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资讯丨一周速览(2025.08.25-08.29)

发布时间:2025-08-30 09:26  浏览量:1

零碳园区建设或将撬动新一轮产业转移

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零排放”的条件。

国家发改委专家在解读中表示,零碳园区建设有利于加快能源绿色转型,也有利于引导产业深度降碳,适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也有望成为撬动地区之间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支点。

“票根经济”火热 仍有三重壁垒待突破

“票根经济”作为一种新兴消费形态持续升温。它指的是凭借电影票、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门票等文化消费凭证,在后续的餐饮、购物、旅游等多种场景中享受优惠。

尽管火热,但“票根经济”在实际推进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消费者习惯尚未普及,数字技术应用深度有限,利益分配及激励机制暂缺等。

英伟达“机器人大脑”或推动产业迎来新拐点

英伟达最新发布的Jetson Thor机器人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所有智慧都集中在了机器人本体的“大脑”里,让它能实时感知、实时思考、实时行动,从而能真正在动态、复杂的人类环境中工作。

比如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在装上Jetson Thor后首次在本体上拥有了服务器级的计算能力,响应更快之后实现在非结构化环境中攀爬、抓取不规则物体,完成更精细的任务。

诸如此的案例,意味着英伟达“机器人大脑”的出现,或许能推动机器人从“能动”到“能干”的质变。

新型储能出海须加快完善电价机制、现货交易机制等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新型储能产业获得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新型储能出口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

赛迪智库建议国内企业,须进一步夯实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建立企业出海动态评估机制,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储能相关政策动向进行跟踪分析。同时,行政层面要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机制,如电价机制、现货交易机制、参与辅助服务机制等。

液冷技术成为智算中心“必选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年)》指出,液冷技术已经成为智算中心的“必选项”。它相较于传统风冷散热方案更为简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设备,降低了能源支出,可显著降低智算中心的运营成本。

同时,液冷技术可解决 AI服务器高功率密度下的散热难题。特别是受制于土地资源紧张等特殊情形时,可通过部署液冷系统解决服务器高密部署的散热难题,使智算中心在单位空间布置更多的服务器,以实现算力规模扩展与初期投资的高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