

痔疮恐怕是所有肛肠疾病中最被人熟知的疾病,从而会误导人们将其他一些疾病当成痔疮来治疗。例如,像普通的肛瘘、肛周囊肿或直肠息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患者排便时肛门疼痛、大便带血。此外,痔疮和结肠癌的症状也非常相似。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有痔疮,时常发生肛门疼痛,后来又患上结肠癌,当患者混淆了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没有引起重视,后果非常严重,会耽误治疗癌症的最佳时机,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无论如何,出现上述不适都应该重视起来,不确定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误区三:如果疼痛是肛周脓肿引起的,自己在家随便抹点药就好了,不用去医院

肛周脓肿,又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好发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它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肛腺阻塞导致。许多人认为,如果得了这种病,只需擦拭一些药物或服用一些抗炎药就能痊愈,没有必要去医院处理。

事实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身,即如果肛周脓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肛瘘就会随之而来。治疗肛周脓肿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切开引流。不要躲着医生在家里自己乱用药物。

误区四: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肠癌,年轻人跟肠癌无关

谈到结肠癌,许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或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会有患病风险,而年轻人完全不用担心此事。事实上,这种想法完全错误,是一种误解。癌症,尤其是结肠癌,不一定与年龄有关。

如果长年都保持不良的饮食习惯,日常餐食中辛辣刺激的食物占有很大比重,或者作息时间紊乱经常熬夜,就比较容易引发肠癌。

肛肠疾病不容忽视,尤其不能因为发病的部位过于隐私就自行草率处理。此外,日常饮食中注重摄入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粗纤维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和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有助于降低肛肠疾病的发病概率。

保持肠道通畅,不外乎做好三方面的护理,一是摄入足够的水分,避免大便干结粗硬而损伤肛周组织;二是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有助于清理肠道;三是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加快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如果日后一旦出现肛门疼痛的症状,应摒弃上述认知的误区,及时问诊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早日治疗以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