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物管大爷之觞:我们欠他一声道歉
发布时间:2025-07-17 03:19 浏览量:2
2025年7月6日,山东青岛大学浮山校区滢园宿舍管理处,一名物业宿管老大爷在没有空调的值班室里,不幸中暑离世。
这一天,青岛室外温度逼近40℃。
据称,中暑离世的物业宿管大爷是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无空调、不通风的狭小平房里独自一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当过往的学生发现时,大爷已经躺在狭小的平房里。学生的话印证了笔者的担忧,即这位物业宿管大爷是在工作岗位上活活热死的!
如今,减员减配的物业服务正在成为人间炼狱。
大部分物业公司并未给员工配备防暑降温物资,工作条件之恶劣更是难以想象。
笔者在各地走访中,经常看见物业人顶着酷暑穿梭在小区各个角落,有事随叫随到。至于工作场所配置空调,即使有,也难以享受。
受物业费降费影响,绝大多数物业公司员工宿舍休息区都挤在狭小暗无天日的隔层中,至于空调,想也别想!
笔者很难想象,如今的物业人是如何熬过这酷日的夏天,又如何挺过这行业的冬天的?
是的,他们绝大多数人本已是社会阶层的底层,却充当起社区秩序的维护者和执行者,身份的巨大差异让我恍惚。
很多物业公司虽然标榜“员工第一”,但现实中,尤其是物业费降费潮下,员工不是第一,而是倒一。
公司裁员,首砍基层物业人。
公司降薪,首从基层物业人。
基层物业人在一些物业公司眼里,只是服务的工具,他们说他们很重要,但现实是,他们无足轻重。
试问,如今物业的生存环境,会让业主满意吗?会让他们全身心投入为业主认真服务吗?
不会!
根据笔者调研,如今几乎每个物业人都战战兢兢,无心长期主义,因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离开,要么被自家公司开了,要么被业主用脚投票踢了。
军心不稳,目前已成为每家物业公司难以启齿的话题。
当善待员工成为一句空话,当用心服务成为一句笑话,这个行业未来又在哪里?
青岛大学物业宿管大爷之死,给全社会敲响警钟。
这声警钟,震碎的不只是一个家庭的完整,更是整个社会对基层劳动者生存尊严的集体漠视!
当 “生存” 成为基层劳动者的奢侈品,所谓 “服务” 不过是用血肉之躯堆砌的空中楼阁。
那谁该为这起悲剧负责呢?
是将值班室塞进“不足十平米、无空调、不通风” 平房的物业公司吗?
是将物业费成本压力全转嫁到基层员工身上的 “降费潮” 吗?
是的 ,当 “降费” 成为行业口号,首当其冲被削减的永远是基层的生存空间:值班室的空调被 “优化” 掉了,防暑物资的预算被 “压缩” 了,甚至连员工的休息区都被塞进 “狭小暗无天日的隔层中”。企业用 “降本增效”,“精兵简政” 粉饰太平,却把基层劳动者逼到了生死边缘。
更深层的责任,或许藏在我们每个人对 “基层服务者” 的集体偏见里。
宿管大爷、保安、保洁…… 他们是社区里最熟悉的身影,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我们习惯了他们在酷暑中奔波、在寒冬里值守,却很少追问:他们的值班室有没有空调?他们的防暑降温有没有保障?我们抱怨物业费 “不值”,却很少思考:这 “不值” 的背后,是不是有人在用健康甚至生命填补差价?
当社会将 “底层” 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仿佛他们的苦难就成了 “理所当然”,这种冷漠比 40℃的高温更伤人!
今年的酷暑仍在继续,还有无数物业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在高温下坚守。希望这起悲剧能让更多人记住:
他们不是 “工具”,不是 “成本”,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值班室该有空调,他们的夏天该有清凉,他们的劳动该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