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养育几十年后去世,一家三代验血改随生父姓!网友评论一边倒

发布时间:2025-05-16 14:34  浏览量:4

[下雨]在广东的一个家庭里面,一家祖孙三代十个人本来是由继父养大的,已经养了他们几十年,所以姓氏自然也是跟着继父姓,但是继父去世以后,生父的族人却劝他们把姓氏改回去。

最重要的是这一家还真的就同意了这个建议,还去做了验血认亲,这件事可引发不小的讨论,大家都觉得继父这么多年付出,怎么说也和亲生的差不多了,这样真的有点“白眼狼”了。

为什么父亲族人要让他们改随生父姓?这一家为什么会同意这个要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及文内

事情的起点得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广东英德,那时黄家兄弟还姓“丘”,亲生父亲在他们年幼时便早早离世,命运无情生活却要继续,他们的母亲后来改嫁,丈夫姓黄,在那个年代,孩子跟着母亲改姓,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于是兄弟俩从此跟着继父姓黄,生活也算过得安稳,日子一天天流转,俩人就这么在黄家长大成人,很多人没经历过那种“改姓”的尴尬,很难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身份转移,从小在街坊邻里眼中,你就是黄家的孩子。

走到哪儿别人喊你黄某某,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也都认这个名字,时间一长你自己也慢慢认同了这个身份,兄弟俩就这么过了几十年,各自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后代,孙辈出生时自然而然也随了黄姓,几代人仿佛就这样与原来的丘姓划清了界限

大家都以为这就是新的开始,也没人再提起丘这个姓了,可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来点反转,2016年继父去世,家里的气氛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兄弟俩尽了全力为继父办好后事,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也正是在继父去世之后,原来生父一边的亲戚,开始慢慢联系上了他们,那些本已遥远的名字和面孔又一次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一开始大家只是普通走动,来来往往联络感情,可渐渐地,老一辈亲戚们提起了一件事——是否愿意改回原姓,入族谱,认祖归宗?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石子,扔进了兄弟俩平静的生活池塘里。

兄弟俩刚开始听到这事时,并没有特别激动的反应,他们说:咱都几十岁的人了,姓什么不都一样嘛,可亲戚们不这么看,在他们眼中兄弟俩还是丘家的骨血,是丘家断了几十年的香火,现在既然人还在就该回家。

你以为这只是个改不改姓的选择?错了,这个姓背后,藏的是血脉的连接,身份的归属,族谱的延续,甚至是上一代,下一代的情感认同,更关键的是这个决定不光牵涉两兄弟,还包括他们的孩子,孙子,是整个家族的“转舵”时刻。

这件事传开以后,引来了不少网友来讨论,有人拍案而起,觉得这兄弟俩实在是太绝情,继父把你们一手拉扯大,养育之恩难道还比不上一个血缘关系?几十年都叫爸叫下来了,结果人走了,你们转头就认祖归宗?

这种声音不少。还有人建议:你们兄弟可以继续姓黄,让你们的儿孙改姓丘,这样两边都能照顾,既不忘养育恩情也不失血脉传承,这建议听起来倒是折中,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你想啊,一个家庭内部出现两种姓氏,那些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弟,表兄弟,一部分姓黄,一部分姓丘,未来做族谱办红白事遇到大小场合,难免出现身份上的尴尬,更别提老一辈人对姓氏归宗的执念,那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

在传统观念中,孩子姓谁就是谁的后代,改回丘姓,就是宣示我们是丘家的子孙,不改就等于不认亲不进族谱,那在有些宗族观念很重的地方可是大事。

可你说改了就能一了百了吗?也未必,网上有人反问:那继父这一边呢,他养你们几十年,你们这一改,等于直接否定了他的存在,更有人揣测:是不是丘家那边有遗产,你们改姓是为了分财产,否则为什么拖了这么多年突然要改?

这些质疑像风一样一阵阵吹来,让这个本来就复杂的问题更加难解,黄家兄弟确实为继父尽过心,操持丧事照顾晚年,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网络是没有情感加成的,很多人只看结果,你们祖孙三代全改姓了,这就叫过河拆桥。

如果他们始终不改,丘家那边又会怎么看,有老亲戚直接说:你们改姓不过是把本来属于你们的姓拿回来,在他们眼中几十年前孩子们改姓黄,不过是权宜之计,现在重新拿回来,只是归还。

最终还是认祖归宗

他们一开始没有轻率做这个决定,而是拖了几年认真考虑了整个家庭的感受,包括孩子孙子,甚至周围亲戚的意见也都逐一沟通了,因为他们清楚一旦改了那就是一锤定音,不能再来回折腾

按照规定成人要改姓,不只是到派出所填个表那么简单,特别是祖孙三代十个人集体改姓,涉及到的身份信息,家庭关系,血缘证明,户口档案全都要一一核实,更何况这件事还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不能轻率处理。

所以当地户籍部门也很慎重,专门上门调查了解情况,还协同公安部门做了血缘鉴定,确认兄弟俩确实是丘家人之后才开始办理改姓手续,程序虽然繁琐,但最终一家人顺利完成改姓,改姓之后他们带着一家人去感谢协助的工作人员,并且送上了锦旗。

可舆论却不买账,网上评论仍然是一边倒,不少人仍觉得这种做法伤了养育之恩的心,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是不是想继承两个家的家产啊?还有人搬出历史人物调侃: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多尔衮翻案吗?

玩笑归玩笑,但这件事确实提醒了我们:一纸姓氏背后承载的东西太多,不是谁说了算也不是能靠几个评论来定调的,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很多两难选择,你要是太讲血缘就可能冷了养育之情,你要是一味讲感情又可能断了家族的根。

黄家兄弟最终选择姓丘也许有人不同意,但至少他们认真面对了内心,也对继父尽到了该有的孝到,同时也承担起了家庭责任,只要他们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就行。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