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南太湖·筑就新社区|解码湖州40个未来社区样本⑨:长兴县新溪社区
发布时间:2025-07-17 06:00 浏览量:2
“未来社区不是技术秀场,而是人间烟火的重构实验。”
40个社区×365天=?
在湖州未来社区的数学公式里,答案可能是:
·27家智慧健康站
·4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691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接下来,让我们解构这些数字背后的人本逻辑......
样本九
党建聚合力 共治惠民生
——湖州长兴新溪未来社区
基本情况
新溪未来社区地处国家级长兴经济开发区西北部,隶属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社区面积81.7公顷,是省级第七批未来社区创建项目。下辖商业小区7个、安置小区2个,常住人口1.1万人。未来社区创建立足与毗邻的白溪居民区加强资源互补,强化村社联动,优化治理模式,健全服务功能,促进文化互融,实现“心有邻溪,人文通达”的现代村社融合,共富共享共治新模式。社区先后获评“浙江省民主法治社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湖州市“无诈”创建工作示范村社等省、市、县级共50余项荣誉称号。
溪·未来社区整体形象风貌图
特色亮点
(一)腾建齐抓夯根基,勾勒共富单元新风貌
一是片区共建邻里轴。打造乐活公共服务、邻里叙事文化两条特色邻里轴。乐活公共服务轴以人员最为聚集的长兴第八小学为中心,结合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设施,植入口袋公园、交往亭、商业外摆、艺术装置小品17处,丰富空间和主题分区,形成集聚“烟火气”的社区街巷。邻里叙事文化轴以现代风格的新溪党群服务中心为起点,连接米乐托育中心,沿乡间景观小道承接书香文化主题公园,穿越老白溪村落,驻足朱氏祠堂的悠久历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二是辖区联动破难题。结合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腹地第三产业集聚区建设及街道美丽小区创建,依托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驾马车,集思广益征求群众意见,重点通过林荫路改造拓宽,提升公共广场面貌,优化小区儿童活动区,增添游乐设备,新建老年幸福点,搭建共享连廊、绿道,配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融合亲子、娱乐、运动、社交、休闲体验场,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众运动、康养需求,改造面积达1.3万平方。
三是借势发力畅通行。借力文明城市、美丽街巷等各项创建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社区无障碍场景建设。改造3276米无障碍环线,配齐无障碍出入口(含室内场所)32 处、残障助力车位8个,获评省级无障碍社区。全域增设新能源停车充电设备21个,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居民区新增电瓶车棚28个,增加500余个电瓶车车位。拓宽改造林荫路横向2.5米、纵向500余米,全方位提升安全便捷出行等智能化保障水平。
小区睦邻广场
朱氏宗祠
(二)优化保障创特色,铺展民生福祉新蓝图
一是构建居家养老温馨港。借力旧改老改,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导向,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定期开展敬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情感慰藉、日常协助、健康科普、文娱活动、培训讲座、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多方面服务。全力为社区百姓提供一站式、综合、便捷、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有效解决养老难,全面提升老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是编织幼有善育成长网。依托“儿童成长”驿站、向日葵小屋等载体,打造社区教育综合体。聚焦幼有善育,聚力米乐托育功能与服务提升,为居民提供0至3周岁儿童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服务。在15分钟生活圈内打造未来社区普惠型托育园,进一步补齐完善社区配套短板。招募护学志愿者,增设护学通道,打造八小、米乐安心上学路,有效解决托育难,助力国家级开发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拓展多元文化活力圈。结合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改造、新建篮球场、共享庭院、休闲广场、沿河游步道等场所,丰富居民室外休闲活动场景。在党群服务中心增设应急救护中心基地、儿童成长驿站、百姓健身房、舞蹈馆、摄影工作室等,每周为辖区企业、居民开展急救知识专业培训、摄影教学、瑜伽、太极、八段锦等公益课堂。结合第八小学教育特色和朱家祠堂教育基地,盘活一批精品文体阵地,丰富辖区文化氛围。
居家养老中心
米乐托育中心
(三)多元共治谋长效,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一是完善治理机制明权责。统筹构建“党建+网格+服务+安全”的社区治理新机制。以“小切口”抓关键,以“一盘棋”抓谋划,坚持用“小网格”提升“全服务”、守护“大安全”的理念,多维度发力。做强家园支部,联动安置居民所在村居,在“1+3+N”网格治理基础上,成立以村社党员、村民代表、承包组长为主的楼道长队伍,深化走访、对话机制,释放党员骨干、民间智囊、百姓议事、红色邻里等队伍协调推进效能,打通民意直通路径,形成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二是筑牢服务阵地聚民心。围绕未来社区综合改造,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功能织补,根据居民高频需求,在楼内增加“一老一小一青”服务场景,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进一步满足辖区内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同时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打造邻里交往活动主阵地。以“红邻暖心吧”阵地为载体,调动退休党员、律师、民警等资源力量,组建“新溪红邻团”参与纠纷调解,鼓励“治理能人”各显身手。
“新溪红邻团”队伍
“许文杰”摄影工作室
三是培育志愿团队促和谐。积极盘活社区闲置资源,打造“许文杰摄影工作室”、花店项目等强社项目,增加社区经营性收入,反哺未来社区建设运营;同时打造丽姐手工坊、熊老师书画达人工作室,满足辖区居民在书法绘画、手工艺活动等方面对场地的需求;组建“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团队,整合他们自身优势与特长,以“共享”的模式为小区无人看管的留长、在长儿童提供免费书法、手工、阅读等公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