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总成都车展对话江铃福特:智趣烈马怎么破局?刘继升这么说
发布时间:2025-08-31 07:39 浏览量:3
对话嘉宾:江铃福特科技总裁、福特纵横主理人 刘继升;福特纵横营销高级副总裁 顾嘉颖(补充)
地点:福特中国展台(10号馆-H1002)
克总:现在车市卷得厉害,有人说未来就剩5-10家车企,您怎么看?这次推智趣烈马,核心逻辑是啥?
刘继升(江铃福特科技总裁、福特纵横主理人):
现在新车太多了,2024年都上了600款,谁能记住几款?但说只剩几家能活,我不太认同——中国市场大、地域差异也大,肯定是多元的,只是能让人记住的品牌少,关键得有差异化,这也是我们推智趣烈马的原因。
为啥是智趣烈马?第一是补全家族,之前烈马不管是沙漠版、猛禽,还是去年的荒地版、今年的大沙丘版,都是硬核越野的燃油车,但现在用户要新能源、要数字化,没有电车根本吸引不了人。之前预售的烈马1966虽然往潮流靠了,但还是燃油,所以这次直接上增程和纯电,把烈马从“只玩野的”拓展到“城里开、野外造都行”。
第二是没丢老本行,也接了中国地气。电车照样有两把锁,越野能力不用多说;纯电续航能到650公里,增程超1200公里,车身超5米空间够大,还搭了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新能源车该有的都有。另外我们还抠了不少实用细节,比如大家中午在地下室车里睡觉,坐姿不舒服,我们搞了个小憩模式,一二排联动直接躺平;举升顶是为了躺坐不顶头;车外能放6kW电,户外用一天都够,就是想让更多通勤用户也愿意选。
说实话,我对这台车有信心,今天来的嘉宾、媒体,都能说出它的亮点——举升顶、山野厨房、磁吸小桌板、电磁炉,还有风洞设计减风噪,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哪怕明年再上600款车,大家未必记得住别的,但智趣烈马肯定能留下印象。
克总:那智趣烈马的用户,跟之前买燃油烈马的,是不是一伙人?前期调研下来有啥不一样?
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一样的是都追求生活品质,买烈马的人不爱妥协——要是就想找个“两点一线”的代步车,烈马未必合适,开出去回头率太高,想低调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自在。
不一样的地方就明显了:去年买燃油烈马的,那是真喜欢越野,不爬个石头、不体验车身倾斜,都觉得不过瘾。就像8月16号济宁烈马创造营,40度高温,车主们拆了顶、开着软顶,巡游两三个小时,汗流浃背也不在乎,就好这口。
但智趣烈马的用户,80%-90%的时间都在城里开,更看重安静、续航、NOA这些;也就周末10%-20%的时间去户外。普通电车去户外可能就是“到咖啡厅打个卡”,但智趣烈马是真能用——我们搞6寸侧边帐、山野厨房、一键成床,就是不想让用户麻烦:侧边帐不用费劲搭,一键成床就几秒,不用弄一身汗,举升顶打开还能看星星,就是想降低户外体验的门槛。
不过核心没变,提到烈马,大家都知道“能越野、能过不一样的日子”。这群人都想把生活过得有质感,不是光“赚钱花钱”,智趣烈马就是想把烈马的牌子往中国主流市场带,只要把场景讲透,吸引到认同这种生活的人,烈马就能从单一车型变成大品牌,覆盖越野、潮流、探险这些领域。
克总:那怎么把这些目标用户拉过来?毕竟选择这么多。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来跟我们玩一次。比如后备箱那个山野厨房,现在很多人天天吃外卖,觉得做饭麻烦,但自己在户外做一次,就会发现挺有意思,吃着也香。还有些烈马车主,不越野的时候,开着音响、拆了顶,就觉得自己在户外,这是“精神越野”,不在乎胎噪、风声,就享受那个氛围。
我们这两年一直干这事——济宁不是有个户外主题乐园嘛,很多人本来觉得“我又不爬石头,买烈马干啥”,去了之后就变想法了:与其把钱存给孩子,不如先让自己开心。只要用户来体验一次,就能感觉到烈马跟别的车不一样。
克总:有个现实问题,个性化车型往往定价不低,怎么平衡个性和走量?另外,很多合资品牌终端还带着燃油车的老毛病,福特怎么解决?
先说说个性和销量的事,其实不矛盾。关键看这个“个性”是不是用户真需要的——要是符合当下需求,就有大市场;要是不合时宜,才会小众。智趣烈马能满足日常用,又能搞定户外,以前没这种车,用户不用二选一,自然愿意接受。我们内部常说,智趣烈马是“新能源车里面越野最强的,越野车型里面新能源做得最好的”,产品本身有竞争力。
定价方面,中国市场这么卷,我们不会定高价,肯定结合大家的购买力、用户能接受的范围,定个合理的价格。福特纵横从一开始就想把“生活方式”这件事做好,以前受众小,难扩大;但智趣烈马的受众广啊——几乎所有人都要日常用车,大部分人也想“偶尔去户外”,只是以前没合适的车,我们用有诚意的定价,就能把圈子拓大。
再说说终端的事。传统燃油车时代,竞争没那么激烈,大家都是“成本加利润”定价;但新能源有资本推动,想弯道超车,定价更狠,靠走量摊成本,这是第一个不一样。
渠道上,新势力没传统通路,只能搞直营,但中国地域广,风土人情不一样,坐在北京、上海根本不懂1000公里外用户的需求,必须靠当地最好的经销商帮忙推——我们有现成的经销商体系,没必要丢。
还有场景讲解,新势力擅长讲场景,但这不是啥难事,只要产品好、生态好,把场景说清楚就行。今天讲智趣烈马的场景,我觉得跟新势力没区别,就是专业领域不一样。我们团队一直在学怎么拆场景,以前是“一提烈马就想买”,现在是把每个场景剥开来给用户看,虽然起步晚,但不会比新势力差。
终端一致性也有办法:第一,现在很多经销商手里也有新势力品牌,能把懂新势力玩法的人往福特这边调;第二,统一价格预期,好好培训销售人员——我们已经开始让销售自己体验:坐进车里躺成床、测一键成床的速度、用山野厨房炒菜,自己试过了再跟用户说,不能光说不练。福特的产品是“玩出来的”,销售自己都不会玩,用户怎么信?所以必须让前端跟我们同频,让销售先“玩起来”,这很关键。
顾嘉颖(福特纵横营销高级副总裁,补充):
我补一句,大家不用太担心终端经销商的能力。去年我们福特纵横的经销商,光改装产品就卖了1个多亿;社群活动都是收费的,一年办了几千场。这种能力,新势力还真不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