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新学一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民事调解书制作、送达、效力

发布时间:2025-09-01 10:00  浏览量:2

第一百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解读】

一、条文主旨

第一百条的核心在于规范民事调解书的制作与生效规则,确保调解协议通过法院审查后转化为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文书,终结诉讼程序,并为后续执行提供依据。其要点包括:

调解书的制作义务:法院必须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的内容要求:需记载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及调解结果。

调解书的生效条件: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生效,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条文理解

1. 民事调解书的性质与作用

法律效力: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进行审查确认后制作的司法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如申请强制执行)和终局性(终结诉讼程序)。

与调解协议的区别:

调解协议:是当事人之间的私法合意,不具强制执行力。

调解书:经法院审查后赋予法律效力,成为执行依据。

与判决书的区别:

调解书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法院仅确认合法性;判决书体现法院的司法裁判权。

生效时间:调解书签收即生效;判决书需经上诉期满后生效。

2. 调解书的制作要求

内容要素:

诉讼请求:明确当事人主张的权益及请求事项。

案件事实:简要写明法院查明的基本事实(体现“分清是非”原则)。

调解结果:具体记载调解协议内容(如给付金额、履行期限等)。

格式规范:

首部:法院名称、案号、当事人信息、诉讼代理人情况等。

正文:案件事实与调解结果。

尾部:审判员、书记员署名,法院印章及制作日期。

3. 调解书的生效条件

签收生效:调解书需由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产生法律效力。

例外情形:若当事人同意调解协议签字或盖章后即生效(如离婚调解和好案件),法院可直接记入笔录或附卷,无需另行制作调解书。

法律效力:

强制执行力:与判决书同等,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终局性: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次起诉或上诉。

权利义务确定:调解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法院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

三、条文适用中的重点问题

1. 调解书的制作程序

法院审查义务:法院需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确保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第三人权益。

内容简化情形:

当事人同意时,调解书可简略记载案由和诉讼请求,无需详细写明案件事实或审理过程(如《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49条)。

对无需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如即时履行的调解协议),法院可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章确认。

2. 特殊情形的处理

担保人不签收调解书:

若调解协议包含担保条款,担保人未签收调解书不影响文书生效(《民事调解工作规定》第9条)。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义务:

若调解书要求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履行义务,需经其同意并送达文书(《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50条)。

调解书补正:

当事人认为调解书内容与协议原意不符时,法院审查后可裁定补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51条)。

3. 调解书的送达与执行

送达方式:

一般采用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或公告送达。

特殊情况下(如当事人拒收),可采用公告送达或留置送达。

执行依据:

调解书生效后,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需重新起诉)。

调解书与判决书在执行程序中具有同等效力(《民事诉讼法》第224条)。

4. 与判决书的衔接

不得请求制作判决书的情形:

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调解后,不得请求法院将协议转化为判决书(《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48条)。

例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法定代理人可请求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判决书。

四、典型案例与实践启示

案例1:调解书签收后生效

案情: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同纠纷案,法院主持调解后制作调解书,甲公司签收后拒收,乙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裁判要点:

调解书需经双方签收才生效,甲公司拒收导致文书未生效,乙公司无法立即执行。

后经法院再次送达并完成签收程序,调解书生效后乙公司成功申请强制执行。

案例2:担保人不签收不影响调解书效力

案情:丙向丁借款,调解协议约定戊作为担保人。戊未签收调解书,丁申请强制执行。

裁判要点:

担保人戊未签收调解书不影响文书效力,法院可直接执行丙和戊的财产。

调解书已列明担保人信息并送交其签收,戊的拒绝不影响法院执行。

案例3:调解书补正程序

案情:当事人认为调解书金额与协议不符,申请补正。

裁判要点:

法院审查后确认调解书内容存在笔误,裁定补正并重新送达。

补正后的调解书与原文书具有同等效力,当事人不得再行争议。

五、总结与实务建议

重视调解书的法律效力: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应确保协议内容真实合法。

严格履行签收程序:调解书需经双方签收后生效,拒收可能导致执行障碍。

规范制作与送达:法院应严格遵循格式要求,确保调解书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防范虚假调解风险:法院需强化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审查,防止虚假诉讼损害国家利益或第三人权益。

通过严格执行第一百条的规定,民事调解书既能高效解决纠纷,又能保障司法公正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