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 | 国产人形机器人本体加速放量
发布时间:2025-08-12 20:33 浏览量:3
一、本周要点
1、反内卷动态追踪
互联网反内卷呈现曲折推进态势。外卖行业告别“低价大战”后,平台竞争如今迈出“反内卷”的实质性一步:从“价格战”转向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竞争”,通过结构性调整应对内卷。美团聚焦中小商户价值,淘宝闪购依托补贴和茶饮品类拉动下沉市场,京东则布局“品质化”路线。但外卖平台依然维持一定的补贴力度,同时快手正式进入外卖赛道。
光伏行业加速产能优化与规范升级。政策层面,《价格法修正草案》严控低价倾销;行业自律方面,中国机电商会倡议“有序出清落后产能、抵制低于成本价出口”,光伏协会同步征集企业意见,推动价格机制合理化。
金融资源成为制造业转型关键支撑。央行等七部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明确“分类施策、有扶有控”,2027年建成适配新型工业化的金融体系,重点引导资金流向高技术、绿色制造领域,遏制低端产能扩张导致的“内卷式竞争”。
2、关税动态追踪
已签约国博弈深化,美方态度强硬。美国对日本关税条款出现分歧:日方声称协议税率为15%,但美行政令要求叠加原有税率,经磋商后美方承诺下调汽车关税但未设时间表;欧盟虽暂停对美反制关税,但成员国批评协议“软弱”,保留重启反制选项。显示美国以“分段让步”策略维持压力,而盟友试图在妥协中保留反击空间。
未签约国面临分化路径。中国、墨西哥通过“暂停加税90天”维持对话窗口;印度、巴西等则强硬对抗,莫迪强调“不牺牲本国产业”,巴西拟诉诸WTO仲裁。中美关税战已从“全面对抗”转向“局部僵持”:美保留10%核心关税,中方同步保留反制,但双方取消91%叠加关税,短期内缓解贸易链压力。
二、行业配置观点:
反内卷行情下关注:稀土、香港证券等板块
风险提示:反内卷政策及进度不及预期;去产能政策不及预期;经济政策整体推进不及预期;“对等关税”等全球宏观经济运转不确定性加剧的风险;资本市场流动性风险;地缘冲突扩散。
国办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特朗普宣布将与普京会晤(2025年8月4日-8月10日)
1、央行等七部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支持
简评: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以需求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简评: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意见》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将于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讨论乌克兰危机
简评:当地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他透露将公布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地点,双方正就此进行安排。此后,特朗普又称,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更多细节将随后公布。8月9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了上述消息。他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普京和特朗普会晤的重点是实现乌克兰长期和平的方案。”这将是4年来美俄领导人首次线下会晤。
风险提示:(1)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策的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2)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加剧。(3)近期房地产市场较为波动,市场情绪存在进一步转劣可能,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传染也有可能诱发国内资本市场动荡。(4)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扩大,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上升。(5)地缘政治对抗升级风险,俄乌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仍处于紧张状态。
GPT-5发布,继续推荐算力,eSIM引发市场关注
2025年8月8日,GPT-5正式发布,包含GPT-5、GPT-5-Mini、GPT-5-Nano三个版本。GPT-5在数学、编程、视觉理解和健康领域表现突出。随着近期Grok4、Genie3的陆续发布,大模型迭代提速,且准确率提升、成本降低,预计将加速AI应用的爆发,商业化也有望提速,帮助互联网大厂形成AI投入到商业变现的闭环,建议持续关注算力基础设施与AI应用等环节。
2025年7月,中国联通已在天津、北京、河北等25个省市重启eSIM功能,被市场视作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的信号。建议关注相关的eSIM芯片公司、eSIM管理平台及蜂窝物联网模组相关公司。但考虑到eSIM并非新事务,国内早在2017年就开始试点,海外苹果等公司也一直在推动,因此具体市场发展情况仍待观察,需注意近期市场过度炒作的风险。
风险提示:国际环境变化;AI发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汇率波动;数字中国发展不及预期;下游资本开支和需求不及预期。
国产人形机器人本体加速放量,工程机械7月销量继续超预期
人形机器人:近期各地发布机器人相关产业支持政策,给予一定产业补贴或消费补贴。世界机器人大会依旧保持空前的热度,国产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链相关的灵巧手、关节模组零部件、传感器等环节均有多种方案齐头并进,有望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迭代。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的进步正不断被看到,后续仍有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Optimus三代机发布、国产机器人招投标等潜在催化值得关注。我们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锂电设备:固态电池行业融资信息不断,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8月7日欣界能源官宣已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新股东招银国际资本等领投,老股东亿航智能、海目星等加码复投。欣界能源以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核心技术路线,结合锂金属负极,聚焦解决电池界面和叠片工艺等工程化难题,推动固态电池量产落地。目前GWh量产线建设即将完成,首期2GWh预计于2025年9月投产。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线扩增、团队建设、核心技术迭代及市场应用拓展等方面。同日,皇庭国际宣布近日与深圳市尊光固态电池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增资扩股协议,正式布局固态电解质与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8月4日,陕西瑞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陕西财投融商绿色材料投资基金,该公司聚焦固态锂电池领域新型电化学材料的研发及工程化应用,未来将持续深耕固态电池隔膜领域,加快成为固态锂电池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在政府引导基金、产业资本、行业外资金的共同助推下固态电池行业有望加速商业化进程。
工程机械:7月挖机数据继续超预期。短期数据持续超预期,6月挖机国内销量同比+6%,出口销量同比+19%,7月挖机国内销量同比+14%,出口销量同比+32%,持续超预期。另外,8月上游零部件公司排产饱满,内、外资客户需求均有恢复。中长期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国内、海外大周期同步向上,基本面持续向好。
智慧物流&叉车:头部企业7月内外销维持10%以上增长,无人叉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6月大车内销同比+15%;出口同比+13%,7月头部企业内外销高增趋势维持,均在10%以上,看好叉车内外需共振向上。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物流、无人叉车,今年下半年将推出物流领域具身智能相关产品,“无人化”有望快速放量。
风险分析: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海外市场波动的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以旧换新补贴陆续下放,机器人大会强化预期向上
8月第三批“以旧换新”国补各地已陆续恢复申领,周度数据逐步改善,当前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3万元,26-27年将调整为减半征收(即从减免最高3万元下调为1.5万元),汽车反内卷叠加新能源需求前置催化行业beta亟待上行,利好强势新车周期主机厂以及30万元+高端品牌;L2智驾国标或落地在即,板块密集催化下产业趋势进一步强化;商用车内需修复和非俄海外出口景气度上行带来龙头公司上半年业绩连续超预期,稳健低估值属性仍为防御型资金青睐。
乘用车板块:汽车行业反内卷利好强产品周期可以充分定价新车的头部主机厂,江淮尊界S800上市76天后订单破万,自主高端品牌仍是蓝海市场,2026年将是30万元以上赛道加速自主渗透率提升的一年,新车产品力及品牌成为胜负手。在流动性充沛的情况下,关注汽车中的稀缺消费品(好格局)+边际改善的整车标的(好alpha)。
智驾板块:L4智驾行业今年迎来行业成本和技术的拐点,当前技术迭代、行业格局、新商业模式等仍在演变,L2强标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意味着国家信用背书,智能化成为可定量的品牌力,重点关注智能化检测环节和L3-L4智驾运营板块。
机器人板块:本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举行,板块延续7月中下旬以来板块强势行情,当前仍处于强事件催化及产业趋势强化状态,市场关注度维持高位,具备边际变化、预期兑现的个股走势走势更强,能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代表技术迭代方向的标的或为资金配置首选。继续看好板块β,建议基于中期确定性配置α标的。
客车及重卡板块:Q2业绩高增主要受益于重卡/大中客出口放量。当前时点看,5月以来国内补贴加速落地,两大核心板块基本面强势,Q3低基数下增速有望进一步上行,核心标的处于重要的配置窗口期。
风险分析:行业景气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出口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医疗器械:行业拐点已至,创新并购出海造就全球性龙头
政策边际改善、行业迎来拐点和估值修复。医疗器械板块2021-2024年均为下跌走势,2023-2024年受医疗合规要求提升、医疗设备更新换代落地节奏等因素影响。展望下半年,行业业绩拐点逐步显现:1)高值耗材:看好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集采优化政策利好估值修复,各赛道的集采出清拐点正在逐步体现;2)医疗设备:24Q4开始医疗设备招标增速已经出现拐点,预计25Q3龙头公司有望业绩企稳回升,部分公司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高增长,国产龙头产品迭代升级,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和国际化;3)IVD:多重政策因素下短期依然承压,预计化学发光行业Q4或明年有望量价企稳,中长期国产替代仍有较大的空间。4)低值耗材:不同产品领域所处阶段有所差异,关注关税背景下国产企业海外产能建设及大客户合作进展;5)家用器械:家用呼吸机、CGM等领域市场空间大、格局较好,关注国内消费需求景气度变化及国产家用器械公司国际化拓展进度。
行业承压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积极战略转型,新的增长曲线逐步形成。企业战略调整主要方向包括:1)降本增效:通过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维持利润率;2)技术创新:积极研发布局差异化产品,多产品线布局分散集采风险,医保政策有望对创新器械产品提供更长的放量窗口期;3)转型消费:医保控费影响较小,盈利能力有望长期维持较高水平,支付能力提升带来持续的消费升级,可选消费需求弹性更大,市场天花板更高;4)出海:海外价格体系相对稳定,国产企业有望发挥供应链及成本优势;5)并购:原有赛道天花板有限,或成长压力较大,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布局新的增长曲线。
依托国内的人口数量、医生经验、临床数据、工程师红利和产业链优势,部分中国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已实现全球领先。
中国器械企业龙头持续创新、出海、并购,有望成长为全球医疗器械龙头。1)出海:过往20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以国产替代为重要的成长路径,随着国产企业产品力的提升,多家企业依托优秀的产品力、海外本土化运营及工厂建设,实现了海外业务的高速增长、构建起全球竞争力。2)创新: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是器械公司实现国产替代和国际化的前提,部分产品也有望通过license-out等方式加速出海。3)并购:并购是全球医疗器械龙头重要成长路径,美股多家器械公司上市以来实现了10倍或100倍的增长,中国器械公司在全球的成长空间非常广阔,随着股东结构中国际投资人占比提升、估值有望向美股创新器械公司靠拢。
港股投资机会:关注具备创新能力较强、业绩迎来扭亏或高增长拐点的低估值公司。1)港股器械整体创新属性较强,部分企业的创新产品具有license-out潜力;2)部分龙头公司将于25-27年陆续实现扭亏,步入利润快速释放的阶段,尤其是部分账上有现金的公司,低估值凸显投资价值;3)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出清、集采政策优化,优质器械公司业绩确定性提升和估值逐步修复;4)长期空间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器械龙头有望迎来估值重构。
A股投资机会:关注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国际化能力较强、中长期增长逻辑较好的各细分赛道龙头。1)Q2或Q3有望业绩高增长或逐步迎来拐点的标的;2)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增长稳健、26年有希望加速增长的公司;3)集采优化政策相关潜在业绩和估值修复;4)医疗新科技方向如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等。
中药、生物制品、测序及医药商业行业观点更新
1)中药:基数压力逐步缓解,看好下半年经营改善;关注十五五规划落地,有望带来长期增长预期;积极布局创新转型,构建第二增长曲线。2)疫苗:建议关注产品销售改善、创新管线进展及股权变更进展。3)血制品:关注产品价格变化及集采进展,浆站拓展及并购整合值得期待。4)测序:上游温和复苏,有望重回增长轨道;下游多领域催化丰富。5)药店:25年行业温和恢复,开启差异化发展路线。6)医药流通:边际改善,多元因素催化股价。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环境波动风险。
7月出口数据改善,25Q2全球黄金投资需求走高
1)7月出口数据改善:根据海关总署,25年7月我国出口当月同比+7.2%(美元口径,25年6月为+5.9%),其中家具、服装、鞋靴、纺织品出口当月同比分别为+3.0%、-0.6%、-7.7%、+0.5%(25年6月分别为+0.6%、+1.1%、-4.0%、-1.6%)。
2)25Q2全球黄金投资需求走高: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5Q2全球黄金需求总量1249吨/+3%,其中黄金ETF净流入170吨(24Q2为净流出7.1吨)、金条与金币需求307吨/+11%、央行增储166吨/-21%、金饰消费需求341吨/-14%(中国、印度分别同比下滑20%、17%),以价值量计,金饰消费需求360亿美元/+21%。
风险分析: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