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军装,一位老兵的人生名片
发布时间:2025-09-01 14:18 浏览量:3
李国富的将校呢军装 赵国春/供图
在北大荒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黄绿色将校呢军装。这件军装的主人是曾在解放战争中被授予“孤胆机智英雄”称号的李国富。这件军装经历过解放战争炮火硝烟的洗礼,聆听过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犁铧破土之声,见证了它的主人被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高光时刻”,陪伴过这位不老的战士向党员群众开展红色宣讲,如今虽饱经岁月风霜却仍整洁如新,不知疲倦地向世人讲述着一位老兵的传奇故事。
李国富
出生入死立战功
1930年12月28日,李国富出生于辽宁省复县(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后楼村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尝尽生活艰辛。1947年的一天,东北民主联军的一支部队路过村子,李国富毅然报名参军,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
在战争洗礼中,李国富逐渐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的战士,数次立功。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李国富所在的团参加了塔山阻击战。战斗进入最激烈的时刻,李国富的掩体被炸毁,但作为班长的他顽强地从浮土中钻出来,对战友说:“两个班只剩下我们三个了,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一起,要活就一起活,要死就一起死。”他不顾伤痛,拿起刺刀向敌人冲去,展开肉搏……浴血奋战六天六夜后,李国富所在团守住了阵地,“塔山英雄团”一战成名。
敌人退却后,副营长鲍仁川见八班阵地上只有李国富一个人,就问:“八班长,你的战士们呢?”“都牺牲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阵地没有丢!”此次战役李国富荣立大功,并获得“孤胆机智英雄”称号。
1949年3月24日,李国富作为英模功臣代表接到参加北平西苑阅兵的通知。当晚,李国富将上级新发的一件将校呢军装试了又试,激动得彻夜未眠。
3月25日下午,毛泽东等领导人来到西苑机场阅兵。当检阅车行驶到“塔山英雄团”旗帜前时,毛泽东立即挥手叫停,走下车来,久久地注视着这面血染的红旗,随后庄重敬礼,并与战士们一一握手。身穿新军装的李国富非常荣幸地与伟人握手,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
在不久后的一次战斗中,李国富受了重伤,无法再上战场,但他仍坚持留在心爱的部队。1953年5月,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李国富特意穿上那件将校呢军装参会,并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这是李国富第二次见到毛泽东主席。
荒原创业奏凯歌
195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动员转业军人开发建设北大荒,全军上下热烈响应。李国富觉得自己既然不能再上战场了,那么听从党中央号召,去开发建设北大荒,也是一种光荣。就这样,他第一个在团里主动报名,于同年6月毅然奔赴北大荒。临行前,他将那件将校呢军装整齐地收纳在行李中,在他眼里,这件军装记载着荣誉,更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军人本色。
1958年8月,李国富来到勤得利农场,被分配到踏查队。在荒原上披荆斩棘,为分场、生产队定址,是个苦差事,但李国富从无怨言,每天早早地就带着队员,扛起沉重的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沼泽地里行进。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肩膀也被绳子勒出血印,伤腿泡在水里,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但他咬牙坚持,还把老同志的装备抢过来背在自己身上。就这样,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李国富等人终于完成踏查任务。
任务刚结束,场长就找到了李国富:“场里要组建渔业队,由你来担任党支部书记和队长,你们队要保证全场的鱼产品自给!”李国富二话不说就接下军令状。
为了能让全场人都吃上鲜鱼,李国富费尽心思。一次他偶然听到一句话:“找到莲花泡,鱼能没到腰。”原来莲花泡是当地有名的野泡子,传说里面满是大鱼。他兴奋地带着队员们找起了莲花泡,其间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连马都掉进冰窟窿里淹死了三匹,可还是没找到。
李国富没有退却。一次寻找的路上,他偶遇了一名猎户,猎户说:“在别拉洪河下游可能找到莲花泡。”别拉洪河下游地处荒原深处,从未有人踏足。李国富毫不畏惧,带着大家按猎户所指的方向前行。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大雪,寒风凛冽,大家快要被冻僵了。李国富点起篝火,让队员们取暖,一直坐守到天亮,可算没被冻死。
第二天,李国富等人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了莲花泡。此后的一段时间,李国富带领队员们每天兴高采烈地凿冰下网捕鱼,满载而归。
圆满完成任务,所有人都眉开眼笑。可有谁知道,李国富为完成任务,付出了多少:孩子病了,他没时间管;妻子坐月子,他也只是回家看一眼,就又走了……
李国富在垦区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1962年10月,李国富作为战士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又一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他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见到领袖三次,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
老兵有为写新传
1990年,李国富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享清福的他却根本待不住,经常义务帮助农场党委开展工作。1992年,李国富当上了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既要组织大家学习,又要为农场发展出谋划策,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李国富最经常做的还是到机关、企业、学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每次宣讲,他都会深情回忆拼搏在战场的烽火岁月、奋斗在北大荒的拓荒之旅。讲到动情处,台下的观众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他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
有的时候,李国富的嗓子都累哑了,妻子心疼地埋怨他“吃饱了撑的”,可李国富只是笑笑不说话。子女们也经常问李国富“想不想离开北大荒”,每次他都回答:“不想,没准就葬在这儿了。”
多年来,李国富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老部队看看。在各方的帮助下,2000年7月,李国富回到了“塔山英雄团”,全团指战员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老英雄归来。李国富就像回到了家一样,见到战士们就像见到了亲人,打心眼里高兴。
李国富激动万分地为战士们宣讲,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宣讲结束后,一名年轻战士问他:“您离开了部队,到北大荒屯垦戍边,不后悔吗?”“不后悔!”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在北大荒这四十多年里,每当看到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变成了丰收的果实,看到自己的奉献变成了希望,我的心就和指挥千军万马打了大胜仗的将军一样,感到欣慰和自豪!”
2006年,传奇英雄李国富逝世,被安葬在了这片他热爱的黑土地上。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李国富的子女将那件将校呢军装捐赠给了北大荒博物馆。据他的子女回忆,李国富生前很爱惜这件军装,平时都舍不得穿,将其整齐地叠好收在柜子里,只有重大节日才拿出来穿。因此尽管年代久远,这件军装依然保存得十分完好,静静地陈列在北大荒博物馆里,向世人讲述着老兵李国富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