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招式”破局突围!佛山走出智能机器人产业特色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9 14:57  浏览量:1

日前,位于佛山顺德的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签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万台订单。上半年,佛山落地了赛威传动、奥视技术、奥比中光、中大力德、海创大族、埃斯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还新引入科大讯飞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联通省级数据标注中心等前沿项目。

8月26日,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智能机器人重大项目接踵而至并非偶然,这一趋势的背后离不开佛山坚实的制造业根基、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今年以来,佛山出台《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及《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重点实施《行动方案》中的“六大行动”,探索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融合发展,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有力支撑。

“六大行动”响应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总体要求,规划出一条独具佛山特色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之路。

战略布局:制造“内功”瞄定方向

战略定位决定产业发展高度。面对科技竞速,佛山的选择源于对自身产业基础的深刻认知。

近年来,佛山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75%以上规上企业实施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累了海量的制造数据和产品数据,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佛山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覆盖31个制造业大类,形成了庞大的应用场景资源池。2024年,佛山工业机器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同比增长43.5%,处在国内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

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佛山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六大行动”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具身机器人,构建B端与C端并举、传统与新兴协同的产品体系。

同时,佛山基于坚实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及转型需要,选择以“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为重点,支持库卡、大族、非夕等企业突破柔性力控等核心底层技术,支持汇博、隆深等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开发先进适用、易于推广的细分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并以“人工智能和家电产品融合创新”为突破口,提出“家电智能化、智能家电机器人化、服务机器人家电化”的发展路径,展现出清晰的差异化发展思维。

六大招式:组合“重拳”精准出击

“六大行动”目标直指建设大湾区智能机器人育成创新应用中心,内容涵盖产品创新加速、关键零部件攻坚、产业规模跃升、人工智能强基、应用场景拓展、产业生态共建。

招式一 加速产品创新

以“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人工智能和家电产品融合创新”为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佛山有着扎实的基础。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区,国内每16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佛山造”。其次,佛山拥有全球领先的家电产业链,但传统家电正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引入AI技术将有利于打破产品孤岛,形成统一的“家居智能体”。将家电智能化作为核心发力点,是佛山产业升级的最高效路径之一。

招式二 攻坚核心零部件

佛山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3000多家,已形成“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完整产业链布局,主要瓶颈在于高端创新与研发资源的缺乏,部分环节依赖国外。为此,佛山计划投入不少于5亿元攻克关键技术,组织“揭榜挂帅”,单个项目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这正是佛山攻坚“卡脖子”难题、助力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自主可控的切实行动。

招式三 聚焦产业规模跃升

优质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缺乏领军主体的产业,壮大与升级便无从谈起。因此,佛山聚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构建以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的梯次培育体系。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200万元支持。建立“一企一档”机制,提供靠前、贴近的精准服务。

招式四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佛山依托海量工业应用场景与长期沉淀的工业数据,重点“训练”制造业小模型与行业模型,对企业自主研发、公开发布的垂类模型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打造更适配产业实际的技术解决方案。支持基于大模型开发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模型、场景模型以及端侧模型;支持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建设工业垂直领域模型算法超市,探索“开箱即用”,降低中小企业应用门槛。

招式五 拓展应用场景

佛山拥有广阔的“试验田”,海量完成改造的数字化生产线亟待智能化升级,为“智能机器人+工厂”提供了从示范产线到示范车间的全链条应用空间。基于此,佛山一方面建立应用场景征集发布机制,系统梳理产业发展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常态化服务供需对接,推动结对攻关与首试首用。这种“按需匹配、双向赋能”的模式,打通了智能机器人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招式六 构建产业生态

从算力供给“硬支撑”到数据要素流通“厚底盘”,从人才引育“核心力”到专项研发基金“活水源”,再到质量标准“安全阀”,佛山打造产业生态“闭环支撑”,既解决企业当下发展痛点,又为长远布局奠定根基,真正让智能机器人产业在佛山拥有了“生长沃土”。

这六大招式环环相扣、点面结合,形成从技术攻关、企业培育、场景创新到生态建设的系统性布局,全面推动佛山智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

生态聚力:政企同心未来可期

目前,佛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迈入发展快车道,展现出蓬勃生机。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发出首款国产高端动态力传感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力传感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突破;中国科学院紫东太初在佛山发布了首个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库卡全新协作机器人“iico易可”实现±0.03毫米超高重复定位精度;华数机器人发布智能焊接机器人,有效解决传统焊接中编程繁琐、参数依赖经验等痛点。此外,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及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挂牌运作。

企业有干劲,社会有氛围,佛山政企携手正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不少企业表示,政策“精准到位、真心实意”,既瞄准产业实际,也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增强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应用的信心。

随着“六大招式”的持续发力,佛山不仅将加速本地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更将培育出智能机器人这一新的支柱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与此同时,佛山所形成的差异化路径与特色实践,也将为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贡献可供借鉴的“佛山经验”——构建一个能让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完整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