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的暑假规划,以玩为主,以学为辅,快快乐乐过暑假

发布时间:2025-07-15 04:27  浏览量:2

一到暑假,网络上各种暑假弯道超车计划就来了。先看一张表:

计划表很详细,每天四五个小时学习,和学校的学习时间差不多。

关键问题是:我缺的不是暑假计划表,而是一个能执行计划表的孩子。哪怕我计划表精细到一分一秒,他不执行,还不是废纸一张。

大家公认Plan的最终结局都是完成了个 P 因为 lan。

所以,如果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你把这张表格给他,大概率是仇恨的眼神,意义不大。

喜欢学习的孩子,根本就不用计划,他会主动学习,主动阅读。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类计划表都是过去两年,而今年的计划表,主要以旅游为主,全国各地打卡,国内国外拍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大家都玩得这么高级了。中产的孩子还在家里卷学习,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卷见世面了。

说起见世面,那什么是见世面?

去看你没看过的,那不就是见世面吗?

放假你把孩子扔到农村,捉蚂蚱,观察蚂蚁搬家,小河边玩水捉鱼,他没干过这些,对孩子来说,这就是见世面。

不一定非要沙漠绿洲的才算世面,见了没有参与感,白看。参与了没有体验感,白玩。

一切的见世面,都要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

如果你是中产家庭,没必要和人家卷研学游的比。人本来就喜欢分三六九等,非要搞个阶级、对立出来,自己胜出就高兴,失败了就难受。这不是自己作贱自己嘛!

如果暑假只能用钱来衡量,未免有点肤浅了,孩子的一生,哪能只有钱这一个话题呢?

同样是暑假,有的人把孩子带回农村,有的就是单纯的玩,没有任何计划,也有的人只有阅读计划,不同的计划,人家都过得很开心。

看了一圈,没有一个适合我们家的。

我们家的计划,只有一个阅读计划。因为我的理念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就像毛委员讲的:不能经验主义。

毛委员的话缓解了我的焦虑,我不喜欢盲目跟风,只寻找适合自己的。

中产家庭该如何计划

给孩子制定暑假计划,我家的只有阅读。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五岁的时候就每天带着孩子阅读,从小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开学五年级了,期末考试数学满分,英语98.5,语文96.5。整体不差,但是语文还是偏弱。

我知道语文是最难的,重点就在阅读上,所以,我暑假依然是领着孩子读书,除了教育部推荐的书籍,我更多给他读传统文化。

小孩子记忆力好,现在带着背诵国学经典,到了初中也好,大学毕业也罢,都是终生受用的。

这个假期该读《蒙求》了,这本书四个字一句,一句话是一个典故,全书150页,每页4个典故,一本书是600个故事。

这本书整体算是历史,作者是唐朝的,对学生时代的历史人物储备量是足够了。

不怕你笑话,我以前也做过弯道超车的暑假计划,但是没用,那得有个愿意配合的孩子才行。

比如孩子期末考试数学100分,学校老师的作业里也有每天计算题,他就很反感,如果我再给他布置计算题,其实就是浪费时间。

所以现在暑假计划,我就清醒多了,只做针对性的训练。

1、暑假可以超车,但是不能急转弯

过去这几年,一到暑假,补习班就各种福利活动,奥数啊,珠心算啊,甚至还出来个跳绳班。

有个小孩,一周七天课,满满当当的,小的时候见到他还是很有灵性的孩子,最近又看到他,满脸的疲惫。

很多人赞同暑假弯道超车。但是不知道超谁,更不知道怎么超车。

比如我家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你家孩子十几岁都没咋看过书,你非要暑假弯道超阅读,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可能很多家长都是这样,非要盯着别人家的优点,忽略了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弱势比人家的优势科目。结果孩子越来越自卑。

因为每个家庭不一样,孩子的兴趣点也不同,你非要硬刚,最后损坏的是自己。

所以中产家庭,就不要去比拼国内外旅游了,好好上班,陪伴孩子成长,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经济实力,没有学习氛围,没有自律的好习惯,就适合边学边玩,以玩为主,以学为辅,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这可能适合所有的中产家庭。

这就像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桥,总是说载重量多少,偶尔超过负荷是可以的,长期超载,最终就是倒塌。

如果孩子真的爱学习,在学校的成绩不会差,如果不爱学习,暑假安排10个补习班,也不会有啥效果。

暑假了,别总想着弯道超车,先看看自己的配置如何,在自己的赛道里自由奔跑就够了。等能量足了,再去其他赛道竞争。

2、如果一定要制定计划,达到目的就可以

现在的暑假班有很多,家长也没见过,所以会有选择困难症。

这个便宜,那个项目好像更多,到底哪个适合自己,很少有人去思考。

比如你暑假想去徒步,那种室内的娱乐活动就不适合你,如果你想参观遗址,对历史感兴趣,那就去研学游,封闭训练就不适合你。

这个时候,你就要看自己的目的了,是单纯的玩,还是学习,还是长见识。

假期有限,精力有限,你只能选择一个,不可能全来一遍。

不管选择了哪一个,只要达到目的就好了,你不能去研学游,又想着军事化训练。

当然,也不是非要出去才能长见识。

父母能把自己的技能教给孩子,这也是长见识,带孩子去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也是长见识,只要小孩子喜欢,能有所思考,都是长见识。

只要能见到生活里见不到的那一面,都算。

总之,想好了再出发,就不会迷茫,心里也不会纠结。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3、暑假很长,要劳逸结合

今年暑假放得早,广州这里是58天,差不多俩月了。

如果整个暑假都玩,开学前半个月,估计人是呆呆的,啥也听不进去。

学习这件事,也没有那么难,不是复习,就是预习,如果准备升学的,可以提前预习新课程。

我的计划还是阅读,暑假要读个十本书左右,因为阅读速度比较快,把教育部推荐的书籍,五年级以前的全部读完。新学期买新书。

当然,学校布置的作业要保证质量的完成,这放假一个多星期,小孩子已经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后边的所有时间,可能只有阅读了,八月份有时间去参加几个活动,就算结束了。

写在最后:

暑假一到,计划表就出来了。

这些都是表面功夫,重要的是执行。

这件事还是要考验父母的耐心,如果是学习计划,父母就要要陪读。单纯制定表格谁都会,能严格执行的才算是英雄。

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合自己的孩子,根据我的经验来说,有个大致的计划就行了,完成80%就谢天谢地。

你不信你看看自己,一到过年回老家就制定计划,回到老家,电脑打开过几天呢?连30%的计划都完成不了。何况小孩子了。

最后,不得不感慨一句,漫长暑假,又到了考验父母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