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孩子,体内这3样东西一减少,眨眼耸肩悄悄改善!家长速学
发布时间:2025-08-06 20:02 浏览量:3
金代名医张从正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
意思是:人本来是没有病痛的,身体的不适与异常,是内外的邪气侵扰所致。
那抽动症是什么“邪气”导致的呢?
从我这么多年门诊经验来看,往往和“风、火、痰”这三个病邪分不开关系。
1
风邪
中医讲“风善行而数变”,风邪的特点是变动快、没定处,一会儿往这吹,一会儿往那刮。
所以你看那些抽动症孩子,有的是眨眼、耸肩,有的是甩手、踢腿,看着一点规律没有,就是体内的“风邪”在到处乱跑。
针对风邪,中医一般会用平肝息风的药,比如天麻、钩藤、僵蚕这类,能帮着稳住身体里的 “风动”,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生活里家长要多留意,别让孩子突然受惊吓,天冷及时添衣,少让冷风直接吹头面,这些都能减少风邪的扰动。
2
火邪
在中医理论里,火邪容易往上窜,还爱让人烦躁不安。
孩子体内有火时,抽动会变频繁,尤其是眨眼、皱鼻子这些上半身的动作,而且脾气容易急躁,晚上睡不安稳,大便偏干。
由于中医里的火邪,有实火、虚火之分,所以用药上差别比较大。
比如实火重的孩子,可能用菊花、夏枯草这类清泻的药;虚火多是阴虚生热,就得用麦冬、玉竹来滋阴降火,不能一味清热,免得伤了孩子正气。
家长平时要少给孩子吃辛辣、油炸的东西,像辣条、炸鸡要尽量避免,多吃些梨、冬瓜这类清爽的食物,平时让孩子少熬夜,别总憋着脾气,火慢慢就小了。
3
痰邪
痰邪,在中医看来是一种黏稠的病理产物,具有 “黏滞”“重浊” 的特点。
受痰邪影响的孩子,抽动动作往往比较沉重,比如频繁点头、身体扭转等,而且还可能伴有喉咙里发出异常声音、舌苔厚腻、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中医讲“脾为生痰之器”,对付痰邪,中医一般从健脾入手,常用茯苓、陈皮、半夏这些药,帮着化痰湿。
家长平时要让孩子少吃甜食、冷饮,这些伤脾胃的东西有可能加重痰湿;多吃山药、莲子等健脾的食物,平时带孩子多活动,脾胃功能强了,痰邪自然就少了。
不过有句话得提醒家长: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风、火、痰轻重也不同,所以别抄人家的方子抓药,得专业大夫看过才稳妥。
但生活饮食上的那些注意事项,家长多上心准没错,毕竟三分治七分养,慢慢调理,孩子的身体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抽动症虽然磨人,但只要找对路子,耐心照顾,孩子那些不自主的小动作会悄悄减轻的,咱们做家长的放宽心,陪着孩子一起慢慢调理,总会看到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