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以“心”护老兵 以“情”促反哺
发布时间:2025-08-27 15:16 浏览量:1
新时代、新征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如何实现“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凉山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以扎实行动给出了答案。
凉山州历来有传承和发扬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全州紧扣时代要求、立足本地实际、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军地双方优势,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创新服务形式、完善规范运行机制,源源不断地向退役军人传递关怀与温暖,积极营造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激励广大退役军人投身家乡建设与发展,全州上下呈现出和谐奋进的新面貌。
永葆军人本色,奉献依旧在前线
“各就各位,出发!”8月22日中午,随着一声令下,早已在越西县越城镇西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待命的志愿者们迅速行动,奔赴城区周边河道,清理各类垃圾、疏导水流,保护城区安全。
此前,接到强降雨和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后,西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组织以退役军人为主力的志愿者队伍,全面开展河道清淤工作。
汛期期间,在越西县,志愿者24小时随时待命。交通疏导、河道清理已成为他们的常态化工作。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1994年12月退役。脱下军装后,我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治安巡逻,并运用在部队学到的技能继续发光发热。防汛期间,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社区有需要,我们都毫不犹豫冲在一线,下水疏通沟渠。军装虽脱,本色不变。只要家园需要,我们退伍军人永远坚守在第一线。”越西县越城镇西城社区网格员、退役军人服务站志愿者殷建华坚定地说。
据了解,越城镇西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自2019年6月10日挂牌成立以来,始终以“阵地筑堡垒、服务暖军心、活动聚合力”为宗旨,不断深化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在节日慰问、志愿服务和精准帮扶等方面积极探索特色路径。
先锋意识和责任担当,是西城社区4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共同初心和庄严承诺。回到家乡,他们依然冲锋在前,主动投身各类志愿活动:环境整治中,他们清理卫生死角,让社区焕新颜;政策宣讲时,他们走进楼栋广场,把惠民政策讲明白、送上门;防汛抗灾里,他们排查隐患点、筑牢安全防线,默默守护一方平安……
越西县越城镇西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志愿赋能”模式,以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正是全州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营造拥军氛围,激发反哺社会新动力
记者在美姑、布拖、宁南、西昌等县(市)走访了解到,凉山州持续弘扬爱国拥军传统,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当地实际、服务工作大局、发挥军地协作优势、健全组织体系,并以灵活方式为载体,完善更加规范的运行落实制度,将关爱和温暖接续传递,全面营造拥军崇军的社会氛围,极大激发了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各地涌现出和谐向上、共建共享的新气象。
组织参与防汛、消防演练、红色宣讲、矛盾调解等多样化志愿服务,全面激发退役军人“反哺社会、服务人民”的积极性,引导退役军人变身成为“服务者”,这也正是凉山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持续推动的重要工作。
美姑县牛牛坝镇党委书记许斌说:“我们设立牛牛坝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就是要让退役军人有自己的‘家’,有困难可以找我们帮忙。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能为大家服务感到非常荣幸。全镇目前有90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其中重点优抚人员32名,我们实行‘点对点’帮扶关怀。‘八一’建军节等节日还会组织座谈会,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共同为牛牛坝镇的发展添砖加瓦。”
自2019年5月29日凉山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以来,全州坚持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中心,全力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州目前已建立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及企业(商会)服务站共800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五有”全覆盖的服务体系,真正打通了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2019年至今,全州已完成6万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建档立卡工作,并为5万余人办理了优待证申领手续。
令人欣喜的是,凉山州已成功完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其中6个服务中心(站)获评“全省百家优秀服务中心(站)”,15人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1人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1人获评“全国百名优秀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此外,争取到州级财政100万元建设补助经费,用于全州60个100—299人规模的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示范创建与升级改造。
截至目前,全州17县(市)全面完成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室及数字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17县(市)烈士纪念设施提升项目陆续竣工。今年以来,各地以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十件事”为抓手,积极开展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悬挂光荣牌、欢送新兵、迎接老兵返乡、常态化走访慰问、政策宣传解读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便民高效的服务,真正实现“让对象少跑路、办事快捷高效”。
一项项暖心举措落地生根,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也在奉献社会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逐步形成“社会关爱老兵、老兵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为全州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李春 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