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密谋“稀土换停火”!乌成牺牲品,中国供应链遭釜底抽薪?

发布时间:2025-08-16 04:19  浏览量:3

文|若虚先生

在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的极昼之下,普京与特朗普尚未握手,一场以稀土为筹码的交易条款已提前震动世界。

今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会晤前夕,英国《每日电讯报》提前披露的“交易清单”引爆全球舆论——华盛顿据称准备以共同开发阿拉斯加稀土资源、解除对俄航空业制裁为条件,换取莫斯科在乌克兰战场停火。这份看似“资源换和平”的方案,实则牵动着俄乌战局、中美博弈以及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敏感神经。

稀土,被誉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是航空发动机、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乃至尖端武器装备的核心材料。目前,中国掌控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加工产能,这无疑是中美贸易战中的一张战略底牌。此前的出口管制已导致美国军工产能骤降37%,F-35战机所需的钕铁硼磁体库存仅够维持18个月。五角大楼报告警示,一旦中国实施“精准断供”,美国军工生产线将面临瘫痪。

美国虽拥有稀土储量,却受困于冶炼分离技术的短板。阿拉斯加作为其关键矿产储备区,其轻稀土储量与俄罗斯高达2850万吨的重稀土储备形成天然互补。若美俄联手,不仅将直接冲击我们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掌控,更可能为美国打造一条绕过中国的“西方稀土联盟”。

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尽显商人本色:一边威胁普京拒绝停火将面临“严重后果”,一边抛出解除波音零部件禁运、开放阿拉斯加矿权等“甜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部甚至为此临时豁免了部分对俄制裁,有效期精准覆盖峰会窗口期。这种“边打边谈”的节奏,既向国内强硬派展示威慑姿态,也为普京预留了体面的“下台阶”空间。

对俄罗斯而言,阿拉斯加稀土的诱惑背后,解除经济制裁才是核心关切。自2022年以来,因无法获取波音、空客零部件,俄罗斯已有30%的客机停飞。若美国率先解除航空制裁,欧盟跟进的可能性将大增。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战时经济与西方制裁已将俄罗斯逼至临界点。

微妙的是,普京在赴会前特意致电北京通报立场,竭力避免触动中俄关系的敏感神经。

尽管特朗普公开宣称“任何协议都需要乌克兰参与”,但泽连斯基政府显然担忧沦为“被交易的筹码”。英国首相斯塔默已警告,“没有欧洲参与的阿拉斯加协议不可接受”。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若美国以“冻结冲突”换取稀土合作,无异于默认俄罗斯对乌东地区的控制,这将直接动摇西方自2022年以来坚持的“领土完整不可谈判”原则。

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美国任何形式的稀土替代与脱钩企图。在弹性运用稀土出口管制这一战略工具的同时,亟需加速在全球范围内掌控稀土项目资源。

此外,正如我方所强调的“中国乐见美俄保持接触”,作为政治强人,普京更看重战略自主性。美国国内反俄情绪根深蒂固,两党在“遏制俄罗斯扩张”上存在共识,所谓“联俄”仅是权宜之计。历史教训犹在——俄罗斯曾被西方欺骗得伤痕累累。

中俄协作模式具有独特优势。两国不结盟却在核心利益上坚定相互支持,客观上形成了对霸权主义的有效制衡。

阿拉斯加会晤标志着大国竞争进入新阶段:传统军事同盟正让位于资源供应链联盟。从拉拢沙特的“石油换安全”,到如今的“稀土换停火”,华盛顿展现了一种新的霸权逻辑——以资源和市场捆绑替代传统军事结盟。这或许正为后冷战时代最剧烈的地缘政治重组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