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可能影响寿命!再三提醒:过了65岁,睡觉“三不要”得牢记!

发布时间:2025-08-28 21:02  浏览量:1

65岁以后,很多人会觉得“睡觉”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事:不是早醒,就是多梦,或者一觉醒来反而更累。可另一些人却觉得自己睡得太多,白天也总困倦。

问题是,睡觉这件事从来不是“越多越好”或“自然就行”,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质量与寿命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得更紧密。

有人以为,年纪越大越该多睡补身体;也有人听说“老年人本来就睡不多”,于是半夜醒来也不当回事。

但睡眠紊乱不是老了的“正常现象”,而是健康在悄悄报警长期睡眠质量差、作息混乱、睡眠时间不当,都会增加慢病风险,甚至影响寿命

2022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项对超过1万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超过9小时或少于6小时的老年人,死亡风险都有明显升高。换句话说,睡得太少或太多都不是好事,“怎么睡”远比“睡多久”更关键。

许多老年人养成了白天打盹、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的习惯,本以为是“退休后的自由”,却不知这恰恰破坏了身体的昼夜节律。

人体的褪黑素分泌、体温调节、激素代谢,都依赖稳定的作息支持,随意打破节律,就像一个钟表越调越乱,最后连时间都走不准。

第一不要,是“白天睡太多”。退休后,有的人上午小睡、午饭后再睡、傍晚看电视也睡,晚上自然难以入眠,久而久之形成“日夜颠倒”的状态。

白天频繁打盹不仅打乱生物钟,还可能掩盖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表现。尤其是那种“坐着就能睡着”的老年人,更应警惕是否存在慢性缺氧、睡眠呼吸暂停等隐患。

第二不要,是“晚上睡太早”。不少老年人习惯晚饭后6点多就上床,9点前就入睡,结果凌晨三四点就自然醒,再也睡不着。

这种“提前入睡”的节律,看似有规律,实则会造成睡眠段缩短、清晨醒来疲惫。真正的高质量睡眠不只是“睡着了”,而是能否在合适的时间进入深睡期。过早入睡等于提前打乱了这个节拍,越睡越浅,越睡越累。

第三不要,是“靠药催眠”。很多老年人会自行服用安眠药,习惯性依赖,甚至把它当成和饭后一杯水一样的“日常操作”。

长期服药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可能损伤记忆、增加跌倒风险尤其在夜间起夜时,服药后的意识模糊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其实,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很少是“单纯失眠”,很多时候是身体某个系统出现功能波动的信号。比如,频繁夜尿可能和前列腺、膀胱功能有关;

凌晨容易惊醒,可能和血糖波动或焦虑情绪有关。睡眠是结果,而非独立事件,一味“治睡眠”,反而忽略了根源。

再进一步说,睡眠反映的是身体的“整体运作”。一个人如果白天活动量不足、饮食时间混乱、社交减少,那么到了晚上,自然就不会有“很累很困”的生理驱动力。就像一台白天没怎么启动的发动机,晚上也不会自然熄火

所以,想真正睡得好,关键是白天的“醒”要醒得健康、醒得有节奏。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以为“晚上不睡好”是单独的问题,其实从早上睁眼那一刻起,睡眠质量就已经被悄悄“预定”了。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让白天有“起点”和“终点”。哪怕退休在家,也可以设定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吃饭、出门走动,模拟“有任务”的生活节奏,给大脑和身体一个明确的“昼夜线索”,才能在晚上顺利进入睡眠状态。

同时,别小看光的作用自然光是调节生物钟最强大的信号,每天早晨晒15分钟太阳,可以帮助身体重新校准“白天开始了”。

相反,如果整天待在昏暗的室内,身体会误以为“还没天亮”,褪黑素分泌紊乱,到了晚上自然难以入睡。

当然,65岁以后,睡眠结构本就会发生变化,深睡期减少、入睡时间推迟,这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不必焦虑。但老化并不等于无能为力。就像一辆旧车仍然可以跑得稳,只要保养得当,睡眠也能在规律中找回平衡。

有时候,我们对睡觉的态度太随意,觉得“反正睡得着就好”“反正老了就这样”。但健康从来不靠“顺其自然”,而靠“用心管理”。睡眠,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却最不可妥协的事情

比起“熬夜伤身”这种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老年人的睡眠挑战更隐蔽、更复杂。许多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在一次次“没当回事”的入睡中,悄悄积累。

调整睡眠,从来不是为了追求“完美作息”,而是为了不给身体添乱,不让代谢、免疫、记忆这些系统因节律失调而慢慢磨损。好的睡眠不止是“睡够”,而是“睡对时间、睡对方式”

所以,65岁以后,别再把“想睡就睡、困了就躺”当成自由。自由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干什么。别让睡眠成为你健康的盲区,也别等问题积累成病,才想起要改变。

愿我们都能在恰当的时间沉沉睡去,在清晨醒来时,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的轻盈,而不是疲惫和混乱。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刘倩,王丽梅,李晓彤,等. 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全因死亡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7): 1025-1030.
[2]张婷婷,李春燕,王梦雪,等. 睡眠质量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10): 2550-2554.
[3]王彦,刘志宏,赵娜娜,等. 高龄人群昼夜节律紊乱与慢性病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 2024, 40(4): 32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