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2025秋季学期低段语文学科教师教材培训
发布时间:2025-08-31 16:13 浏览量: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助力一线教师精准把握新修订教材的理念与教学要点,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2025年8月29日,迎泽区教科研中心在仁杰小学组织开展低段语文新学期教材培训会,聚焦教材修订解读与教学实践创新,旨在深化教师对新课标与教材变化的理解,为低段语文教师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交流平台。
一、教材修订深析:落实立德树人,科学调控难度
培训伊始,迎泽区教科研中心的洛晶老师以《系统聚焦新修订教材,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低段期末“综合素养大比拼”无纸笔测评框架,指出新教材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她提出三大实施思路:第一,育人功能为核心:将价值观培育融入语言学习全过程;第二,系统观念为路径:整体把握教材编排逻辑,避免碎片化教学;第三,整合思维为方法:融合阅读、表达与实践,设计主题化学习任务。
二、智慧教学赋能:平台实操助力课堂提质
黄斐老师开展题为《以“智”赋能,“慧”就高效》的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现场演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全流程应用。
聚焦在课前备课:调用平台题库、课件及示范课资源,精准设计教学目标;课中实施:借助单元导读动画、习作智能批阅、阅读策略微课等功能,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实效性;
课后拓展:利用平台数据生成学情报告,实现个性化辅导三个方面。
黄斐老师强调:“技术应服务于育人本质,教师需结合学情灵活选用工具,避免被工具‘牵制’。”
三、作业创新设计:跨学科融合激活学生潜能
李懿超主任的讲座《设计赋能,思维生根——新课标理念下低段语文作业的融合与创新》,引发强烈反响。她针对新教材特点,提“基础·应用·挑战”三阶作业设计模型:
基础关:制作姓名拼音卡、生字手账等,夯实语言基础;
应用关:设计教室物品标签、创作班级公约标语,强化生活应用;
挑战关:用拼音创作天气日记、心情故事,甚至编写简易绘本,培育创新思维。
李懿超主任强调:“作业应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而非负担。通过项目化、跨学科设计,让作业‘活’起来。”
四、深耕教研,迈步新程
本次培训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不仅为低段语文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南,更激发了团队创新育人的热情。通过三位老师的引领、案例剖析与技术实操,教师们深入理解了教材修订的育人导向与科学逻辑,掌握了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策略,创新了作业设计的路径方法。助力仁杰教师成为新课标的卓越实践者,共同书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人:柴一甲 王鸿萍
- 上一篇:现代豪门言情文——《七秒记忆》
- 下一篇:竞逐“最后一厘米” 灵巧手掀起资本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