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做不好KOC?因为被忽悠了
发布时间:2025-05-20 16:46 浏览量:1
去年至今,随着抖音千川店播红利进入尾声
素材竞争惨烈,ROI和利润双低,KOC生意又火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行业博主提倡商家做KOC业务,吸引了前赴后继的商家入局
本身对于这件事我是非常支持的,我自己也是提倡者之一
因为确实KOC是能够有效帮助中小商家解决素材同质化、优质素材产量难等问题的
但是由于很多博主本身非操盘手出身,对于KOC业务、KOC生态的理解和经验不全面
所以导致他们在公开宣讲的时候,只会讲这件事的好处和一些基础方法论
并不真正理解这件事的难点在哪里,以及风险因素也往往会被他们忽略掉
于是最近这几个月,我频繁遇到在KOC业务上遇到难题的老板、操盘手来找我咨询
我才意识到,有很多老板被忽悠了,并没有真正了解做好KOC业务需要什么前提条件,要避免什么陷阱
所以,今天我决定再详细聊一下KOC这个业务的本质方法论和避坑指南
不承诺这篇文章看完你就能做成业务,但一定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少亏钱
我将围绕四个模块展开
1、抖音KOC生态过去四年的发展史和规律
2、当下KOC生态的核心价值和业务类型
3、做KOC分销业务必备的核心要素
4、对KOC业务未来发展的判断
1、过去四年(21-25年),KOC生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
起始阶段:KOC作为一个分销渠道的萌芽,是源自于21年
爆发原因:当时抖音电商的战略目标是要一年之内,从一千亿的GMV增长为一万亿GMV的规模,因此需要快速拉新电商用户,这个时候单靠头部达人和商家,是万万不可能的,于是海量的KOC达人成了那个阶段平台最好的拉新增长抓手
渠道特点:21年由于平台的战略导向,海量的优质自然流量灌给了KOC达人,让KOC渠道迎来了快速爆发,KOC达人只要发挂车视频,就会有自然流成交,单条视频自然流成交十几万、上百万GMV很常见,这是KOC分销渠道的自然流时代
产品类型:从9.9-99-199-299的单价都能跑的动,产品的价格带很宽
视频类型:纯产品卖点讲解、产品展示类、价格机制促销类短视频为主
增长阶段:22年,KOC渠道从上半年开始,便放缓了增速
放缓原因:前一年的快速增长,导致KOC渠道挂车类短视频海量增长,这种硬广告类内容太多,会影响到平台原生的内容生态,因此平台开始有意识收缩挂车类短视频的数量规模
渠道特点:还是自然流为主,但是22年下半年,就已经有付费玩家出现了,付费的确定性更强,杠杆更大,自然流能卖几万的视频,上了随心推等付费杠杆,可以卖到数百万GMV
产品类型:从9.9-99-199的单价还能跑的动,超过200元的客单价,转化效率就降低极大
视频类型:从纯产品卖点、价格机制促销类短视频,进入有真人出镜+场景化口播内容阶段
付费阶段:23年,KOC渠道迎来付费时代,自然流萎缩
核心原因:这个阶段,平台核心的优质流量从短视频场景转移到千川直播场景,整个短视频渠道的交易GMV进入一个瓶颈阶段,达人之间开始争夺优质流量,最早开始付费的达人吃到红利,带动整个行业开始进入付费+自然流时代
渠道特点:自然流短视频不足一半,大批都是基础自然流+随心推和千川投放流量,KOC渠道进入降佣投放的主流时代,内容能力弱+无付费意识的KOC开始消亡
产品类型:从9.9-99的单价还能跑的动,超过100元的客单价,转化效率就降低极大
视频类型:内容越来越专业,专业KOC孵化机构大放异彩
抢量阶段:24年,自然流几乎消亡,KOC渠道全面付费化
核心原因:平台在23年开始推商品卡,以及24年的低价战略把抖音的电商人群增长翻了一倍,流量不够用了,自然流在下半年遭遇断崖式下滑几乎消亡
渠道特点:几乎95%以上都是付费流量,且投放的ROI越来越低(本质是同行之间竞争激烈,僧多肉少),部分商家亏钱抢量
产品类型:从9.9-49.9-69.9的单价还能跑的动,超过70元的客单价概率极低,且对产品的内容可视化卖点能力要求很高
视频类型:内卷出了高颜值、高身份、精致生活场景的优质KOC短视频达人
这基本是过去四年,整个KOC生态完整的演变史,整个生态经历了自然流时代和全面付费时代再到素材时代
整个渠道的定位从利润中心+种草中心+分销中心,演变成曝光中心、素材中心,几乎没有利润
产品形态从客单价到卖点的要求越来越高,视频素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当下阶段KOC生态的核心价值和业务类型
曝光阶段:25年,亏钱做曝光,花钱买素材
核心原因:经历过23年和24年,吃到过KOC渠道红利的头部商家,为了防止同行竞争,25年主动把前端短视频的投放控制在盈亏平衡线上无限放量,甚至有些类目是亏钱锁量状态,就是为了不给对手起盘机会,以及KOC开始成为店播素材来源
渠道特点:极少部分类目的少部分头部商家,能够单靠KOC渠道本身赚到钱,很多类目是不赚钱,靠商品卡回流赚钱
产品类型:从9.9-49.9的单价,超过50元跑动的概率极低,对产品可视化卖点要求更高,且毛利不低于50%
视频类型:开始有无带货框架的超级原生种草类视频出现
这就是当下KOC生态里大部分类目的主流竞争阶段,越是KOC业务发展快的类目,竞争越是激烈
当下KOC对于大部分商家而言,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利润渠道,最多是素材来源和曝光抓手
所以当下KOC生态逐步演变成四大主流玩法:种草玩法、素材玩法、曝光玩法
第一种是KOC种草玩法,最早24年出现在美妆类目
核心打法:用成熟的自然流内容框架或剧情类带货框架,让批量的KOC达人来复制拍摄,通过挂小蓝词、评论区链接等方式,不直接挂车,这样内容就不跑电商池,有机会跑内容池,再通过内容热推等形式,择优加热
打法本质:本质是用星图种草的逻辑,来降维打击,用KOC达人的低成本复制优质框架,降低不确定性,疯狂扩A3,有机会能够抢到很便宜的A3人群,并通过小蓝词搜索和品专的拦截,最终完成交易的闭环
总结:对于团队内容能力和种草能力的要求会比较高
第二种是KOC素材玩法,早在22年23年就有人玩了
核心打法:以前是水下交易的模式,直接买素材和授权,现在主流是通过星图招募的方式,批量低成本高效完成素材采买和授权,如果是把KOC当做店播千川的素材来源,那当下这个阶段,还是有蛮多红利和可能性,过去几个月我们线下课的学员和服务的客户中,有蛮多在这个业务抓手上拿到了结果
打法本质:对于缺少优质短视频编导团队的中小商家而言,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捷径,无非就是要测试外部KOC素材和内部团队自制素材的效率以及成本孰优孰劣
总结:这种打法相对门槛较低,适合绝大部分阶段和体量的商家
第三种是KOC曝光玩法,前端亏钱抢曝光,用商品卡或外溢流量赚钱
核心打法:对于竞争比较激烈的赛道,尤其是头部商家,防止同行竞争的手段,前端短视频的投放亏损10%-30%,靠商品卡回收利润
比如零食、母婴、美妆、大健康等类目很多头部商家都是这个竞争策略,如果一旦你的类目出现了这样的玩家,那最好的下场就是不要再跟着卷了,意义不大
3、做KOC分销必备的核心要素
前面几乎把KOC生态的发展规律和核心玩法讲完了
到这一环节,想必大家应该比较清楚,到底自己适合不适合,能不能把KOC业务做成了
如果把KOC业务作为分销渠道来看,就想要GMV,甚至还想要一点点利润,并非完全不可能
这个观点我在线下课的时候经常讲,一个能做成KOC业务的产品,最好要符合三大要素:
l客单价不超过50元,越高用户决策周期越长,转化效率越低
l毛利不低于50%,再低佣金和投放空间不够,抢不到量
l内容友好型产品,达人创作有空间,有复制的空间
l素材能力比较强,这是基础竞争力,能赋能达人
在最卷的类目里,这四个核心要素几乎缺一不可
在竞争比较早期的类目里,这四个要素基本要占据两到三个,如果低于两个竞争要素,基本上是没戏的
这是我过去几个月遇到的做KOC失败的老板,无一例外基本上是因为产品不太符合要求
因为KOC业务是纯粹的“品带人”的业务逻辑,爆品驱动达人,而不是达人驱动产品
爆品是最大的杠杆和前提,而不是达人本身,达人的素材能力是加分项
如果产品不对,定价、性价比、毛利空间、买点可视化条件不具备
达人也好,团队也好,下再大功夫基本上也是做不出来的
市面上这么多KOC分销机构,有几个能真正轻松靠KOC打品赚到钱的?
又有几个机构是你随便给他一个产品,他就能给你打爆的?
真正专业的人心知肚明,不专业的人只会忽悠你画大饼
4、对KOC业务未来发展的判断
首先KOC的素材化趋势不可逆
这个我之前就写过一篇文章讲过,不过多赘述
这对于大部分中小商家而言,都是一个当下还不错的增长抓手
放在更长的眼光来看,KOC素材化的定位也基本不太会有根本性变化了
其次,KOC会逐步成为大品牌的广告中心或新品测试渠道
KOC作为一个测试新产品的渠道,是非常好用的,低成本效率高,这个有待开发
以及当越来越多的大品牌下场之后,用KOC封锁短视频的曝光一定会是常规手段
大商家把它当做广告手段,几乎会是必然的结局
所以如果你的类目还没有竞争到这个阶段
那就趁早再吃点残存的红利吧
明年什么情况,指不定呢~
从 0 到 1 爆品冷启:抖音达人分销实战手册(附 3000 + 中腰部达人增长密码)
作者 | 木木 全域达人分销实战专家,扶尧营销创始人,卡思咨询合伙人,专注于为品牌商家提供一站式达人分销服务,原叮叮懒人菜的市场和分销负责人,曾完整经历了品牌0-10亿的发展阶段,创造了分销+自播实现单月2个多亿GMV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