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河东河西,三菱汽车正式退出中国大区!
发布时间:2025-08-05 17:41 浏览量:2
1.最早入华的世界知名车企,败退出局
三菱汽车发布最新公告宣布,鉴于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向电动汽车的影响,决定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关系,同时停止在该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业界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三菱汽车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彻底在中国汽车生产舞台“谢幕”。
2.特斯拉擎天柱、MIM技术刷屏
特斯拉在Q2业绩说明会上披露了擎天柱(Optimus)的重要进展:“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2026年初量产”,其中金属注射成形(MIM)技术成为焦点。
3.昊志机电半年报:机器人部件业务127%领跑
7月29日,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昊志机电实现营收约7.03亿元,同比增长14.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8.24万元,同比增长15.41%。各业务板块中,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业务实现收入1221.03万元,同比增长127%,在各板块中增速最快。
昊志机电在机器人减速器方面,拥有完整、完全自主的谐波减速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可独立开展减速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公司已经先后攻克了齿形设计、凸轮廓设计、齿轮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并形成了14至50型号的减速器,速比涵盖30-160。产品精度高出行业标准20%以上,刚性高出行业标准10%以上,拥有较具竞争力的产品性能。
全产业链布局:从核心部件到横向一体化解决方案
昊志机电深耕中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核心功能部件领域,始终秉承“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服务全球先进制造”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加速向机器人产业链纵深延伸,向机器人本体厂家提供横向一体化解决方案,具有年产15万套谐波减速器及3000套协作机器人的生产能力。
4.尤尼莫克科技:伊卡特新能源刀具项目在佛山奠基开工
广东尤尼莫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伊卡特新能源刀具项目”正式奠基开工。项目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预计于2026年年底正式投产,达产达效后产值约2亿元。项目主要聚焦于非标定制PCD、CBN、硬质合金等可转位刀具的研发与生产,将重点服务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三大领域的客户。
5.富士康进军AI数据中心市场
富士康宣布将入股东元电机,旨在加速其成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领域的关键参与者。两家公司正整合各自所长,旨在为AI数据中心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东元电机董事长邱纯枝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将双方在低碳智能工厂和能源服务领域的合作,延伸至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信息速递
1.WFL 公司:M70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全新 M70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凭借加工区的精密设计脱颖而出,其加工长度可达8000mm,旋径可达850mm。依托成熟的WFL模块化系统,该机床具备极强的配置灵活性,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专属定制化配置。
全新 M70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提供最佳稳定性与几何精度,通过刀具接口高拉紧力实现超高精密可靠加工,并提供丰富附加选项支持高生产率深孔钻削及特殊工艺。该机床可加工重达5000kg的工件,是重载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
全新 M70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配备成熟的盘式刀库或链式刀库方案,支持多达200个刀位,可容纳重达35kg、长度不超过900mm的刀具。除自动换刀功能外,其装配流程可与加工时间并行执行,实现不同订单的刀具预配置而无需额外停机时间。
全新 M70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提供两种重型特种刀库配置,单刀最大承重达200kg。该设备搭载极高可靠性的车铣主轴驱动系统,精准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兼顾极致精度与优势多功能性。
选配 WFL 燕尾刀具接口,通过大型燕尾刀座,支持超规格非标刀具应用。
其主驱动系统与铣削驱动系统具备卓越可靠性,在确保最高加工精度的同时保持强大适应性,完美契合动态工艺需求。
针对该 M70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配置的大型钻削和车削刀具,高扭矩与高性能特性对充分释放刀具潜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2.迪恩机床:PV 6305/L/M/ML 高生产性立式车削中心
3.尼得科机床株式会社:MGC300-齿轮复合加工中心
MGC300 能够执行一般加工和五轴联动加工功能以及齿轮加工功能(滚齿、刮削和齿轮齿倒角),并且需要更少的机床设置频率和更少的夹具,从而减轻了作员的工作量。MGC300 的整合工作流程有助于零部件和齿轮加工公司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这些公司生产少量的各种产品,从而满足制造业的自动化和省力需求。此外,MGC300 在齿轮加工多功能加工机中拥有一流的空间效率。
4.松浦:次世代五轴MC新品—MX-520 PC7/MX-520T PC7
松浦机械制作所发布了两款新型五轴加工中心:MX-520 PC7以及其复合型号MX-520T PC7。亮点是搭载了全新的七托盘自动换盘系统“塔式托盘系统PC7”,在保持原有占地空间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自动化和无人化运行能力。产品定位主要面向追求高效率与少人化生产的中型加工企业,尤其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夜间无人化运行等典型场景。
如果您有资讯需要发布
可以跟编辑沟通帮您排期发布
战略合作伙伴
欢迎投稿,请在后台留言,届时会有专人与您联系。
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均来自互联网及相关企业公众号,由AI整理编辑,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