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张埙《趵突泉》赏析: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
发布时间:2025-08-26 19:13 浏览量:1
侯林 侯环
山东 “南丰二堂之记,子昂濯缨之篇”,济南历代诗文,乃济南最为宝贵的文化珍藏。它是名人雅士对于济南山川、风物、人文的审美观照,有着他们独特的生存感悟与超越之思;它蕴含着济南真实可信、生动鲜活的历史记忆,更是美如珠玑、灿若云霞的美篇佳作。惜乎,由于年深日久、阅读障碍等诸多原因,这些作品中的大多数依然未能很好地利用之,有的甚至埋藏在历史深处,不为读者所知。基于此,《风香历下》自即日起,特开设《济南美文一百篇赏析》与《济南名诗二百首赏析》专栏,从数以万计的诗文中加以遴选,旨在通过审美的艺术欣赏的方式,让古代诗文辉耀当今,发挥其建设文化泉城的价值与作用。
诗作:
张埙
山头之瀑通山腰,自上下下山中漂。
此泉平地下而上,其势以逆神理超。
雷声雨声若鼎立,水气云气当窗骄。
江海尚传潮有信,尔莽泛滥无昏朝。
名泉四百七十八,尔为鼻祖能迢遙。
旱干力得尔之济,淫涝祸岂尔所招。
煮茶风炉处处火,湔裙水阁家家桥。
落花被流入门户,细石相啮生笙箫。
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
我來适逅白鹄二,亦浴亦舞嬉而跳。
午时地肺珠槃动,秋日天心银叶搖。
要借淋漓露光怪,何免瞀眩增烦嚣。
人间忙不如闲好,古井无波万虑消。
(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竹叶庵文集》卷二十)
书影:张埙《趵突泉》
作者简介:
张埙(1731——1789),字商言、商贤,号瘦铜、吟乡。江苏吴县人。据《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清乾隆十年,张埙十余岁时即帮助《七十二峰足征集》校字。三十年成举人,官内阁中书、景山学宫教习。三十五年入粤并至赣,三十七年西游长安,三十八年入四库馆任编校。著有《竹叶庵文集三十二卷》。
注释;
神理:神灵之道。后衍生出精神理致、灵魂等释义。
尔:你。此指趵突泉。
湔裙:古代流行的岁时民俗,核心仪式为女子在正月水边洗涤衣裙并酹酒祭祀,旨在祛除晦气、祈求平安。“湔”意为洗涤,“裙”指下裳,合称即“洗衣避灾”的仪式行为。
士女:青年男女,有时指未婚的青年男女。亦泛指人民、百姓。亦作仕女,旧指贵族妇女。
珠槃:珠饰的盘。古代诸侯盟誓时所用器具。亦指盟文或定盟。
光怪:本义指因光线异常呈现的奇幻视觉效果,形容事物神奇怪异、错杂斑斓。
瞀眩:眼花头晕,精神迷糊。
书影:张埙《竹叶庵文集原序》
赏析:
当年,有不少江南诗人来到济南,反而被济南的水乡风貌深深打动。尤其在秋日济南泉水的盛水季节更是如此。乾隆年间,来自江南苏州的诗人张埙即其中之一。
张埙诗才横厉,与蒋士铨齐名。四十一年曾游热河等地。与翁方纲、赵翼等友善,曾在京师结都门诗社。精于鉴赏。考证金石书画俱详。
下面我们读诗。
山头之瀑通山腰,自上下下山中漂。
此泉平地下而上,其势以逆神理超。
诗人先从山头的瀑布写起,瀑布自山头而至山腰,自上而下地倾泻、流淌,自上而下,这是水流的常态。由此,诗人引出与此截然相反的趵突泉,它由平地涌出,由下而上,喷高数尺,势不可挡,这逆反的气势应该就是“神理”的超越吧。
雷声雨声若鼎立,水气云气当窗骄。
江海尚传潮有信,尔莽泛滥无昏朝。
诗人继续描绘趵突泉独特的形态与气势,声若半空之雷,水若大雨倾洒,泉若三国鼎立。而趵突泉的水气云气形成的烟雨胜境,朦胧别致最富诗意,隔窗观赏,更是骄人眼目。江海的来潮是有时间信用的(唐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然而趵突泉则无分时刻,终年累月早晚不停地喷涌,何其盛哉!
名泉四百七十八,尔为鼻祖能迢遙。
旱干力得尔之济,淫涝祸岂尔所招。
济南有数百名泉,而追根溯源,趵突泉独称历史悠久的老大。农田旱了,得到它的灌溉、滋养,涝了,也不是它所招致的灾祸。
煮茶风炉处处火,湔裙水阁家家桥。
落花被流入门户,细石相啮生笙箫。
有了趵突泉,济南呈现一派江南的气象。人们以泉水瀹茗,济南到处都是煮茶的风炉,更有美丽的水阁与多处的桥梁,泉溪上多的是湔裙洗涮、“对镜梳妆”的妇女。
落花被流入门户,细石相啮生笙箫。
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
老百姓的家门口便是泉溪,有的直接流入庭院之中,落花随着流水漂流进入他们的门户。而泉水与细石相激荡,发出如同笙箫的音乐般的美声。济南城的男男女女,无分贵贱,全部生活、娱乐在这一水之上(趵突泉流为泺水),这可是别的郡城所没有最美“风光”啊!
上世纪三十年代济南南护城河的浣女
我來适逅白鹄二,亦浴亦舞嬉而跳。
午时地肺珠槃动,秋日天心银叶搖。
诗人说:我来到趵突泉上,刚好邂逅两只美丽的白鹄,他们在水中沐浴、舞蹈、嬉闹、跳跃,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欢乐图景,由此可见趵突泉当时的环保水平实在不低。中午时分,趵突泉来自地下的泉水上腾,犹如优雅的珠盘翻动,而秋夜则有天心圆月伴着银叶(树)的摇曳多姿,尤为迷人。
要借淋漓露光怪,何免瞀眩增烦嚣。
人间忙不如闲好,古井无波万虑消。
诗人说,趵突泉要借助淋漓的泉水来展示它的奇异怪伟、与众不同的状貌与价值,然而却不能避免没有眼光且昏聩的人们增加他们的烦恼。活在人间,忙碌不如闲适好,如果能像一口古井那样没有波涛(谓去除名利之心),内心恬静,那就各种烦恼与担忧都不复存在了。
赏析:
徐世昌《晚晴簃诗话》中有一段评价张埙诗歌的文字,颇有意味:
“瘦铜与翁覃溪、孔葓谷游,喜考订金石书画。诗才秀健,后乃出入山谷、后山,每作盘空硬语。王兰泉……称为工丽,而病其时有打油钉铰之习。洪北江亦谓其诗如广筵招客,间杂屠粘。各有爱憎,正可得失互证也。”
读张埙《趵突泉》,给人的突出感觉是诗人本色,他特能放得开,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本诗对于写作的启示有四:
其一,以反取正
比如“江海尚传潮有信,尔莽泛滥无昏朝”,与“潮有信”相比,“泛滥无昏朝”本为贬义,但在这里却变成表达趵突泉水势浩大的褒义了。而“此泉平地下而上,其势以逆神理超”句,亦正为趵突泉作为天下第一泉的不同寻常的特征所在,由此可以看到,诗人的思维活跃到很高的程度。
其二,景物全带人之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如“水气云气当窗骄”,下一“骄”字,水气云气似有人性。此作诗之诀窍在焉!
其三,以寻常事、家常话入诗,韵味无穷
如“我來适逅白鹄二,亦浴亦舞嬉而跳”,又如“落花被流入门户,细石相啮生笙箫”,等句,亲切无比,且平白、轻快,似乎脱口而出,这反而写出了趵突泉的优雅风貌。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趵突泉
其四,诗作的最大特点,在于诗人善于抓取济南泉水的典型事物与特征,并且予以出神入化的描绘
比如“煮茶风炉处处火,湔裙水阁家家桥”,将济南的水乡风貌生动展示出来。而最为出彩的金句则是“一城士女在一水,它郡无此风光饶”,在济南,一个最为鲜明的特征是:人与泉水是生活在一起的,济南人与泉水世代相依,同生共存,泉水,甚至早已成为了济南人的家庭成员。美丽景致,靠的是人间烟火气,二者缺一不可,犹如苏州古城一般,所以聪明的苏州诗人立即感悟到:这才是一个城市最为动人的“风光”,而其他郡城,可都没有这么丰饶的泉水风景呀!
惜乎今之济南此种景致损伤巨大。我们当努力恢复之、打造之。
这也是本诗给我们所有济南人最大的启示!
由此诗可见,诗人充满着探索性和创新精神,而背以“打油钉铰”“广筵招客”之铁锅,其实,有如此好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打油又有何不可!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