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上世纪的朝鲜居然很富裕,韩国直到1980年才超越它

发布时间:2025-08-14 23:16  浏览量:1

鲜为人知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末期的二十多年里,朝鲜人也曾有过一段比较富足的日子。

如果和隔壁韩国进行纵向对比的话,朝鲜的人均GDP在1975年之前,是超过韩国的,具体数据如下。

1960年,朝鲜的人均GDP为253美元,韩国为82美元。

1970年,朝鲜人均收入已经突破500美元,韩国才刚刚达到230美元。

在之后的五年里,两国的人均GDP逐渐持平。

到了1975年的时候,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600美元,超过了朝鲜的560美元。

至此,韩国的经济一路腾飞,到了1980年时,人均GDP已经达到了朝鲜的三倍。

我们在今天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也要客观分析一下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

实事求是的说,朝鲜之所以在这段时期这么地富裕,除了其国民们辛勤劳作之外。还和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分不开,那就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大力援助。

在支援朝鲜的国家名单里,苏联和东大可以排在前两名。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苏联的话,朝鲜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朝鲜在六七十年代的工农业都很发达。

从工业上来说,苏联给朝鲜提供了成本价的石油、机器设备,包括朝鲜的工程技术员也是在苏联进修学习成长起来的。

至于朝鲜农业上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苏联的帮忙。

首先就是农作物种子,优良品种的培育离不开专业的实验室和成熟的技术,而底子薄弱的朝鲜自然不具备这种条件,只能依靠苏联的供给。

其次,要想粮食产量高,化肥是少不了的。在朝鲜的种植粮食的过程中,苏联人提供了不可计量的便宜化肥。

当然,除了种子和化肥之外,现代化农业生产还缺少不了农业机械。而苏联正是以重工业而闻名,因而能够提供给朝鲜较为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正是在苏联不计成本的大力扶持下,朝鲜才能够过上二十多年的舒服日子。

早在七十年代时,朝鲜人就已经实现了基本上实现了全民温饱,城市化水平达到了70%左右,领先同时期的东大很多。

当然了,《红楼梦》说得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991年,地球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唯二的超级大国之一苏联解体了。

这就必然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就是很多原先仰赖苏联生存的小国家们,国内经济生产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比如说朝鲜,我们上文说过,朝鲜本来就土地狭小,并且还是以丘陵山地为主,没啥农业生产潜力。

最关键的是,朝鲜也没啥值钱的矿产资源,能卖出去的资源就是煤炭、苹果、核桃、人参等少数几种而已,这还是苏联为了照顾它而高价收购的。

所以它当时只能选择跟苏联混,别无其他好的选择。

苏联解体后,继承其遗产的俄国在叶利钦的带领下,使用了“休克疗法”来振兴经济。

结果,叶利钦的这番操作差点把俄国的经济给弄休克了。

此时的俄国尚且自顾不暇,哪还有闲心去支援朝鲜这位小兄弟呢。

至于当时的东大,正在埋头苦干发展自身经济,国家进入了腾飞期,也不想无偿援助朝鲜。

这样一来,朝鲜的好日子自然也就到了头。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朝鲜确实进入了一段经济腾飞期。

但是它的快速发展并不健康,主要是依赖外援来实现的,缺乏可持续性。

而同一时期的韩国,则在朴正熙、全斗焕的带领下,决定自力更生。他们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机械设备,通过出口工业品来赚取外汇,给韩国带来了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

正是在这种战略思考下,韩国通过出口导向战略实现经济腾飞,人均GDP超过朝鲜,最终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时至今日,韩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排在了世界前列。

而朝鲜则陷入经济的迷茫期,至今仍依赖国际上的援助。 不过困难是暂时的,朝鲜人本身是很勤劳勇敢的,相信也会很快地达到经济的腾飞期。

至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