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梅内伊变相“投降”后,伊朗紧踩刹车,差一点就成为乌克兰
发布时间:2025-05-21 17:25 浏览量:2
哈梅内伊变相“投降”后,伊朗紧踩刹车,差一点就成为乌克兰。
伊朗作为中东有名的反美国家,其外交发言向来以强硬著称。
不过我们可以发现的是,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再谈伊核问题、重启极限施压以来,伊朗政府的态度明显放缓了许多。
尤其是在本月中旬,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竟表态称,伊朗愿意永不发展核武器,并且愿意在美国与国际的监督下销毁铀库存,只要美国能解除对伊朗的长期制裁。
哈梅内伊这是怎么了?挺不住美国对伊朗的施压了吗?
其实伊朗近年的压力确实很大。
虽然伊朗凭借自身丰富的石油资产,能在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下过日子,且已经挺过了几十年。
可经济支柱完全依赖石油,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外加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毕竟是大趋势,美国政府还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这导致现下的伊朗国内通胀率极高,各类商品缺口很大,尤其是电子科技产品。
其次几十年来,美国禁止其他国家向伊朗运输武器,这使得伊朗现役的海陆空装备,均存在代差及严重老旧等重大问题。
海军虽然有两栖登陆舰撑场子,但是改变不了是以商船改造的现实。
空军虽然大力发展无人机,且已然取得了较大成功,但是主要机型都是造价极低的廉价无人机,性能和战斗力极其有限。
也就是说,伊朗的常规军事力量,与以色列都存在较大差距,更遑论与美国一战。
于是今年围绕美伊两国而展开的四轮谈判,伊朗的表态明显开始向美国妥协,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不想给予美以两国口实。
以色列是一直主张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的,在近两个月,以色列也确实一直怂恿美国这么干。
可特朗普明显不想发动战争,因为伊朗再不济也是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且拥有百万大军,悍然对伊朗发动战争,大概率会陷入战争泥潭。
所以美国与伊朗开始不谋而合了,目下都将希望寄予谈判。
不过5月18日伊朗的外交发言,却让美伊谈判陷入急刹车,这时人们缓过神来,伊朗竟差点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原来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突然声明称:伊朗可以减少浓缩铀,但不可能完全放弃,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伊朗有民用的权利。
如此发言可谓是推翻了哈梅内伊之前的口头放风。
其实细想下来倒也不错,哈梅内伊毕竟只是宗教领袖,并不能完全代表伊朗政府。
伊朗发展了几十年的核技术,固然可以承诺不发展核武器,但是销毁全部铀库存,去换得美国一个“空壳承诺”,这其中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大。
另外,千万不要忘记乌克兰的下场。
乌克兰当初若是没在西方的忽悠下销毁核武器,现今的俄乌冲突说什么也打不起来。
回想一下当年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承诺,到现在还剩下什么?可笑二字罢了……
哈梅内伊之所以着急和美国和谈,无非是这两年国内民众的不满愈发严重了,民众们迫切希望政府同美国和谈,以换取美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
这种情况,说来在一定程度上使宗教权威受损,所以哈梅内伊才如此急迫,可结合伊朗的真实状况,完全放弃拥核,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
看看乌克兰的下场吧,血淋淋的教训!
话又说回来,伊朗这番紧急表态,能让特朗普接受吗?
其实美国是否接受并非主要因素,只要伊朗手里还捏着这张底牌,美国就不敢轻易翻脸。
毕竟以特朗普的商人本色,他不会轻易去做亏本的买卖,对伊朗发起军事行动,就是怎么看怎么赔的买卖,所以谈判还是要继续的。
不过极限施压是美国对伊朗的一贯政策,伊朗若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毫不让步,也不太现实。
一旦特朗普真的干出封锁航道、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的事,届时伊朗的局势将更加严峻。
同时中国的能源进口,也将受到一定冲击,总之不论怎么说,美伊尚且需要保持理性,以避免事态扩大导致双方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