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智能机器人“天团”闪耀佛山,政策力挺单项奖补高达5000万

发布时间:2025-08-28 09:26  浏览量:1

在佛山,一场由广东科技企业引领的机器人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未来的制造车间,已被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协作机器人以超乎想象的精度,完成精密元件的装配;四足“机器牛”在复杂的丘陵梯田间稳健行走,自主执行巡检和采摘任务;而在机器人内部,一体化关节模组让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灵活可靠,这一切都得益于广东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上的深厚积累。

8月2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佛山专场)暨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佛山举行,紫东太初、库卡机器人、华数机器人等多家企业纷纷亮相,发布了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技术,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智能焊接机器人、传感器及仿生关节模组等,展现了广东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中国,每四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来自广东,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广东在机器人产业上的领先地位。从广州、深圳的算法研发,到佛山、东莞的制造应用,广东已经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集群生态。佛山,这座以家电、陶瓷闻名的城市,正逐渐成为这场机器人变革的重要试验场。

活动现场,中科紫东太初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吸引了众多目光。该公司打造的“具身智能训练与验证场”,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功能验证的全链路闭环,为本土厂商补全了关键能力。库卡机器人推出的“iico易可”协作机器人,以轻量化模块关节设计,实现了极高的重复定位精度,适用于对精细操作要求极高的工业环境。华数机器人与三乔焊机联合推出的智能焊接机器人,通过3D视觉扫描和AI大模型,实现了免示教编程和高精度监测。

若铂机器人的四足“机器牛”同样引人注目。这款机器人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了复杂地形的实时解析与自主导航,为农业自动化提供了一种高适应性解决方案。有研广东院发布的六维力传感器和天太机器人推出的仿生智能关节模组,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佛山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自2013年起,佛山就已前瞻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机器人产业集聚。如今,从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到系统集成,佛山已经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24年,佛山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已占全国7%,同比增长高达43.5%,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然而,佛山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杰表示,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高级形态,是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佛山不仅要巩固制造与集成优势,还要全力攻坚智能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技术,才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保持优势。

为此,佛山正在加大政策布局。活动当天,佛山正式印发了《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了八个方面的“真金白银”支持,覆盖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应用、企业培育等多个方面。同时,佛山还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汇聚了80多家成员单位,包括人工智能企业、机器人公司、家电家居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旨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佛山正以系统思维、全线布局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探索一条基于制造、赋能制造、超越制造的产业进化之路。这场由广东科技企业引领的机器人革命,不仅为佛山的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传统工业城市面向未来突围提供了有益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