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民选的“爱心理发店”
发布时间:2025-05-20 13:30 浏览量:2
渭南日报 记者 姜晓
核心提示
史民选是一位退伍老兵,10余年间,他累计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2000余人次。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如今这支“退役军人志愿队”愈发壮大,服务项目扩展到代买药品、家电维修等多个领域,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老哥,我扶您坐好,再帮您把新长的头发收拾一下。”
“谢谢你了,史师傅,自从认识了你,我就再没去过理发店!”
“您太客气了,咱左邻右舍住着,这点小事不算啥。”
5月6日,在合阳县城关街道花园社区的巷道里,一个背着深咖色理发工具箱忙碌的身影,就是史民选。他今年62岁,当天又到了给70多岁的老伙计李芳龙理发的日子。史民选手持剪刀,动作轻柔,目光专注,反复修剪调整,剪完后用掌心抚平老人后颈的碎发茬,看到“老大哥”李芳龙满意地直点头,两人会心地笑了。
史民选为辖区老人义务理发
史民选是一位有着20年军旅生涯的老兵,他用一把剪刀、一颗赤诚之心,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也将退伍军人的担当化作温暖人心的日常。
2014年退役后,史民选敏锐察觉到社区老人的理发难题,“理发店越开越多,但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剪个头既不方便又不划算。”看着身边的老伙计为理发发愁,史民选翻出尘封多年的理发工具箱,在自家客厅支起了“爱心理发店”。起初,只有几位老邻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没想到史民选手法娴熟、服务贴心,良好的口碑很快在社区老人间传开。
“史师傅,又麻烦你了!”家住幸福里小区的李卫民,今年76岁,他老伴是一位脑梗后遗症患者,每次上门为他们理发时,史民选都小心翼翼。李卫民因行动不便常年卧床,头发长得又长又乱,史民选就半蹲着身子,一手托着老人的头,一手灵活地挥动剪刀,碎发簌簌落下,谈笑间,他便为老人理出了满意的发型。理完发,史民选还会和老人聊聊天、解解闷,或者跑跑腿拿快递……
“史师傅把理发店搬到我们家,至少每月来一次,为我们免费理发,让我们很感动,心里热乎乎的!”李卫民老两口拉着史民选的手感慨道。
史民选每周都要辗转在辖区的多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他的军用挎包里,除了理发工具,还时常装着为老人们代购的各类生活物资。遇到独居老人,他总会顺手帮忙打扫卫生、代买日用品。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如今这支“退役军人志愿队”愈发壮大,服务项目扩展到代买药品、家电维修等多个领域,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在花园社区活动室,正在为老人理发的史民选,虽然已头发花白,但他腰板挺得笔直,举手投足间仍透着军人的干练。“部队教会我,军装可脱,本色难改。只要还走得动,我就要当群众的勤务兵。”说着,他轻轻扶起身患残疾的张大爷,仔细地为老人围上围布。剪刀开合间,细碎的发丝飘落,老人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10余年间,史民选累计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2000余人次,足迹遍布辖区6个小区。他的善举不仅解决了行动不便老人的实际困难,更温暖了无数孤独的心。“有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理发时就想找个人说说话。”史民选说,“每次看到他们理完发精神矍铄的样子,听到他们那句‘谢谢你,史师傅’,我就觉得特别满足。”
如今,史民选和更多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他们的故事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正如史民选所说:“做公益是件不求回报的事,只要居民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把小小的剪刀,剪去的是岁月风霜,传递的是人间温情,更镌刻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