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阅读筑基,AI赋能,探索教师成长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8-28 09:32 浏览量:1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艺术。在智能时代,教师更需深扎阅读土壤、舒展AI的枝桠,才能摇曳出更美的教育风景。
2025年8月26日下午,在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暑期培训中,副校长郑云平以“阅读筑基·AI赋能”为主题,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关于专业成长的深度分享,为新学期教育教学注入新思考。
重塑阅读: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让阅读焕发新生
郑云平直面教师阅读困境,指出真正有效的阅读在于对知识的吸收与运用,而非简单积累——就像一位教育探险家,手持“问题”这张地图,穿越文字丛林,采集最需要的智慧果实。她强调,教师应当追求经典的度而非阅读的数量,让知识融入血脉,最终化作课堂上的一抹亮色、与学生对话时的一份从容,而非陷入“泛览”的虚荣。
拥抱AI:从工具使用到思维升级,做“智慧导航者”
当AI如潮水般涌入教育领域,教师角色也在悄然转变。郑云平指出,教育的核心始终是培养会思考的人,AI时代不是削弱而是强化了深度学习的价值,教师需要从工具使用者转变为思维驾驭者、学习的“智慧导航者”。
她特别强调,AI可以为我们生成一百个教案、提供一千种方法,但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是教师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把握教学方向的专业直觉,以及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情感温度与教育情怀。她分享了“连续五层追问法”,通过层层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帮助教师提出高质量问题,正是在AI浪潮中守住教育本质的关键,真正实现与AI的协同共进。
为让老师们更直观理解AI如何赋能教学,她结合视频分享了AI制作教学课件的具体路径:借助豆包、扣子空间等工具,既能快速完成教案撰写与PPT制作,提升备课效率;又能通过生成吸睛配图、动态视频、知识可视化内容及互动答题游戏,让课件更具吸引力,助力学生高效吸收知识。这些实践正是AI工具服务教学、释放教师精力的生动体现。
共创未来:构建个人成长新生态,在双轨融合中平衡前行
最好的教育成长,既需要深度阅读带来的思想厚度,也需要AI工具提供的方法广度。郑云平与教师们分享了书中的教师成长公式:未来学习者=(目标+认知+责任)×技术工具。这一公式清晰地勾勒出AI时代的专业发展路径,强调技术赋能下的指数级成长,也揭示了双轨融合的真谛:通过阅读积淀教育智慧,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借助AI拓展教学可能,优化教学设计;最终回归育人本质,在人与技术的和谐中共创教育价值。
她鼓励每位教师借鉴这一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学习机器”,通过标准化流程与技术工具的有机结合,实现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找到最美的教育支点。
当天的分享,为花洲实验小学全体教师指明了新时代的专业发展方向。学校将继续深化阅读与AI的融合创新,让教师既能保有传统教育者的匠心与情怀,又拥抱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变革,以更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更扎实的专业实践,在生命相互滋养的教育之路上,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文字:孙会苹 刘兴楠 图片:崔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