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渊视点:卢秀燕退出,三人争夺国民党主席,谁能选上?谁靠谱?

发布时间:2025-08-27 04:24  浏览量:1

民进党在“大罢免”大失败后开始新一轮人事调整,包括“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都面临被撤换,赖清德妄图以这种大换血的方式来延续自己上台后内外交困的局面。

而国民党一方也同样携“大罢免”完胜之势开始新一轮人事布局,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一是确立2028年与赖清德争“大位”的人选;一是即将开始的国民党党主席选举。

那么国民党这种最新的人事布局会对未来岛内及两岸带来新的,甚至积极的变化吗?

几位候选人又有何关于两岸关系的最新论述?

先说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背景。

首先是朱立伦。

虽然本次民进党组织的“大罢免”最终功亏一篑,但民进党能将多达32名国民党“民代”拉到最终的罢免投票,且自己并没有1席“民代”被国民党成功送过投票门槛,不能不说是国民党的组织不力。

如果不是赖清德后来一系列操作上头,及美国关税影响,国民党毫无意外将会有数名“民代”被罢免。

而朱立伦要负最大的责任。

所以,朱立伦只好主动提出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

在朱立伦宣布不再担任国民党主席一职后,他极度推荐目前的台中市长卢秀燕接任。

以卢秀燕的资历与目前的咖位,如果她同意这一提议,则不会有其它人会对她形成有效的威胁,国民党主席非其莫属,但卢坚决不同意接手国民党主席一职。

按照卢秀燕的说法那是冠冕堂皇又义正言辞,卢称,“在艰困的时刻,妈妈会留在家里(台中),这是我的承诺会说到做到。”

事实呢?

真正的原因是卢秀燕目前已经成为国民党的大佬,她将参加2028年的“大位”之争,而如果选择接手国民党主席将会直面与民进党的贴脸斗争,若气场被提前消耗,不利于她养精蓄锐2028年登顶大位。

所以,国民党人都是虚伪及极善于算计的。

那么,当卢秀燕这个最有实力的人选退出,一些人的感觉是“机会”来了。

目前为止,正式表态参加新一届国民党主席竞选的共有三人,分别是:国民党前“民代”郑丽文、“孙文学校”校长张亚中及现任“民代”罗智强。

张亚中完全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近年来,但凡国民党选主席他几乎是场场不落。

张亚中的两岸论述是所谓的两岸“大屋顶理论”,但这个论述的核心仍是建立在一个中国之下的两个分开的个体。

显然,这就是一个经过遮掩设计的“华独”思想。

那么第二位提出要参选的是国民党前“民代”郑丽文。

郑丽文战力彪悍,是国民党内与徐巧芯风格类似的能打痛民进党的实力战将,当年与顽固“台独”分子苏贞昌在“立法机构”指着鼻子互骂的场面成为经典。

郑丽文原属民进党,后因看不惯民进党的虚伪、贪婪转加入国民党。

其根本的重点是落在斗争民进党,而对于两岸议题没有太鲜明的主张。

但在近日接受由蓝转绿的主持人黄光琴的挖坑式提问时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勇敢且大方地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态度是很多国民党人所不敢轻易表露的。

但由于其在讲究关系资历的国民党内部根基尚浅,所以基本不可能成为党主席,其参选的唯一意义是在竞选过程中能多讲出一些有利两岸关系的积极的论述,影响一下国民党内部的投机分子。

最后一位罗智强是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任国民党主席的人选。

罗智强属于国民党的中生代,曾经是马英九的得力门生,长时间任台北市议员,2023年以国民党最高票当选台北大安区“民代”。

本人风格强硬,是国民党一级战将。

罗智强这个人本号有过简单接触,感觉本人够勤奋,思维敏捷,他支持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但严格讲还不算是一个统派。

比如,他在这次接受王浅秋的节目专访时的表态是非常没有格局的。

罗智强谈自己参选的原因是想把卢秀燕当“共主”,而他想做“扶龙王”。

他希望组建国民党的“战斗部队”来对民进党必然对卢秀燕的攻击当挡箭牌。

这一番话下来当然会得到卢秀燕的支持了。

在谈到两岸关系时,罗则较几年前有较大的退步。

罗称,要“和陆”,要和中国大陆和平交往。

但说着说着就下道了,罗称:两岸和平必须有个前提,要“不卑不亢”,要对大陆的“进逼、威胁、打压”进行抗议。

罗智强还妄言,“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词汇。

感觉上这个罗智强近年来立场已经发生了消极的变化,或与其有更大的政治野心有关。

以上三人盘点下来,说实话都不必抱有什么希望,他们仍然活在自己的臆想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完全不知现在两岸及世界是何情势,无非是三只鸭子熬汤一只鸭子味。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