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前线】第31期:Figure创始人,人形机器人将是AGI终极载体
发布时间:2025-07-16 16:37 浏览量:2
Figure创始人、CEO Brett Adcock,近期接受Logan Kilpatrick频道专访,全面展望人形机器人时代。Adcock认为,未来10年内,人形机器人将因硬件可靠性、神经网络控制、学习能力等提升,逐渐在家庭与各行业普及。
Figure致力通过降低成本,将Figure 3机器人量产规模,达到百万、乃至亿级。最终体力劳动将变成可选项,人类将追寻更高阶创造力,借助超级智能实现太空电梯等宏大梦想。
本期智能前线,选择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专访,瓜哥AI新知发布,六合商业研选精校,分享给大家,Enjoy!
正文:
全文14,007字
预计阅读29分钟
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人形机器人将是AGI终极载体,10年内走进家庭,体力劳动将成可选项
时间:2025年7月7日
字数:14,007
Figure AI CEO Brett Adcock,接受Logan Kilpatrick频道专访,2025年7月6日发布专访视频内容。
内容提要:
人形机器人未来展望:Brett Adcock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是AGI终极载体,有望在10年内进入家庭,自主完成有价值的工作。Brett Adcock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与人类一样,成为日常环境中随处可见的存在。
机器人硬件显著进步:与5~10年前相比,电动人形机器人的硬件可靠性已大幅提升,性能强大。
相较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 Atlas那样早期液压系统,现代电动系统更安全、可靠,能长时间运行,硬件故障率极低,这对AI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神经网络在机器人的核心作用:机器人技术本质是神经网络问题。近年来,神经网络在控制机器人动作方面表现卓越,使机器人能以接近人类速度与性能完成任务。Figure的单一S1 Helix神经网络,已能驱动机器人连续工作60分钟,执行物流任务。
Figure独特愿景:创立之初就目标明确,直击元问题的最终解,直接开发人形机器人。
Brett Adcock反对采用轮子或爪子这类局部最优解,认为会严重阻碍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长远目标。
深度科技融资环境改善:过去7年,深度科技领域的融资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投资者们认识到,这类公司可能成长为未来行业巨头。这为Figure这类成本高、周期长的硬件开发公司,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硬件开发与软件的差异与挑战:硬件开发时间尺度,比软件长10~100倍,组件成本高昂,无法类似软件无限复制与扩展。
硬件的发布与规模化生产更为艰难,Brett Adcock认为,亲手构建基于可靠物理规则的硬件,更具价值与回报感。
机器人采纳与市场重点:Figure聚焦家庭应用、劳动力市场两大市场。家庭应用,环境非结构化、变数高,工程难度巨大;劳动力市场,物流、制造、医疗、建筑等,环境变数较低,更易于集成自主系统,市场规模庞大。
Figure目标,构建能执行绝大多数人类任务的通用型机器人,通过学习,而非硬编码,处理复杂任务,实现每日自我迭代提升。
机器人生产与扩展计划:Figure 3是首款为高速量产而设计的机器人,成本相较Figure 2降低90%。
新的巴库Baku工厂已启动生产,Figure目标是在未来4年内,部署10万台机器人,最终扩展到数百万、乃至数十亿台规模。
机器人指数级学习与竞争优势: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将促进指数级学习。
通过持续学习与与环境互动,机器人会变得更智能、更廉价。
集体学习与进步,将构筑独特的竞争壁垒,创造能自我进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变聪明的系统。
当前瓶颈在于学习,未来瓶颈将是制造。
机器人安全性与隐私:机器人设计需极高的整体安全性,尤其是在家庭环境中,包括360度检测生物、防止打翻物品等通用语义安全问题。
Figure已建立隐私与网络安全部门,致力解决复杂的产品与企业安全问题,确保机器人在严格规则下运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Brett Adcock对中国机器人,在美欧市场部署的信任问题,表示担忧。
人机交互与社会接纳:Figure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工业设计,力求机器人外形美观、不具威胁性。
Brett Adcock强调,应根据机器人高能力与高智能的真实属性来设计,不是画蛇添足加上卡通眼睛。
机器人的开箱与日常操作,将以语音交互为默认界面,支持自然语言与短信沟通。
Brett Adcock预见,一旦机器人足够安全、有用、自主,价格合理,很多人会渴望拥有它来处理家务与其他日常琐事。
超级智能与未来社会变革:Brett Adcock认为数字超级智能即将到来,若没有具身智能的载体,它将需人类在物理世界执行任务,这可能使人类沦为数字超级智能的奴隶。
人形机器人是完美的部署平台,能完成几乎所有人类的物理任务。
未来数十年内,体力劳动将成为选择,而非必然。
机器人将极大提升GDP,可能类似合成人一样,制造更多机器人。
Brett Adcock构想,这将大幅降低商品与服务价格,使几乎一切都触手可及,人类将有更多时间,追求个人爱好、陪伴家人,释放更高层次创造力。
对2025年与更远未来展望:Brett Adcock希望Figure能成功推动激动人心的未来,呼吁人类设立新的宏伟目标,如水下城市、太空电梯、戴森球等,利用超级智能实现有生之年或可企及的科技飞跃,提升全球生产力与幸福感。
Brett Adcock特别希望在2050年前,建成太空电梯。
世界知识压缩与模型能力:视觉语言模型VLM的骨干网络,有助机器人建立语义层面的基础理解,模型尺寸的缩小,有利于在本地运行。
这些模型,目前缺乏关于物理交互、本体感受、物体柔顺性等方面知识。
缺少类似机器人领域的YouTube这样数据源,这些知识空白,需通过自建数据与大规模训练来弥补。
Figure有20%员工,专注机器人学习与新行为的快速训练。
专访全文:
机器人技术的指数级增长
Brett Adcock:我们所处时代,种种迹象都表明,人形机器人将成为AGI终极载体,家庭应用近在眼前。
我认为,不到10年时间里,我们能真正将机器人部署到家庭中,让它们自主为人类处理真正有用的事务。
未来,当你出门办事或逛街时,会看到越来越多人形机器人,数量之多,甚至会类似我们今天看到的人一样普遍。
主持人Logan:或许可从机器人技术,正在经历的指数级增长开始。
我很想听你对驱动这一增长的因素,我们目前在这条指数曲线上所处位置看法。
数据很重要,最关键的是,作为身处指数级增长最前沿的公司,你们取得的进展令人瞩目,太棒了。
Brett Adcock:我创办过两家与机电硬件相关的公司,一家是生产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Archer,另一家是生产电动人形机器人Figure。
我认为,与5~10年前相比,有两件事发生根本性变化。
首先,我们已经在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打造出性能极其强大的硬件。
这种情况下,机器人本体变得异常可靠。
如果来我们工厂,会看到机器人随处可见。
现在就有一个在我身后走动,这些机器人非常可靠。
硬件可靠性已今非昔比,无论是在商业部署场景,还是在我们自己工厂里。
在这里待上一整天,可能都见不到一次硬件故障。
我们极少遇到这种情况,即便发生,也越来越罕见。
我认为,即使拥有全球顶尖的AI,若没有过硬硬件,无济于事,硬件必须足够强大。
这是第一点,我们构建的机电系统非常可靠。可靠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类似机器人这样复杂的机械系统时,复杂程度堪比火箭、涡扇发动机等尖端硬件。
我们已经能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出极其可靠的涡扇与涡喷系统,我相信人形机器人也能做到。
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可靠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10年前,我们远未达到这一步。
当时最先进的机器人,可能是波士顿动力的Atlas,它是液压系统。
它只能运行大约20分钟,会到处漏油,在极高压力,大约2,000~3,000psi(压强单位,指机器人内部液压系统压力,达到每平方英寸2,000~3,000 磅)下工作,待在它旁边相当危险。
现在,我们拥有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正朝这个方向不断迈进。
我认为第二件事,根本上说,机器人技术是神经网络问题,直到最近几年,我们才看到神经网络在机器人上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我们现在有运行在机器人上的神经网络,它们控制手的位置、头部的运动、躯干的姿态,是机器人的整个动作空间,效果出奇的好。
你可以看我们发布的一些动态,比如最近我们发布一段视频,一个机器人由单一的S1 Helix神经网络驱动,连续执行60分钟物流工作。
它在很多方面,都酷似人类行为,模仿人类特征。
我们正在让机器人接近人类速度与性能,这在5~10年前,完全无法想象。
就机器人技术,我们现在既拥有高效神经网络,也拥有性能日益强大的硬件,这正是使其成功的两大关键要素。
主持人Logan:我不太了解Figure创业史,你们从一开始,就打算直接挑战人形机器人?
我最近体验了一款Matic家用吸尘机器人,它比我用过的任何其他扫地机器人都好得多,这让我不禁思考。
它给我感觉,已经非常接近人们想象中未来家用机器人的形态,它与人形机器人截然不同,功能上非常有限。
我很好奇,你如何看待让人形机器人走向实用的这条路径。
很明显,你们选择直面挑战,直接开发人形机器人这条路。
人形机器人背后的愿景
Brett Adcock:我从一开始,选择直奔主题,人形机器人。
我写了一份总体规划,是一份愿景文件,现在已经发布在Figure网站上。这是我在Figure注册成立的第一天,就写好,并发布的。
对我终极的元问题,是攻克人形机器人,必须直接面对它;还有其他选择,比如给机器人装上轮子,或者使用爪子之类末端执行器。
这种方法,本质是一种局部最优解。
如果选择那样的路线,从一开始就没有为正确的系统进行设计,它将严重阻碍你朝真正需要的目标前进。
本质上讲,它最终会成为Figure发展的巨大掣肘。
3年前,我相信我们有能力迎接这一挑战。
我们从Figure成立的第一天起,全身心投入到人形机器人建造与设计中。
硬件开发的挑战
主持人Logan:关于这点,我想快速追问一个问题,我只是觉得,这让我想起特斯拉的宏伟蓝图,为实现最终目标,他们前期需做很多铺垫来筹集资金。
当前2025年,融资环境对AI与机器人技术非常有利。
过去几年里,资本大量涌入,你是否感受到业界对这个领域兴趣的指数级增长?
Figure初创时,是什么样的早期信念,让你觉得可以直接挑战终极目标,而不是分步走,先做些小产品,再逐步过渡到人形机器人?
Brett Adcock:我有一段挺有意思的经历。
创办Figure之前,我在2018年创立Archer Aviation。
再之前,我拥有一家软件公司Exodus,以超过1亿美元价格出售了它。
我有一些资本,坚信电动飞机不仅是可能,是时代所需,这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于是创办Archer。
当时,深科技领域的融资环境,几乎是一片空白。
早期投资者,不会资助类似特斯拉、Rivian、SpaceX这样公司,Archer也不例外。
我把我的全部流动净资产,都投入Archer,我仍然需巨额资金,才能把它做成,我个人财力远远不够,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环境多么艰难。
从那时到现在,大约7年,整个深科技领域融资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现在有完全专注这个领域的基金,人们意识到深科技中一些公司,可能会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
当我创办Figure时,我的净资产有所增加,有能力从一开始,就为Figure提供大量资金,
Figure是我自掏腰包创立。
到第5个月,我们月支出达到100万美元,一心只为制造出一个人形机器人。
我们目标,是尽可能快取得进展,设法在Figure成立后不到12个月时间里,从零开始,设计出人形机器人。
我想说,事情发展得非常快。
如今的趋势表明,人形机器人将成为AGI终极载体。
如果你想在现实世界中完成某项任务,依靠吸尘器或其他任何东西,都会很困难。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搭载强大AI、能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平台。
我们正在见证机器人技术与AI崛起,这些趋势,有大量资金涌入这一市场。
机器人已经开始工作,我们开始看到它们在执行真正有用的任务。
许多情况下,我们可以让机器人近乎全天候运行,完成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开始看到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曙光,我们正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黄金10年,非常鼓舞人心。
采纳挑战与市场重点
主持人Logan:我想与你聊从软件到硬件的转型,我一直很好奇,开发硬件时,你遇到哪些软件领域前所未见的挑战,你如何应对。
市场采纳角度看,我直觉是,让大众接受硬件产品,要比接受软件难得多,尤其是在软件层出不穷的今天。
人们可以上网,试用一下,喜欢就用,不喜欢换下一个。
我的问题有两部分:首先是硬件的挑战,其次是市场接纳的挑战。
Brett Adcock:硬件创业,在某些方面与软件创业相似,时间尺度要长上10倍、甚至100倍,需大量预先规划。
从设计、构建、采购供应链中的组件,到整合所有部件,进行早期测试、制造、组装,最终验证是否有效。
整个过程,可能耗时1年之久,软件开发中类似过程,可能只需几天或几星期。
两者,遵循相同的底层科学方法与假设检验。
这种努力,通常基于早期客户的真实反馈、或其他类型输入,你构建产品,验证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不断迭代。
问题在于,硬件开发,面临极长时间线与昂贵的组件成本。
必须实实在在购买硬件,不仅是编写代码。
硬件推出,更具挑战性,一旦原型完成,要实现量产,确保所有产品都能正常工作,是另一个巨大难题。
相比之下,软件即服务SaaS等数字产品,几乎可以无限扩展。
对软件创业者,这感觉类似是场死亡挑战。
很多方面,硬件创业,类似是给软件创业打了兴奋剂,难度呈指数级增长,我认为它同样价值非凡。
我在从事软件工作时,从未感到实实在在的回报感,我无法亲手触摸到自己创造的东西。
展示产品时,必须登录浏览器,才能进行演示。
亲手在物理世界中创造事物,有种独特魅力,尤其是在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物理环境中。
过去10~20年里,软件的蓬勃发展,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物理世界的创新。
我从小在农场长大,总是在修修补补,动手建造东西。
在我软件生涯之后,我渴望全身心投入硬件领域,引导我创立Figure、美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商Archer、美国模块化住宅建筑公司Cover,以及我的其他公司,这个过程很棒。
硬件采用更困难,一切都更具挑战性。
硬件创业类似软件创业,所有挑战与困难,都被调到11档,满分10档,这是我们所处的现实。
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强烈的驱动力,要确保我设计方向是正确的。
软件开发中,你常不确定自己构建的东西是否真的有效。
有早期反馈与用户测试,结果依然可能不明朗。
对硬件,如果你坚信飞行器优于汽车是确凿的解决方案,它节省人们时间这一点就毋庸置疑。
同样,如果你能设计出具有成本效益的地下隧道,只要产品设计得当,就必然会成功。
工程可能相对直接,需创新思维,它终究是建立在物理学之上,物理学有不可动摇的规律。
对我,这是我企业家生涯中最安心的时期。
构建硬件,让我能遵循既定物理规律,这些规律是我可以信赖的基石。
这正是我热爱硬件创业的原因,这段旅程,既充满挑战,又令人无比满足,我享受这种体验的方方面面。
机器人技术的学习与改进
主持人Logan:我想跟进一个关于市场采纳的问题。
你们团队,如何评估、筛选出最合适的潜在客户?
我知道你们目前在制造业与物流领域投入很大,你们是坐等感兴趣的人上门说,我们想在这里整合一些人形机器人,还是说你们有一份明确的目标行业与客户画像清单,主动出击,你们是如何规划的。
Brett Adcock:我们有两个主要焦点,一是家庭场景,这是高度非结构化、充满变数的环境;二是劳动力市场,例如将机器人引入物流、制造、医疗保健、建筑等行业。
有趣的是,家庭场景挑战远超劳动力市场。
你可能会想,如果能攻克难度最高的家庭场景,市场规模将是劳动力市场一千倍。
现实恰恰相反,劳动力市场占据GDP的半壁江山,环境的可变性要低得多。
工程挑战与环境可变性成正比,较低的可变性使得自主系统的集成更为容易,这在劳动力场景中比在家庭中普遍得多。
在家庭场景中,可能每月只能向用户收取几百美元。
在劳动力市场,机器人能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商业机会更为可观。
我们专注家庭场景与劳动力市场这两个方向,我们正努力构建通用型机器人。
我们希望与客户签约后,我们机器人能执行人类员工在工作场所内能完成的大部分任务,只要机器人的运动范围、有效载荷、速度能满足任务要求。
我们签约的第一家物流公司,最初目标并非专门针对包裹处理。
我们想进入一个能真正实现规模化扩张的领域,认为物流业大有可为。
我们签下客户时,不清楚具体要做什么。
参观了几家工厂后,我们发现小型包裹处理,是他们运营中的关键环节,他们在劳动力方面困难重重。
这让我们意识到,每个包裹形态各异,有些是软的塑料袋,一抓就变形,堆叠方式千变万化。
这种复杂性,让我们明白,为每一种情况编写固定代码行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基于学习的方法。
未来方向与机器人扩展
我们坚定基于学习的路径,立即看到积极成果,这个系统每天都在进步。
比如最近,我们记录到机器人处理一个包裹需4秒,到星期五时,已经缩短到3秒半。
昨天我在现场时,没有计时,感觉速度更快,处理各种包裹类型,更得心应手。
它甚至会执行一些智能操作,比如先移开一个包裹,再把另一个包裹推上传送带,高效处理条形码,并在之后翻转包裹。
这就类似机器人,真的在进行一系列逻辑推理来完成任务。
我们正专注目标行业,同时从学习角度开发通用行为,我们要确保硬件能胜任大多数人类任务。
我们策略是,立足当下,在劳动力市场迅速发展,也将家庭场景作为长期优先事项。
我们相信,能在家庭中为人类自主完成有意义工作的机器人,距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现实。
我们正全力以赴推动这一目标实现,家庭环境的非结构化与高度差异性,成为更艰巨的挑战。
请务必阅读免责声明与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