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3时52分,正式迎来……
发布时间:2025-08-07 11:30 浏览量:1
8月7日13时52分
我们将迎来“立秋”节气
民间有俗语说
“上午立秋池满塘,下午立秋热死牛”
今年是下午立秋
按照“上午立秋池满塘
下午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今年秋后可能还会继续燥热难耐
而且咱秋后还有末伏
所以凉爽也只是暂时的
闷热才是主旋律
大家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温
立秋天气
今天(周四)晴转多云
最高气温34℃
体感温度最高可达36℃
天气炎热
注意清淡饮食,多休息
周五(8日)将有雷阵雨天气
届时气温下降明显
最高气温仅28℃
较为舒适凉爽
外出请携带雨具
注意出行安全
周末(9-10日)两天天空时阴时晴
气温略有回升
最高气温32℃
下周初(11-13日)天空依旧阴晴不定
最高气温32~33℃
请关注临近的预报预警信息
提前做好防范
立秋三候
01
一候凉风至
立秋之后,暑气渐渐消退,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此时风中已有了丝丝凉意。
02
二候白露降
“白露”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由于昼夜温差变大,清晨的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并且在植物的叶子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
03
三候寒蝉鸣
立秋时的寒蝉又叫秋蝉,感觉到阴气上升而开始鸣叫。寒蝉的叫声释放出秋将来到的信号,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凉了。
立秋节气花
01
牵牛花
牵牛是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每天清晨,都会有几朵小喇叭状的花朵迎着朝日绽放开来,由于它有早起的好习惯,在我国俗称“勤娘子”。而牵牛的浪漫传说更衬托出花的美,痴情的牛郎与织女相望于银河,他化身为天上的牵牛星,也化身为地上的牵牛花。七夕正是牵牛花开得旺盛之时,野生牵牛花的花瓣呈现出蓝色、蓝青色、蓝紫色,好似牛郎身上还穿着织女亲手为他缝制的蓝色布衣。
02
桔梗花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桔梗名字的由来:“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桔梗花生长在茎的顶端,多为蓝色、蓝紫色,偶尔能见到白色。桔梗含苞待放时的花蕾十分可爱,胀得大大的,像是小孩子闹脾气时噘着小嘴,气鼓鼓的腮帮子;又像塞得满满的小包袱,马上就要被撑开,所以又被叫作“包袱花”。
立秋习俗
立秋不仅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在民间有“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01
贴秋膘
很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本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些营养,补偿夏天的消瘦,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烧排骨、炖肘子、白切肉、红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以肉贴膘”。
02
啃秋
立秋日食西瓜或香瓜,谓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为的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03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便迎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江西、湖南、安徽等省的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少,村民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俗现象。
04
戴楸叶
▲《立秋》 戴树良 绘
因为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据民间说法,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楸叶,就是楸树的叶子,前端是尖的,呈大大的心形。唐代长安城在立秋这天,有小贩沿街叫卖楸叶。宋代延续唐时的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人人都希望这秋意能在自己身上多停留片刻。自唐宋起的古老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如今在一些地方,人们还用楸树的叶子和枝条编织成帽子,戴在暑气尚存的立秋时节。
立秋养生建议你这样吃
立秋之时
民间习俗绚烂多彩
人们以“咬秋”“晒秋”“贴秋膘”等方式
迎接秋的到来
“秋季补得好,冬天病不找”
若人们在立秋时的体重
较之立夏有所减轻
则需要靠“贴秋膘”补回来
01
养阴清燥润肺气
秋季干燥,燥气伤肺,耗人津液,引发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
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
应季蔬果:萝卜、绿叶蔬菜、莲藕、芋头、南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
滋阴润燥的荤食:鸭肉、河鱼、河虾等。
推荐: 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
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02
少吃西瓜多吃豆
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可立秋后,经过一个暑热的长夏,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要少吃西瓜等过于寒凉的水果,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立秋节气之用。可以多喝些三豆汤: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
红小豆:利水消肿;
黑豆:健脾补肾。
三豆汤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03
立秋建议多吃这两种菜:
①菜花——预防感冒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倍~4倍。
②芹菜——降压促睡眠
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04
不可盲目贴秋膘
①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
②本身肥胖、营养过剩,患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不宜贴秋膘;
注意:
①形体偏瘦,平时食欲不佳的人适宜贴秋膘。
②由于慢性疾病,出现营养不良者可以贴秋膘。
05
素食也能起到贴秋膘的作用
①选择素食中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豆类和菌类。豆制品中不仅含有优质蛋白并且含有豆固醇,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肾病患者也可以根据肾小球过滤率适量进食。
②除此之外,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都可以作为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
立秋诗词赏析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