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赵敏被生父侵犯,又被丈夫欺凌,自传写道:想要被爱过分么?
发布时间:2025-08-16 21:47 浏览量:4
文/景然
天地荼蘼如雪。
有人入永夜。
有人哭长生。
那一夜,美人携风归去,回首山河已白头。—题记
01“朱笔裂金冠,白马破重关,折扇轻摇处,山河入眉弯。 ”
要说金庸武侠中最让人心折的女性角色毫无疑问《倚天屠龙记》中的元朝郡主赵敏能独占一席。
在无数观众心中“灿若玫瑰”的翩翩女公子就是为敏敏郡主量身定做。
这个角色堪称金庸武侠中最浓烈最有魅力的女性角色翘楚,她的表现相比当下的伪大女主和各种拳,才称得上是真正“不被定义的女性力量”。
她以郡主的身份挑战父权,以“妖女”的标签颠覆封建礼教,更以炽热坚定的心追求挚爱,相比较优柔寡断的男主张无忌和得不到就要毁掉的女二周芷若,这个角色的人格魅力真的过分耀眼。
因此金庸剧中每一任赵敏的扮演者都会给大众留下镂骨铭肌的印象。
比如93电影版“魔教教主”中张敏饰演的赵敏那惊鸿一瞥直到现在仍让影迷念念不忘,白马回眸带着侵略性美艳。
94版叶童则是带着牺牲状态的温柔,温婉柔韧,到了2001年黎姿是带着深情的娇媚,明艳如玫瑰。
而2003版贾静雯饰演的赵敏应该是观众最熟悉的一版,90后白月光,其娇俏灵动,演出了赵敏生动娇蛮的一面,只是有些现代野蛮女友的感觉。
这些女演员演技都不错,演的赵敏也是各有千秋,不过在小景眼中有一版不像演的,就好像是真实的大元郡主附体一般。
她男装时,一袭白衣执折扇,长身玉立真如翩翩佳公子,那眉峰微挑之间既有世家子弟的从容,又有郡主的傲然威仪。
切回女妆后,红衣策马时英气飒爽娇蛮却不失雅致,谋局时其眸中狡黠灵动如狐,端坐时典雅贵气颇显蒙古郡主的雍容,比之其他扮演者更显金庸笔下敏敏郡主的“三分英气,三分豪态”的复杂性。
所以这一版的赵敏被金庸称为“最贴近原著”的一版,而这一版赵敏扮演者就是令无数观众感到扼腕叹息的刘玉璞。
022009年5月14日,台北中和市一间简陋出租屋里,一堆人破门而入,然而屋中人却已经再也不能言语,那个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的女子就那样静静的躺在床上,已无气息。
尸检报告显示,该女子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三天之前,床头一瓶未开封的救命药成为了她与命运的最后对峙,而这位女子就是曾惊艳众生的赵敏扮演者刘玉璞。
冷清与凄凉,她46年的人生轨迹就在那一刻终结,而房间抽屉里仅存的几十元零钱与柜中满当当的抗抑郁药物,都无声的诉说着这位“最美赵敏”落幕时的孤寂与困顿。
当刘玉璞逝世的消息传回她的原生家庭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父母反应竟然冷漠如冰:“和我们没关系”
短短的六个字关闭的不仅是一扇房门,更是一个女儿一生渴求温情渴望被爱的最后希望。
而在二十多年前,正是这位女子身骑骏马、一袭红衣,在荧幕上演绎着蒙古郡主赵敏的明媚张扬,被金庸盛赞被大众喜爱,然而在戏外她终究没有成为那个霸气自信又张扬的敏敏郡主,只得一曲悲歌断人肠。
刘玉璞的悲剧从1963年她降生于台湾高雄的家庭时便已经注定。
03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她自打出生便被父亲视为累赘,她父亲当过弯弯的兵,极为暴戾与酗酒,酒后他就会把这个家变成人间地狱。
输钱后殴打妻子,酒醉时揪出躲在角落的幼女拳打脚踢,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家制定了“浴室不得关门”的家规,然后就在女儿洗澡时闯入施暴甚至性侵。
当鲜血顺着刘玉璞的身体随着水流淌下来了,她的母亲却只能在门外哭泣,甚至事后她还荒谬地指责女儿“勾引父亲”。
“我童年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隐形”刘玉璞曾在访谈中苦涩的回忆道。
这种日子熬了又熬,12岁她终于逃进了寄宿学校,可是父亲竟然用切断生活费来威胁她,于是她靠半工半读养活自己。
清晨送报、课后洗碗、假期打工,当她用伤痕累累的小手紧攥着微薄薪水时,感受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自由。
这段经历锻造了她倔强的韧性,也为她日后成为武打女星埋下伏笔,当同龄少女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她已在为了生存而努力搏斗中练就了敏捷身手与顽强意志。
这样的日子又过一些年,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81年。
04那一年18岁的刘玉璞在街头被星探发掘,最初邀请她来拍摄一则口香糖广告。
镜头前的她用清纯忧郁的气质瞬间就征服观众,也引起了邵氏电影公司的注意,很快就愉快的签了约,在签约之后,当同期女演员畏惧武打戏的艰苦时,她主动抓住“侠女”角色,在《少林传人》《三闯少林》中都有惊艳展示。
那时候的武戏可比现在残酷的多,都是硬桥硬马,随着摸爬滚打,伤口与淤青成为了刘玉璞的日常,可是对此她却甘之如饴,她说“片场的痛,要比家里的痛干净得多”。
正所谓厚积薄发,1984年,台视投拍《倚天屠龙记》,长相英气又打戏不错的21岁的刘玉璞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那天当她扮上妆,红衣白马策马奔腾,剑眉星目间又流转着狡黠与柔情,一时间引得无数观众惊呼“翩翩少年亦少女,安能辨她是雌雄”。
或许因为过往的复杂经历,她将蒙古郡主的英气与娇媚熔铸得浑然天成,朝堂上智谋凌厉,爱情里炽热坦荡,尤其男装扮相时的飒爽风姿,成为武侠荧屏的经典意象。
该剧收视率一路飙升,甚至超越同期热播的《鹿鼎记》,让刘玉璞跻身当红影星之列。
可惜刘玉璞终究不是赵敏,剧中的赵敏能得偿所愿,张无忌虽然优柔寡断但是温厚纯良又义薄云天,而荧幕外的刘玉璞却所遇非人。
05刘玉璞开始出名赚钱后,她的父亲就改变了控制方式管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要钱,而这时她的母亲也成了真正的帮凶。
因此内心一直充满了恐惧、撕裂与煎熬,所以很早她就染上了抑郁,而在抑郁发作时她常躲进教堂,希望能得到些许的安慰,结果就遇见她生命里的另一个“恶魔”牧师张建中。
那天刘玉璞又一次到了教堂,正在她心中难受到无以复加的时候,有一个人给她递来的外套与治病的药。
她抬起头看到那个男人,带着金丝眼镜斯斯文文,说话有着温厚的嗓音而且还是个牧师,那一刻让从未感受过温暖的女演员误以为遇见了光。
于是在正值事业巅峰时期,她毅然决然的息影结婚,带着全部积蓄随夫赴美。
当然面对要脱离掌控的刘玉璞,她的父母当然会阻挠,可是这一次,刘玉璞非常坚决,因为她觉得她有了依靠。
而他是她在暗无天日的深渊里唯一能抓住的光,是她拼命都要抓住的救命稻草。
于是在借赵敏大火的第二年,1985年,刘玉璞选择了结婚。
那一年,她才仅仅22岁。
那一年鲜花与掌声都没有留住惊艳众生的敏敏郡主,她选择退出演艺圈,憧憬幸福的家庭生活。
可谁能想到,蜜月第二天,她就发现,自己嫁错了人。
婚后的张建中和她的想象完全不同,他专制、自我、虚伪,他需要伴侣只做一个工具人。
他要她扮成他期待的各种模样,能让他在外人面前显示幸福的模样,因为他是牧师,他要让他的所有教员感到他的婚姻,他的生活是完美的。
人前完美,人后就是不停的规训、PUA、教导,而且在生下两个女儿后,丈夫竟然跟她的父亲越来越相似,酗酒出轨然后动辄拳脚相加。
而这就导致了刘玉璞的抑郁越来越严重,一度发展成无法生活的地步。
可是那会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叫抑郁,都以为她装病,更何况即便知道,她的家人也没有人会在意她的身体状况。
熬到不行的刘玉璞多次升起自杀的念头而且多次付出行动,可是换来的就是家人的谩骂,丈夫的漠视。
有一次当她站上阳台欲结束生命,被丈夫拉回然后就是重重的耳光导致了她左耳失聪,而更让人绝望的是,随着时间,女儿们竟然在父亲和外界的影响下也对她冷漠,甚至把她关进小黑屋“反省”。
06她想离婚可是家里所有人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父母说离婚是丢人,宁可看她去死也不会同意,最初的张建中为了维护他的牧师形象自然也坚决不同意。
直到2007年,她的身体和病情越来越严重,丈夫终于同意,带着全部钱财和女儿们赴美生活,刘玉璞则被以精神有问题的名号净身出户,然后刘玉璞租住进10平米小屋,此时卡里仅仅80块钱。
躲进小屋远离那些“害人的亲人”之后,她开始一边抵抗病魔,一边撰写自传《打开心飞》,讲述她自己和抑郁症的故事,在书中她写道:
“忧郁是生命的暂时短路,当钟摆荡到最低点,就准备开始上扬”。
而这句话也鼓舞了无数病友,之后她靠教儿童画画维生,积极参加公益演讲,甚至在母亲节主动宴请父母,其实是想通过努力的和解来唤醒父母的一点点亲情然后给自己的生命燃一丝光。
可惜一切终究太迟了,她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崩坏一直在加速,童年创伤和婚后经历诱发的重度抑郁,叠加药物后的副作用导致她的心脏病变,一步步被拖入了深渊。
2009年5月10日与父母的那顿晚餐,成为生命最后的温暖假象。
四天后朋友破门而入时,遗体已现尸斑,尸检显示,5月11日其因心脏病突发猝死,而床头未开封的药瓶则暗示着其求生意志的彻底消散。
刘玉璞一生都想要被情感救赎,可是一生却都是徒劳,她很困惑很不解很愤怒,于是书中剖白道:
“我付出爱,然后想要被爱,这过分吗?”
付出爱想要被爱一点也不过分,可是真正的双向奔赴又是人间最难得的事。
而刘玉璞最糟糕的是她的原生家庭,堪称魔鬼的地狱,而也就是这样的家庭导致她对于偶尔伸出得树枝来不及分辨就当成了救命稻草,结果厄运又一次重复。
刘玉璞在她自己病情最重的那两年坚持着写下了这本自传体一般的《打开心飞》,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她自己的心理疗愈手记,更是一个饱受创伤的灵魂在深渊中挣扎求生的真实记录。
07这部诞生于她重度抑郁症时期的作品,以“生命是一朵正在绽放的花”为核心意象,为读者揭开了多个维度的深刻思考。
这部作品除了阐述了下她的阴影还有就是她通过自己多年的生病经历,结合着各种医学著作提出的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和普及,因为那个时候的弯弯根本没有人知道这是一种病。
书中对医学认知的启蒙,面对当时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尤其某些教会的指责,她以科学精神破除迷信,直言:“忧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
书中记录了她接受药物治疗的挣扎,体重骤降、心悸失眠等躯体化症状,一点点的分析给大众普及和揭露疾病真实的生理维度。
然后还有针对当时的教会,她以过来人的身份进行了一场信仰的重构,作为牧师妻子,她曾因“师母必须完美”的教条压抑自我。
在书中她批判了教会对精神疾病的冷漠,揭露了信徒要求她“用加强信仰度来治病”的荒缪行为,她痛诉这些行为是“伤口上磨盐”,之后她又重新诠释信仰“神的爱应该不带控诉”,所谓的救赎根基是靠自己对自己的开解和信任。
最后她通过自己绘画教学与写作,实践“活著去体验,活著去分享”的信念。
在书中她特别强调“宽恕自己”比原谅他人更难但是却更重要,她以“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为喻,呼吁患者卸下“拖累家人”的罪恶感,人本就应该被爱和爱人。
08纵观刘玉璞的一生,恰似她最动人的荧幕形象对照,赵敏为爱对抗父亲权位、挣脱枷锁,最终与张无忌驰骋草原,可是刘玉璞却被亲生父亲、丈夫、抑郁症三座大山压垮在了陋室之中。
刘玉璞到最后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命运反复捉弄她,而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在上一代甚至现代仍然有不少女性会因为原生家庭缺爱导致成年之后盲目寻找伴侣结果自然还是不幸。
因为她们会对“爱”有错误认知,在充满暴力不和谐的家庭中长大,孩子目睹的是“爱”与暴力、控制、恐惧紧密相连。
在潜移默化中她们主观排斥可是内心却可能认为暴力也是亲密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甚至是表达关心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尽管很痛苦
长期暴露在高压、紧张、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她们将这种状态视为“正常”,等到成年后,当遇到有类似行为模式的伴侣时,她们就不会像在健康环境中长大的人那样迅速识别危险并逃离,因为这种氛围对她们来说“太熟悉了”。
而长大后她们对什么是真正的“好”伴侣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要么盲目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要么更容易被那些带有控制欲、强烈情绪波动的男性所吸引,一个是熟悉度一个是她们会默认为只有比父亲更强大和凶悍的人才能保护自己解救自己,然后结果自然是悲剧开始重复。
所以这些家庭中长大的女性,自己一定要坚强,要学会自我觉察、心理疏导,同时不要把过多的希望投寄在伴侣身上,学会筛选和甄别真正好的伴侣,当然社会和亲朋也是她们的支柱,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善待每一个其他人,人人互助才能人人得救。
当下当观众重温84版《倚天屠龙记》,那袭红衣仍如烈焰灼灼,而镜头内外两种命运的残酷映照,时刻警醒着我们:
人性的黑暗足以让璀璨星辰坠入永夜,唯愿所有在黑暗中挣扎的“刘玉璞们”,终能等来破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