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独生女家庭,根本不担心“吃绝户”了
发布时间:2025-08-17 12:59 浏览量:2
按照封建传统,儿子才是传后人,家业是要留给儿子的。
如果家里没有儿子,那就把侄儿过继,当成儿子来养。比方说,北宋司马光,就过继了侄儿司马康。
一些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一旦女儿出嫁了,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娘家父母过世了,亲戚们就对其家庭财产虎视眈眈。
有的村落里,由族长安排,把其家庭财产变卖,阻止村里人吃吃喝喝,全部耗尽。或者是娘家的伯父、叔叔、侄儿,直接把财产分走。
时过境迁,我们到了新时代,但是“吃绝户”的念头,并没有彻底消除。
尤其是农村,谁家是独生女,那就被周围的人欺负。欺负她的人,也许是叔叔伯伯堂哥等,真的让人心寒。
但是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独生女家庭,根本不要担心“吃绝户”了。
01
我们从法律层面看,独生女的继承权,越来越不可动摇。
看《中国妇女》杂志上的一个案例。
25年的五月六日,江苏无锡惠山区法院审理了一个案件。
本地幸福村的孙芳,是家中独生女,婚后也没有迁移户口。反而是其丈夫张强将户籍迁入村小组。
她的儿子张天的户籍也在村里。
村里把土地进行了外包,村里人都因此得到分红。
按照习俗,村里不让孙芳一家分红,因为她是外嫁女。
法院给出的结果,毫无悬念,就是孙芳一家,都可以享受分红,并且这一结果长期有效。
“儿女都是传后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有法律意义的。
越来越多的女人,站出来,把娘家的财产,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取。就算谁来争夺,也无济于事。
就算女儿已经嫁出去,户口迁移了,娘家父母拥有的财产,女儿都可以得到。
从家庭具体做法来看,越来越多的独生女家庭,为女儿留了后路。
在农村,只要女儿的户口在村里,那么女儿也可以拥有宅基地,并且父母把房屋宅基地,过给女儿。
农村的果园等,但凡有证件的,都可以写女儿的名字。
一些家庭,在女儿出嫁,或者迁移户口之前,就办妥了证件。
在城里,房子是商品,是可以加上女儿的名字的。
很多父母,会给女儿一套婚前的房子。这就说明,女儿出嫁之后,房子也不会给谁拿走。
一些父母在女儿的房子上,又加了一个“居住权证”。也就是说,父母健在,房子就随都拿不走。
父母过世之后,女儿顺理成章,可以得到房子,或者把房子变卖,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父母的储蓄,丧葬费补贴等,毫无疑问是给女儿的。
02
很多人认为,女儿结婚了,有孩子了,孩子跟着丈夫姓。以后家里的一切,不都是孩子的。这不是财产,给了外姓人?
这未必太封建了。孩子是夫妻共同的,姓什么,姓名是什么,不就是一个称呼,没有重大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人,连家族都不太在乎了,还在乎什么“外姓”。只要夫妻恩爱,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好。
再说了,这隔代的事情,几代之后的事情,谁说得清呢?没有谁,可以把家财管理万万年。
俗话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秦始皇拥有的东西,都没有给子孙了。其他人的东西,不早就灰飞烟灭了。这样算,谁家都会被“后来人吃绝户”。
还有一种顾虑,就是夫妻结婚之后,又离婚了,是不是丈夫会套走娘家的东西呢?也多半是无稽之谈。
离婚之后,分割的财产,是夫妻的财产,不是双方父母的财产。
到双方父母都老去之后,夫妻也一把年纪了,离婚的概率微乎其微。夫妻都五六十岁了,不就凑合一辈子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小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来的,那么就可以得到两边父母的财产,不存在谁“吃绝户”,只能说是“通吃”。
一部分想法很恶毒的男人,确实盯着有财产的独生女家庭,以为结婚之后,就可以轻松拿到一大笔钱,甚至跨越阶层。
男人本身条件很糟糕,女人条件特别好,结婚的概率不高,谈对象的时候,就不被看好。女人,也没有扶贫的打算了。起码是门当户对。
万一被恶毒的男人纠缠了,也结婚了。但是娘家的财产,不可能一股脑地给男人。
03
其实,有儿子的家庭,也存在被吃绝户的可能。儿子们找不到对象,财产后继无人。
儿子结婚了,给了彩礼,又买了房子,对创业给予支持。一旦儿子要离婚,女方不也要分走一部分财产。如果这样看,女方对男方,反而是“吃绝户”。
所以说,做人不要思维太狭隘了,也不要有什么恶念,男女都是自己的后代,都需要得到父母的爱,社会的保护。
只要儿女的婚姻顺顺利利的,一直都在,那大家的财产,就一代一代传下去,带来共同的幸福。
至于亲戚们对只有女儿的家庭虎视眈眈,那也是农村的小农意识而已。
时代变了,风向也变了,独生女家庭,也过得很好,父母长期经济负担小,能够自己退休;父母也考虑女儿女婿给老人养老的问题,不要什么彩礼,还可以送房子车子。
带着平常心看世界,看啥都会很顺。
只有心灵邋遢的人,看什么都邋遢。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