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满分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16 08:47 浏览量:4
5月10日,山东烟台考生姜昭鹏在与同学乘车赴春季高考途中,因抢救并护送突发心梗的同学就医耽误参加首场语文考试。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大家在备受感动的同时,都很关心姜昭鹏“能否得到一次补考机会”。
5月14日,因救人而错过考试的姜昭鹏,得到了补考机会。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同日,烟台市委政法委、烟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姜昭鹏和司机王涛“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姜昭鹏交出人生的“满分答卷”之后,山东高考也以一份备用卷,拿到了规则大考的“满分”。在人性的光辉和善良面前,规则也可以有弹性、有温度。
高考为个人“破例”,意义非凡。它维护了人们心中“好人有好报”的秩序感,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也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从制度公平的角度看,因为见义勇为为个人延考、补考,外省已有先例,“破例”并不违反规则,反而因为“口子难开”重申了国家考试的严肃性。
姜昭鹏获得“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
基于高考这项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高考备用卷一般“备而不用”。只有一个考区的所有考生都严格遵守考试规则,同做一份试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平。
把备用卷作为“预防万一”的手段,但极少启用,一直是我国高考的标准图景。然而回顾高考历史,仍有为数不多的“启用备用卷”和“补考延考”场景。
因自然灾害启用备用卷。2006年高考期间,福建建瓯市遭遇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洪水灾害,导致全市4681名考生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经教育部同意,有关部门决定建瓯在6月13日至14日举行高考,并启用备用的B卷。2008年汶川地震后,四川、甘肃两省12万名考生因灾情严重延期高考,延考时间为7月3日至5日。教育部单独命题并采取“单独考试、单独计划、单独划线”政策,确保考试公平。2020年7月,安徽歙县因持续暴雨和上游洪峰叠加,部分考生无法抵达考场。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启用备用卷,将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至7月9日举行。
因见义勇为单独考试。集体性补考之外,还曾有考生因见义勇为受伤,不能如期高考,在教育部批准下,被安排单独考试。2014年5月31日,江西宜春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从歹徒手中夺刀救人,因伤势严重无法参加当年高考,在教育部允许下,当地教育部门为其安排单独考试机会。2015年,海南儋州高三学生韦智贵在高考前夕因阻止抢劫被歹徒砍伤,错过高考。海南省教育厅向教育部专项请示,为其安排单独补考和录取机会。
本次姜昭鹏因为见义勇为,被单独安排启用备用卷考试,又为高考“破例”添了一笔。
二
高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启用副题?
《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显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以及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省(区、市)或地(市)、县(区)未能按时实施考试,省级教育考试机构须及时报告教育部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经教育部批准后启用副题进行考试。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补考,都可归结为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缺考,而这都体现出全社会对“生命至上”的鼓励和褒奖。
“破例”彰显政策温度。从见义勇为的发生机制讲,事发突然不可预知,当别人的生命和安全突然受到侵害,那些毫不犹豫冲在前的身影最让人感动。这代表了一个人本真的善良和勇敢:无论是和歹徒搏斗救人,还是放弃考试机会救人,都有可能“伤及自身”。这样仍奋不顾身救人的崇高品德,值得人们敬仰。姜昭鹏在急救同学的过程中,面对“医院”还是“考场”的选择,果断选择了前者,错过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考试。对这样的人,对这样的不可抗事件,政策应该释放善意和温暖,既让当事人弥补缺考的遗憾,也对整个社会形成正向激励,感召更多人去帮助他人。尤其对广大青少年而言,这是一场不能再生动的思政课。在这场如何活用规则抚慰世道人心的大考中,山东也不负众望,以政策温度为姜昭鹏的见义勇为添上圆满注脚。
“破例”也是维护规则。从一开始的“按照考试管理规定,春季高考不允许补考”,到后来的“对救人考生启用副题考试”,政策“刚”与“柔”的转换并不矛盾,这体现的正是对规则和公平正义的守护。当前,我国中考、高考、考研,均采取一次性考试方式,没有补考制度,这是基于维护考试严肃与公平。但针对个别考生的特殊情况,如因见义勇为导致的不可抗力,经仔细调查、核实清楚后,报请主管部门同意实施的特别“补考”,属“特事特办”,并非开了制度的口子。“特事”是对见义勇为者优先选择“生命第一”的褒奖,因为其“少、特和不可复制”,不但没有破坏规则,反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考试的严肃和公平。
“破例”更是呼应民意。高考副题从不轻易开启,一旦对个人开启,便足以写进高考历史。网友们感动于姜昭鹏施救同学的果断和坚决,也惋惜于他错过考试的平静和不悔。虽然有声音鼓励他说“生命只有一次,考试可以重来”,但都希望他“今年就可以重来”,而不是因救人再等一年。当学校和政府都表彰他的善行义举,当不少网友认可他应该“破格录取”时,山东安排姜昭鹏“破例”补考,也是在积极呼应“好人有好报”的民意。
三
社交平台上,一些网友表示,对待“破例”应该慎之又慎。有专家就指出,考虑到高考作为国家考试的严肃性,补考仅作为突发情况下的特殊处理,且应公示公开。
从过往经验来看,虽然高考备用卷很少启用,但每一次对个人的启用,一定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让规则值得为他们“破例”。姜昭鹏课堂之外的选择,无疑是教书育人的最大成功,理应得到考试政策的“托底”。
其实,人们怕的不是名正言顺的破例,而是暗箱操作的不公。这些温暖人、感动人的见义勇为高考“特例”,是经多方验证的事实,且经过了公众眼睛的“淬火”,都经得起360°无死角的审视和监督。
备用卷“备而不用”是常态,特例情况下需要开启也不必底气不足。无论开与不开,其要义都是最大程度地维护教育和考试公平。相关部门要做的是,让每一次的备用卷启用都闪耀史册,唤醒更多的向善之心,引领整个社会的正能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