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爱情失败率这么高?

发布时间:2025-08-29 19:49  浏览量:2

“在道德的领域里,

跌倒并不排除飞翔的能力。

要上升,自然先要有下降。

庸人才在似是而非的障碍面前低头,

强者才不会受到这样的拘束。”

(维克多.雨果)

恰逢七夕,刚好写点关于爱情的影评,hhhhh.......

这年头,经济越来越发达了,社会越来越进步了,但似乎男男女女寻找伴侣却越来越难是个社会常态了.......所以,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结婚率现在越来越低了,似乎神州也有一样的趋势......但其实这真的还不是我们独有的现象,在大洋对岸情况也一样........

既然有问题,大家都想要找原因,于是各种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社会制度、生活压力、甚至子女教育问题都被问责了一遍......

大家最常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寻找伴侣,究竟是应该遵从物质主义,还是浪漫主义?

这部《物质主义者》,就是以大洋彼岸的最发达城市纽约为背景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故事。

3位主演都挑的相当不错,很具各自角色的阶层代表性。当然更有意思的,这三位,都是漫威超英的演员,所以是美队(或者霹雳火更合适)和神奇先生在争夺蜘蛛夫人的青睐了,hhhhhhh......

虽然故事当然有倾向性,并且可想而知,总是情感战胜了物质。但说句实话,R君自己觉得这种事情其实既没有普遍性,也没有对错.......

因为.......

一方面爱情本身是个很奇特的东西,某种意义上,是没有任何年龄或者条件限制的纯粹情感,具备非理性的特征。所以,喜欢,甚至爱上某个人真的不需要什么理性的理由。(要承认,周星驰的《大话西游》2部作品里的爱情观对不少人影响很大,R君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一对情侣,非要经过很理性判断和思考,或者加上很多外在条件才能在一起,某种意义上,他们之间基本不能说是爱情,只能说是选择和组合。

同时,爱情也是一个不受很多其他要素限制的情感,比如年龄。看着《廊桥遗梦》里60多岁的爷爷奶奶辈滋生着甚至婚姻以外的情感,你不得不承认,爱情真的永远是人类世界里最美好和诱人的情感之一.......

另外一方面,爱情也是个体差异非常大,选择性非常主观的情感,有时候甚至毫无可追溯的理由......比如,某些人的相爱可能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比如家境条件差距巨大,教育程度不在一个层次,甚至个性也迥然有别,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理由,就是彼此看对了眼.......

其实R君倒一直秉持一种观点,就是爱情,基本上是上天注定的缘分。遇见、有感觉、喜欢、走到一起,不管最终是不是有所谓法律的关系建立,其中都是太多太多偶然甚至小概率的事件多重碰撞的结果........

要从数学概率上去说的话,2个人相识、相知,甚至有很多情侣兜兜转转才找到对方,很多经历都是很神奇的安排,几乎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有这样深入的情感世界交流。除了玄学,有时候还真的难以解释......

但必须承认的是,正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让现代人类即使在这样的情感选择中也被加上了太多的影响和干扰,比如:

- 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需要会占据你的时间和思想,让你没有办法去体验和感受一些纯粹的爱情过程;

- 而更多的交通和通讯便利又会增加人的社交便利,让人接触过多的选择机会,以至于让人有一种错觉,觉得找到自己想要的真爱是一件终归会通过大量选择筛选得到的事情,以至于造成了大量的人为拖延,甚至失去耐心,或者自我破坏了一些能通过合理的交往来转化的机会;

- 接触的社会其他人员要素也越来越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一些价值观思维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导致自己的感知和选择甚至很难做到纯粹;比如,闺蜜和朋友、部分家人的观点会很大影响到自己的各种选择偏好.......

- 最后,则是许多非情感的社会生存属性,比如职业、收入、家境背景、教育等等,会相当深刻的影响着每个人本应不那么理性的选择和判断......

这些干扰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大多数人已经不可能的以纯粹的爱情和感觉作为选择伴侣的指南针,甚至会破坏有些原来本应该是修成正果的情感。

这也是为啥过去老一辈的爱情会显得如此简单而稳定,甚至单纯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比如:《探清水河》这样的民谣故事,甚至《罗密欧和朱丽叶》、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样的故事,都是很纯粹的情爱传说,男女主角只需要爱情,为了相守甚至可以牺牲生命.......

记得裴多菲的著名诗歌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在那个时代,应该真是如此美好......

之所以过去的爱情如此美好、纯粹和坚韧,主要因为主角们受到的外界影响比较少......

但终究人类社会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所以,在这个社会阶段的爱情和伴侣选择,终究还得接受在这么多变化和影响下去做出决策.......

回过头来,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决策的过程和故事。

当然,故事的结局本身反映了编剧和原作者的偏好、价值观和态度,这从来就不是一个客观的结果。 所以,R君也没有必要去评判这个故事本身的优劣,但对于这一次选择的过程中,却可以剖析一些其中的问题,以抛砖引玉,也许能帮助现在正在选择困境中的男女们有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R君向来不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或智商就是能让人成就人生的最核心因素。 这可能是个充分条件,但绝对不属于必要条件。

很多很聪明的人,其实一直混的并不好。 或者也有不少聪明的人,在某一些阶段能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也都沦落为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更惨的都比比皆是。

这里面最大的差别,其实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格局和本性中的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善良、坦诚。

实际上,有时候思想简单一些,单纯一些,甚至傻一些,反而容易做成事情。 不然怎么有“吃亏是福”这样的祖宗格言呢?

感情世界也是一样.......

Lucy身为相亲中介,她自我评价也是太过理性和追求物质的。所以在她的选择清单里,对面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画满条件的物体,包括年龄、身高、脾性、爱好、家境、收入、教育等等......所以她一方面很感性,会觉得爱是个容易的东西,但是一方面又因为社会和职业的影响,很理性,所以觉得约会(选择伴侣)是很难的,因为需要考察和评估这些要素........

而我们的Harry大叔,其实也有点这个问题。但他是受困于另外一种情况,因为他虽然家境好,但是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境和职业(投资),所以他也总是喜欢以理性分析对方的条件为基础,没有办法去很纯粹的去爱。 甚至其实骨子里他也挺自卑,因为做了增高手术,还害怕被人发现.........所以他认为,爱是一个很难的东西,约会(相处)反而是个容易的东西,花费时间、安排场所、顺着对方就可以......

所以,其实Lucy和他本身没有什么不匹配的。但即使他们都可以亲密相处的约会,但2个人其实都走不进对方的心里。

因为,他们都把理性的那一部分放在感性的前面,导致双方其实对待这份关系本质上都很不真诚。

这样的不真诚,主要体会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对对方其实都没有打开。所以电影里从来没有Harry带着Lucy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她交流每天自己在生意和生活中碰上的事情,收获,问题和想法;Lucy也是一样,她碰上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反而是自己的前男友,John去倾吐。

人和人世界的融合,只能通过交流才能理解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逻辑,才能做到真正的灵魂碰撞,彼此相知。 像这样缺乏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灵魂自然无法碰撞,这样的关系怎么可能健康持久呢.......

的确,他们约会了很多次,也似乎可以走到一起。但是这都是为了相处而相处,为了约会而寻找话题,跟发自内心的坦陈,交流差的不是一个层级......

“相爱,就是2个人都愿意和对方说很多很多废话,并且没有腻烦的感觉。” R君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这句话,但这绝对是一个爱情的真理。

如果一个人跟你在一起,很愿意分享事情,把他的想法和各种经历告诉你,这真不是在讨好或者感情低位,绝对是对你有感觉,打开自我最深层思想的表现; 而相反,什么都不说,反应冷淡,无论是感受还是经历,想法,去向都藏着掖着的,基本就不是一份真正的感情, 至少不是真诚的感情。

2个人在一起,就是彼此世界的开放和融合。如果连真诚,开放都做不到,那怎么可能能融合在一起? 怎么能谈得上是相爱?

实际上,Lucy和Harry其实并非不能走到一起。 如果他们都能彼此对对方再放开和真诚一些,更接纳对方,减少戒备心理,他们未必不会成为一对很模范的伴侣。

其实R君是非常赞同伴侣世界的融合的,不仅包括彼此的喜好世界,生活习惯,方式,也包括彼此的职业世界。 因为那些对于职业和自我优秀有追求的人,职业和事业是他们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日常处理职业的事情中,占了现代社会人中生活时间的很大一部分,也必然反映了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身为另一半,如果能融入甚至助力到这些领域,当然可以更好的真正了解对方,只会对2个人的情感和联结更加加固了。

其实这也是为啥很多企业家的伴侣都是夫妻搭档,就连武侠作品里也常常都是夫妻联手。所以,当一个人能把自己职业、事业的部分也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告知对方甚至引入对方的时候,那基本可以确定对对方是个很认真的定位。

无论如何,要想找到自己真正相守一生的伴侣。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先要学会真诚, 而不要总是对对方充满提防和戒备。否则,就算在一起有了形式,早晚也会发现很多的内在差异,而最终不可能走到真正的灵魂伴侣层面。

当然有人说,害怕自己的真诚会被辜负,或者得不到对等的回报。 但这正是R君所说的聪明人的问题所在。 你太聪明了,试图用自己的不真诚或者虚假来保护自己不吃亏,但这本身就断绝了别人对你的感觉和信任,从开始就是个失败。

真诚你还有机会,不真诚不但绝大多数时间注定了失败,就算看起来成功了,也基本上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崩盘。

其实这个原则对于人生很多事情都是一样适用的。既然开始就要全力以赴,打开胸怀,要么就不要做。

自觉聪明的给自己留好退路,害怕吃亏,害怕选错,这其实从起跑线开始就输了,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什么都得不到,其实损失更大。

再回过头来,其实Lucy最终和John能走在一起,也是他们终于彻底的坦诚了,不仅彼此承认自己的缺点,问题,也承诺会做出更好的改变,接纳彼此之间的缺点,才是健康而持续的关系。

所以分开也好,争吵也罢,其实本身不可怕,也从来不是问题,问题从来在于能不能彼此的真诚和开放。 当然,真诚和开放后发现自己无法容纳对方,这也很正常,那就说明本质无法相处。 但,因为都不真诚,带来了各种不信任、猜疑和矛盾,而导致本来上天安排的缘分最终形同陌路,不可惜么?

至于是不是追求物质主义,其实这也并不是什么核心问题。 大多数真正优秀的人,本质都是物质或者利益驱动的,因为这些基本上是激发人前进和努力的一个重要动力。虽然不能说物质条件丰富的人就一定是个很好很优秀的人,但至少,一个很优秀很好的人,在这个社会,也不应该会受困于金钱物质。

何况,大多数真正优秀的人,应该也是对家庭和自己所爱的人具有责任感的人。 而足够良好的物质保障,也是必要对自己家庭和自己所爱的人的保障。 (所以,在电影里,John不也做了承诺,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懒散,不再坚持自己的傲气,努力去赚更多的钱,来维持这个家庭。这才是对的态度。)

其实重要的从来不是物质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重要的是2个人真正深入的了解对方,接纳对方,喜欢和对方相处,并且愿意为了共同的2个人的未来世界和生活付出彼此的真诚和努力。

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人,或者对他/她有感觉,应该要勇敢一些,放开自己的防备,打开自己的世界,也需要认真去了解对方的世界,这才能发现和匹配可能上帝给你在这个世界安排的真正缘分。

第一次见面就在一起的情侣未必就是不对的;(不然怎么还有“一见钟情”这样的说法);而有很多经历许多“考验”才追到对方的情侣,没过多久就发现彼此本质上就不匹配的也比比皆是......

想一次恋爱就能确立对方是自己的终身伴侣的选择,本身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但因为碰过几次不对的人,就不再相信真诚和开放才能带来真正的结果,那就是“因噎废食”了。

有时候太理性,尤其在感情的事情上,从来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正面帮助。因为上帝安排缘分,本来就没有什么理性逻辑,hhhhhhh

实际上,如果一切都能很容易的通过理性判断就能成就,那今天的世界早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世界上的美好和苦难,都是相伴相生的,就像成就和努力、艰难也都一定是孪生事物,这本身就是我们应有的人生体验和经历。

在这个七夕,祝所有有情人,都能不要受困于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扰乱和杂音,勇敢而开放的去探索,让爱情永远都能成为人类情感中最值得拥有的一份追求。

R君,2025年8月29日,农历七夕,19点19分,于上海。

感谢阅读全文,如果觉得还行,点个“赞”和“在看”支持一下吧! 谢谢啰!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