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依旧——记一等功臣、退役军人曹雄飞
发布时间:2025-09-01 13:28 浏览量:3
7月,深夜的永兴县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兴水利电力”)机房内机器轰鸣,曹雄飞打着手电,仔细检查着发电机组运行情况。那双曾经紧握钢枪的手,如今熟练地触摸着设备的每一个部件。
12年前,他在西北高原守卫安宁;12年后,他在湘南深山守护光明。从一等功臣到电站检修工,身份在变,战场在变,但军人本色从未改变。
青春淬火成钢
2007年,一部《士兵突击》火遍大江南北。“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点燃了17岁郴州永兴小伙曹雄飞的从军梦。那年,他中专毕业,毅然报名参军,告别湘南故土,奔赴海拔3000多米的新疆高原。
面对干燥气候、巨大昼夜温差与饮食差异带来的多重挑战,曹雄飞视艰苦环境为磨砺之石,将高原当作淬炼之场。因训练刻苦、表现突出,他次年即担任班长。五载军旅,他用忠诚捍卫国家尊严,以热血守护边疆安宁,荣立一等功。
驻疆五载,曹雄飞仅回家一次,并屡次将探亲机会让予战友。“不是不想家,是战友更需要团圆。”铁汉亦有柔情时,他却将思念深埋心底。指导员感慨:“曹雄飞把军人的奉献精神,融进了骨子里。”
2012年退役后,曹雄飞被安置至永兴水利电力。他婉拒特殊照顾,坚定从基层检修工干起。“战士的精神,在哪儿都不能丢!”他如是说,更如是做。
面对陌生电站设备,他再现军人本色,白日跟班实操,夜晚挑灯研读,仅用半年就掌握通常需两年才能习得的检修技能,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并先后参与多项重大技术改造。他所在的班组连年获评“先进集体”,他个人也多次获评“先进个人”。
守护万家灯火
军旅淬炼的忠诚,在曹雄飞退役后依然闪光。没有硝烟的新战场上,他迎战风雪、分秒必争,把军人的担当化作日常的巡检与抢修,在平凡岗位上守护着万家灯火。
2015年10月,永兴水利电力的1号机组改造进入关键阶段。临时值班室设在四面漏风的渗漏水泵房。深秋寒夜,刮进房间的风像刀子。曹雄飞裹紧工装,带着三个小伙子,不分昼夜毅然坚持监视水机廊道抽水工作,直到机组成功发电。
2016年冬天的机组升级改造,至今仍被他的同事们津津乐道。当时,70多吨的发电机转子悬在半空,吊车钢丝绳“吱呀”作响,每次起吊都往下滑,现场气氛紧张。“让我试试!”曹雄飞仔细检查吊具后,主动请缨爬上起重机操作台,双手紧握操纵杆,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技艺,20分钟后,转子严丝合缝安装到位。随后,有同事发现接力器油缸损坏,而等新件需要两个月。曹雄飞大胆提出改造旧件,他白天拆装,深夜焊接,通宵奋战。为抢工期,他赶赴天津协调设备,押车日夜兼程,终于在除夕夜将设备送达工地,使改造工程提前半年完成。
2017年8月,洪水肆虐百里便江,抗洪抢险时,曹雄飞的右手被铁丝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混着雨水顺着手臂往下流,他却坚持到水泵正常出水才去包扎。医生缝针时对他说:“再晚点,你这只手可就别要了。”
2020年春节,冰雪封山,永兴水利电力的电站也受到严重影响。车不能行,曹雄飞便带着三名班员踏着齐踝的冰层往电站赶。五公里冰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往前赶。到达电站时,四人都成了“冰人”。他们连夜抢修,终于在除夕夜让万家灯火重明。
“当过兵的人,最知道什么是责任。”曹雄飞常说,每当夜幕降临,永兴县万家灯火亮起,便是对他最美的无声致敬。
军魂永驻心间
急难险重面前,曹雄飞总是冲在最前头。
夏季机组高温炙烤,他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出来时一身汗一身油;寒冬清淤检修,他第一个穿上下水裤,跳进刺骨的机组流道用水枪冲洗冷却套。在他的带领下,所在班组从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成为永兴水利电力名副其实的“铁军”。
2022年,曹雄飞加入永兴县应急救援大队。同年10月,永兴县柏林镇发生山火,他和队员们背着30多公斤重的水泵及管带冲上火线,连续奋战数小时直至明火全部扑灭。救援结束后,他的脸上全是黑灰,只有笑起来时露出两排白牙。
还有八载献血,志愿奉献,公益捐款……点滴善行,汇聚成炬,温暖一方。
“一日从军,终生是兵。”曹雄飞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军装虽已脱下,一等功勋章也被他悉心珍藏,可军人的担当与责任,早已融入他的血脉,永驻心间。
7月,深夜的永兴县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兴水利电力”)机房内机器轰鸣,曹雄飞打着手电,仔细检查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