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企“天太机器人”作为粤商代表与省长面对面,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献策

发布时间:2025-05-15 21:54  浏览量:6

5月14日,在省政协机关三楼常委会议厅,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佛山市政协常委、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雄作为粤商代表之一与省长面对面,围绕“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协商座谈。

近年来,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首位。当前,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还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如何持续抢占发展制高点?会上,小鹏汽车、华为云、纳睿雷达、华数、天太、李群自动化和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的代表,围绕加快智能机器人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场景应用、政策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广东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不落伍,各领域发展相对均衡,但需要形成更为叫得响的企业品牌。”总部设在顺德的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事机器人核心运动模组10多年的企业,企业带头人何志雄认为,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要着眼市场,服务最大基数的传统制造业,布局“技术纵深突破+场景精准定位+生态协同创新的”三维策略,以传统的配套供应转型为技术方案主导,助力广东从机器人应用大省,升级为机器人技术强省。

机器人是复杂的精密的产品,涉及伺服电机、减速器工艺、AI训练、算法研究等诸多技术,何志雄建议广泛号召社会力量,共筑技术池。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要增强集聚效应,成立非协会类的产业联盟,如核心零部件攻坚区、广佛莞深珠创新走廊,共建机器人标准体系,推动区域技术接口统一化。同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形成研发(上游研制厂家)→反馈(下游消费厂家)→升级(上游研制厂家)闭环。

广东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连续5年全国第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何志雄认为,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本地配套率。具体而言,要打造半小时供应链,甚至是同园区、上下楼的上下游配合,建立共享测试平台。何志雄特别提到,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底层软件,需要做成模块化、标准化产品,按照应用场景,做成不同形态的机器人本体,即提供同样的食材,给市场做成不同的菜。

“要以场景驱动创新,开辟增量市场。”何志雄建议,深挖细分领域痛点。电子、3C、新能源等自动化程度高,但陶瓷、家具、五金等传统产业可以拓展。同时,布局新兴应用领域,如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农业智能、智能医疗等。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仍有部分困难与问题待破解,座谈会上,何志雄针对机器人全球化布局以及人才培养,积极建言献策。

“柴堆起来了,就差划火柴去燃烧了。”何志雄表示,期待政府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支持企业迅速补充产业关键环节;期待各级部门对“机器人核心部件”及“人形机器人底层技术”产业给予政策指引,提升企业本土适应,推动龙头企业、上市企业、传统企业“机器人化”“AI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