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质中国企业:走进“人形机器人”产业一线
发布时间:2025-05-21 09:08 浏览量:1
2025年5月16日,嘉实基金【探寻新质中国企业】投资者服务系列活动【第七站】聚焦人形机器人领域,携手投资者代表走进人形机器人产业一线,近距离感受人形机器人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现场,投资者实地观摩了人形机器人的动态演示,在无预编程指令下,机器人通过视觉语言模型识别现场物品;当投资者伸出手,机器人自主感受到,并马上伸出机械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机器人还与参观的投资者互动“比心”。
人形机器人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曾经在小说、电影中才能出现的场景应用,如今已经照进现实。人形机器人也从实验室的图纸成为了真实与人类互动的“朋友”。
眼下,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级,备受产业瞩目。可以说,机器人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大量科技和制造企业向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军,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繁荣发展期。
嘉实中证机器人ETF基金经理田光远在沙龙分享环节表示,202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或将迎来系统性的增长机遇,技术、政策、需求的三重驱动可能会重塑中国机器人产业。
“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等领域,未来几年市场规模都会迎来重大突破。根据专业机构的预计,未来几年教育和医疗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30%。这是我们的市场需求。所以长期来看,2025年宏观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端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力。机器人行业是高端制造的基石,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预期。”田光远分析。
事实上,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不只是停留在“人形”,更多体现为芯片、传感器、软件、人工智能、通信、机械、材料等诸多前沿技术综合应用的集合。
这其中,也酝酿着更多投资机会,一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空间都比较大。核心零部件的攻克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化的先决条件,零部件的国产化将为人形机器人在性能、成本、可靠性、安全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田光远表示,机器人投资要关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双主线,需要把握这两个主线叠加的结构性机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人形机器人本体及下游终端应用等环节组成。对于供应链而言,机器人的逐渐量产将带动相关零部件市场的发展。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的价值不在于替代人类,而是创造新的生产力范式。向未来投票,期待机器人下一个十年的创新高速发展。
投你所想,知行同路。嘉实基金始终以客户利益为核心导向,深度践行金融服务使命,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浪潮。面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嘉实基金将携手投资者开启"产投研"深度联动模式,通过实地调研、产业共创等形式捕捉先导性赛道机遇,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以专业致初心,与时代共前行。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