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网络大师用“三十六计”认定国人缺乏诚信,是蠢还是坏?

发布时间:2025-09-01 20:11  浏览量:2

一些网络“大师”在不听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次拿起了“三十六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缺乏诚信,就是因为这些诡诈的计策太多了。

读过初中的国人都知道,“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军事家檀道济总结得出来的对敌计策。孙武早就在《孙子兵法》中提出来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也认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暴力行为,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的目标”。既然战争关系到国家存亡,既然战争是迫使敌人无力抵抗的暴力行为,此时如何最大限度让敌人做出错误判断而隐藏我们的真实动机,就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方法。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1944年诺曼底登陆作战前夕,美军制造了一系列战略欺诈,隐藏美国为首的盟军部队在诺曼底地区登陆的真相,制造盟军在加莱地区登陆的假象。艾森豪威尔甚至要求盟军投掷到加莱地区的炸弹不少于投掷到诺曼底地区的两倍,还让巴顿将军带着一批“群众演员”在加莱地区对面频频露脸,让希特勒与德军统帅部相信盟军登陆地点确实在距离不列颠岛最近的加莱地区。

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也是制造从科威特沿海地区登陆的假象,甚至美军的战列舰“密苏里”号也成为“群众演员”,让萨达姆把大量军队部署在沿海地区。结果施瓦科茨普夫一个漂亮的“左勾拳”避免伊拉克军队正面防御,从沙特阿拉伯境内直奔侵入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后方,出其不意将其迅速消灭。

按照这些网络大师的意见,美国是不是应该提前派人告诉希特勒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美国是不是应该提前告诉萨达姆盟军会从沙特阿拉伯横切过来?对付敌人,本就是“兵不厌诈”,幸亏各国军队都没有国内这样的网络大师,否则将会增加多少流血牺牲?

战争是敌我矛盾,欺骗敌人就是最好的战术,所以现代各国都有心里战部队、情报战部队。处理民商事法律关系甚至行政、刑事法律关系,这才需要诚信。“三十六计”讲的是如何对待敌人,而不是让你如何处理普通人际关系。处理普通人际关系的,古人推荐的是儒家经典的《论语》《孟子》之类,这些书会告诉你“民无信不立”。

许多网络大师读书少,本就是“普九漏网之鱼”,只是披上了专家学者的外衣。许多人本就是分不清“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不清楚古人主张“兵不厌诈”与“以信治民”,还出来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悲哀。多读一点书,看清楚古人文字内容的适用范围,对他们而言真的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