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明确6大重点领域丨机器人周报

发布时间:2025-08-31 20:57  浏览量:2

行业大事件

中国将进入全面智能时代。

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千家万户和千行百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二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三是“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

四是“人工智能+”民生福祉,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五是“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

六是“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十年磨一剑,从“互联网+”的连接赋能、效率提升,到“人工智能+”的深度重塑、范式革新,中国数字经济正经历一场触及底层逻辑的质变跃迁。

该政策将直接或间接推动机器人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落地,为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指明方向。

同期,佛山市举行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政策提出多项“真金白银”支持措施,包括每年财政投入不超过1.5亿元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资金支持。

支持企业和机构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等。

8月25日,机器人与仿生国家标准技术研讨与实施推广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活动现场,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北自所、华为、鼎桥通信、智元机器人等单位联合发起“具身智能机器人通信网络联创倡议”,携手共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协同创新生态。


大会在成都开幕

同时,对《工业机器人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和《服务机器人信息安全通用要求》两项新发布国家标准进行解读,并设立专题报告、闭门会、自由交流及企业参访环节,围绕机器人与仿生领域国家标准开展深入研讨与推广实施,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与标准融合。

8月27日,2025亚洲机器人智能传感系统应用大会在深圳召开。大会以“智能传感与机器人进化共生”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专家、协会领袖、企业代表。

首日议程涵盖13场高水平主题演讲,聚焦智能传感、具身智能、工业自动化、柔性传感器、养老护理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多个方向,全面展现全球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

企业动态

本周,机器人企业迎来“集群式”突破。

产业链协同赋能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

近日,知行科技与傅利叶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机器人主控制器等具身智能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并联合开展场景机器人的试验开发与商业化落地推广。

中鼎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合肥市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全力支持公司在合肥市的投资,并协助公司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

协议签署后,有利于中鼎股份通过有效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布局机器人减速器、传感器、关节总成、机器人本体等,建立完善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公司业务布局。

日前,天奇股份向国内某头部汽车集团交付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正式开启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小批量交付。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天奇股份已持续为多家汽车整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企业、锂电池生产商及3C制造企业提供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与场景验证服务。

越疆机器人8月26日宣布,其全球生产基地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成功下线,意味着越疆成为首家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中国机器人企业。

该公司已建成行业最大的协作机器人生产基地,是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的协作机器人企业,以“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模式,使关键部件的装配精度达到±0.01mm,产品CPK值稳定高于1.34,一致性远超人工标准,偏差率降低80%。


越疆机器人产品

均普智能披露,旗下普智未来机器人工厂即将迎来2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下线,涵盖人形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两大类型。2026年,均胜集团机器人产能将进一步扩展至2000台,以满足市场对具身智能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量产化需求,标志着均普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产能布局与商业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多场景应用落地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这标志着美的集团智能体工厂正式落地。

包含美罗和玉兔-AI巡检机器人、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等智能终端,提升了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的精准度和效率。


美的人形机器人“美罗”

接下来,美的集团将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个方向发展机器人业务,并应用更多的具身智能终端设备,持续推动工厂大脑进化,把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复制到其他工厂。

中国农机院作为农业机器人领域的先锋力量,多年来成果斐然。

在核心技术攻关上,成功突破一系列制约农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难题,打造出多款适应不同农业场景的机器人,涵盖种植、采摘、田间管理等全流程,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

如,番茄采摘机器人基于视觉、激光雷达等多种感知技术,融合AI深度学习与大模型训练算法,实现了对番茄、果柄等关键要素的精准识别与空间定位,实现番茄识别准确率≥95%、定位精度误差≤3mm、采摘成功率≥93%等优秀指标。


番茄采摘机器人

田间信息获取机器人创新集变轮距、蟹行、阿克曼转向、原地转向的多模式全向线控底盘,可适应玉米、小麦、露地蔬菜等各类农作物;

农业机器人运动性能测试系统通过多样化模块组合构建各项参数高度可控的室内模拟测试场景,测定农业机器人爬坡攀楼、越障跨壕等各项运动性能,为轮式/履带式农业机器人提供定性定量的多维运动性能综合评估。

新一轮融资企业

梅卡曼德日前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雄安基金、大洋电机、华创资本、中金保时捷基金、上河动量基金、南翔创投、海河基金、河北结构调整基金、天创资本等投资。

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梅卡曼德具身智能“眼脑手”全栈技术的持续进化,拓展产品线与场景应用,并进一步提升全球商业化与客户服务能力。大洋电机作为产业投资方,双方将探索在业务场景应用、前瞻业务研发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近日,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成都仁新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深创投。

仁新焊机机器人(成都)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仁新企业集团,是一家专注工业具身智能的企业,依托自研技术体系,已在石化装备、轨道交通、核能核电、重型机械、钢结构及桥梁隧道等多个行业开展应用,获得国内多个国央企客户的认可,并在北美、欧洲等地布局且实现产品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