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生活更美好——金科园社区打造“完整社区”样板

发布时间:2025-08-30 22:43  浏览量: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乐

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布,明确要求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完整社区,指的是在居民适宜步行的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

截至目前,我省已创建205个绿色完整社区,其中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创建绿色完整社区,并入选了国家第一批完整社区样板。

从老旧小区“蝶变”为完整社区,金科园改了什么?怎么改的?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最近,记者实地走访该社区。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 刘乐 摄)

资源整合,老社区重获新生

金科园社区以资源整合为抓手,通过多元筹资和盘活存量资产,让老旧社区焕发新生。

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契机,争取到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3735万元,用于基础类改造,解决片区功能性问题;鼓励和引导原产权单位提供价值2246万元的闲置资产,专营单位投入558万元改造水电气设施,解决房屋水管“跑冒滴漏”和用电用气安全隐患。

在此基础上,社区通过招商引资、低价出租和民政补贴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入4744万元,建成涵盖综合养老、青年公寓和全民健身中心在内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同时,引导居民自筹1470万元参与电梯加装等工程,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居民”的共同投入机制。

(改造前后对比图。 社区供图)

改造后社区面貌显著改善。完成25栋屋面防水与老旧管线更新,道路实施“白改黑”,加装电梯23台,新增停车位80个;卫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纷纷落地,3处口袋公园在社区悄然呈现,雨水、污水管道系统全面升级,实现雨水回收全覆盖。

(改造前后对比图。 社区供图)

在社区食堂,记者碰到刚打包午饭的冯先生感慨,“我从参加工作就住在这儿,三十多年了。以前小区环境比较杂乱,现在车辆停放规整,服务设施齐全,住得舒心多了。”

金科园的变化,还体现在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的改善。

社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维持0.8元/平方米的物业费,缴费率从早期的50%—60%提升至90%;通过社会资本运营养老、青年公寓和体育场馆等项目,实现“自我造血”。此外,社区推行“邻长制度”,105名邻长分片联系居民、定期走访,实现诉求分层处理,居民生活更顺心、舒心。

全龄友好,回归居民需求

8月27日上午11时许,记者走进金科园社区和润居家养老服务站,七十多岁的张奶奶正和几位老邻居聊天打麻将,“退休之后,在家闷得慌。”她笑着说,“大家在这里打牌、剪纸、搞搞活动,一碗汤的距离,孩子们也放心。”

(老人们在养老服务站打麻将。 刘乐 摄)

作为建于1963年的原单位型社区,这里一度面临设施陈旧、配套缺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社区党总支书记蒋雯介绍,通过广泛调查摸底,社区征集到200多条建议。“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改什么。”

针对占比超过30%的老年人口,社区不仅新增965米扶手、366个楼道折叠椅及设立适老化步道,还引入社会资本建成社区养老点和街道综合养老中心,提供专业照护,配套老年健身房和免费课程。

适老化改造同时,也关注年轻人的需求。通过改造5500平方米闲置资产建成216套青年公寓,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给来长沙创业、就业的年轻人,并配套建设图书馆和健身房。

(社区里的青年公寓。 刘乐 摄)

儿童服务方面,除了改造幼儿园、建成儿童乐园外,还计划建设社区托育点,解决幼儿托管难题。而对于残疾人群体,社区构建了“一中心两基地一市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2024年已帮助85名残疾人就业。

从适老到助青,从护幼到扶弱,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既更新了硬件设施,也提升了服务温度,让完整社区的建设回归人本位。

认同社区,从疏离到归属

“完整社区”,不仅在于楼栋翻新、道路平整,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社区认同感的形成。

2019年,当这个原单位社区移交地方管理时,许多老居民感到自己被单位“抛弃”,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时,常常吃闭门羹。“那时候,我们连门都敲不开。”一位社区工作者回忆道。

转机来自于倾听与回应。社区发动退休老党员带头走访,听取居民的心声。当了解到老人们最迫切的愿望是“在家门口养老”,社区将闲置木工房改造成拥有24张床位的养老服务中心。

社区办实事,居民也从被动的服务接受者,变成了社区的主动建设者。退休老同志们提出绘制老长沙记忆文化墙,重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创意利用废旧轮胎种花种草;制作的剪纸非遗作品成了社区景观。

(家门口的“网红打卡点”。 刘乐 摄)

“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释放社区空间,建设更多的活动场所。”蒋雯表示,建设“完整社区”,首先是硬件完善、服务周全,而精神归属与认同需要长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