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丧父39岁出家,一代大师李叔同成绝唱,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5-07-17 17:39 浏览量:2
文:博览
#精品长文创作季#
他不仅是一位出生于富绅之家的豪门阔少,还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极高的天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大家”,却在所有人都羡慕他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转身选择剃发出家,舍弃红尘。
这听起来会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会有人觉得这应该是在影视作品中才会出现的情节。
李叔同
但事实上,上面所说的内容,只不过是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和文学大家李叔同的真实人生写照。
李叔同究竟是谁?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在巅峰时期剃发出家?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1880年在天津出生。家庭条件非常富裕,李家过去是经营盐业和银钱业的,在过去那个时代,这两个行业可以说是最挣钱的行业。
从小优越的家庭条件为他学习文学和音乐艺术等等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可以接触到西洋乐器,学习了解戏剧文化。
大家族规矩比较多,小的时候,因为父母都信奉佛教,所以年幼的李叔同也经常跟在父母身后,耳濡目染的学习念佛诵经。
年轻时的李叔同
在他5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因病离世,年幼丧父使得他的性格开始变得越来越孤僻,再加上常年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他和同龄孩子相比,看起来格外沉默寡言。
后来年纪大一些,他被送到私塾里面去读书学习。在文学领域,他表现出了非常独特的天赋,课业成绩在书院当中常常是名列前茅。
不仅如此,他在十几岁的时候所写的一些诗句,当时在书院内就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在启蒙的时候,他因为特别喜欢读一些市场上的话本子,对于当时在市面上并不太受尊重的戏剧行业有着格外浓厚的兴趣。
李叔同年龄越大,越喜欢外出探访一些话本子。当时还在学院里读书的时候,他就经常和志同道合的一些票友,跑到戏院里面看戏。
去戏院里面看戏看的多了,李叔同偶尔也会自己唱两句。有时候心血来潮,甚至还会去客串一些角色。
对于这些戏剧作品,看的多了,唱的多了,李叔同也会有想法,想要自己创作一些作品来唱。这也是后来他在话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做了很大的铺垫。
他成年以后,在母亲的安排之下,和当时有过合作的,一家茶商的女儿达成联姻,后来还和这个女子,孕育了两个孩子。
在他新婚后没过多久,当时梁启超和康有为主持的维新变法,在国内引起轰动。可惜这场变革最终以六君子殉难,梁启超与康有为逃亡海外收尾。
但当时,维新革命期间,李叔同曾经多次为这场革命奔走,甚至还亲自动手刻了南海康梁是吾师这几个字。
因此在这场革命失败以后,当时外界就有很多传言,声称李叔同是和康梁两个人是一伙的,当时为了避难,他迫不得已也只能带着母亲和妻儿,逃离天津。
离开天津以后,他去往了上海。当时李家在上海也有生意,上海又是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繁华地带,在这里生活的时候,李叔同也算是认认真真享受了一把当豪门阔少的日子。
当然,虽然在生活上享受着纸醉金迷,但是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他自己个人从来没有松懈过,即便是在上海期间,也经常是吟诗作对,和友人结伴出行学习。
那个时候的李叔同,在艺术绘画领域,其实已经小有所得,其个人所绘画的很多作品,在市场当中也非常的受欢迎。
那个时候21岁的李叔同是当时上海书画公会的热门人物,每个星期所出的书画报,经常能够看到他的个人作品。
不过那个时候他的美术作品还是比较典型的中式古典艺术风格,多以水墨画和水彩画为主,作品当中非常的有古韵风格。
1901年的时候他正式入学上海南洋公学,可惜在这个学校没读几年,当时因为校内爆发了新旧文化思想的冲突,学校方面开始禁止学生阅读一些传播新时代新思想的杂志和报纸。
当时在学校任教的蔡元培认为学校方面应该尊重学生的基本理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据理力争,但是校方始终不同意。
最终蔡元培愤而辞职,带领着当时很多追求新思想的学生一起离开了南洋公学。而这其中就包含着李叔同。
在那一场校内革命之后,李叔同对于新文化、新思想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李叔同自画像
之后为了宣传新文化思想,他选择创作戏曲剧本,还有音乐诗歌,通过更加通俗的基本内容,将新文化思想传播到基层民众中。
一直到1905年,他的亲生母亲因病离世,他被迫带领妻子护送母亲的棺柩回到天津。办完母亲的葬礼之后,他又开始着手致力于传播新思想。
而当时国内掀起了一股去日本留学的风潮,李叔同在此影响下,也选择前往日本留学,到日本去学习新艺术文化。
赴日留学时的李叔同(左起第三)
在日本学习期间,李叔同除了在基本绘画上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开始学习到了一些油画艺术,戏曲创作等知识。他也开始逐渐了解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话剧艺术。
之后他自己个人更是多次创作并参演相关话剧,后来回国以后更是积极推动话剧运动,为中国的艺术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结束了日本的学习,回到国内之后,他的艺术领域有了更大的成就。当时有不少学校都曾经邀请他前往校内任教,一时之间风头无量。
1916年的时候,他偶然间翻开了一个日本杂志当中所介绍的通过断食来修身养性的方法,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之后自己决定亲自去试验,进入到了杭州的虎跑定慧寺,在那里尝试断食17天。断食结束之后,他开始改吃素食。
弘一法师
在寺院里面居住的那段时间,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他自己本人本身就是信奉佛教的,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佛法领域有了更多的感悟。
原定只是在寺院里面尝试断食实验,最终却把离开的时间一推再推,到了1918年,那一年他39岁,在那一年新年过后,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剃发出家,再也不红尘俗事。
子女后代
他剃发出家以后,在佛法研究领域也颇有心得,同时在艺术领域,他依然也没有放弃。但相比较于这些,更值得大众注意的是,他几个孩子对此的态度。
李叔同早年是有妻子孩子的,他共有三个子女,但是长子在年幼的时候就夭折了。二儿子患有哮喘急症,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成人以后也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之后成家立业,生下了一儿一女。这对孩子当时出生的时候,李叔同还特地前去为他们起了名字。
中为弘一法师
小儿子要比老二小很多岁,李叔同当年决定在杭州寺院里面出家的时候,小儿子那个时候还没成年,只有14岁。
对于父亲出家这件事情,小儿子其实也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的。不过,李叔同本原配妻子在他出家之后也曾经去见过他。
当时他的妻子问他是否真的放下了凡尘中的事,李叔同给出了十分肯定的答案,她其实也没有过多纠缠,而是选择尊重理解。
可能是因为小儿子和这个父亲相处的时间确实不算长,所以父子俩之间的感情并没有非常的浓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儿子生有三个女儿,其中二女儿李莉娟从小就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祖父,29岁那一年,她甚至直接追随从未谋面的祖父,选择出家了。
李莉娟
她出家以后也得了一个法号,叫契真,她是李叔同后人当中唯一一个出家的人,而且在佛学领域也是非常的有天赋。
她后续更是凭借自己毕生所学,编著了非常多的佛学常识著作。不过,对于李叔同来说,虽然这个孙女是跟随自己入了佛教,但他本人对这个孙女却没有太大的印象。
相比较于自己的孩子和孙子,李叔同这一生当中,真正算得上是其得意弟子与至交好友的,大概就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
丰子恺作品
丰子恺先生也曾经在自己个人的很多作品当中提及过这个师傅,对于这个一生顺风顺水,在鼎盛时期选择出家,最终活成绝唱的艺术大家,丰子恺一直都是非常敬佩的。
回过头来看,李叔同这一生,确实可以用顺风顺水这4个字来形容。他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人生挫折,在物质上从来没有吃过苦,在精神上也有着自己的追求。
大概也正是因为过于顺风顺水,才会使得他在个人欲望上没有太大的想法,这大概也是他最终选择剃发出家,远离红尘的原因吧。
弘一法师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