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芬云悦读丨推介悦读丨对当代教育理念的反思——推介者:沈璐瑶
发布时间:2025-09-02 17:29 浏览量:1
涵芬云悦读·推介悦读
对当代教育理念的反思
推介者
沈璐瑶 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张元济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
分数至上,功利盛行。当升学指标成为教育的唯一刻度,当标准答案框住思维的无限可能,当“赢在起跑线”的焦虑碾压成长的自然节奏,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望教育的初心。以这三本书在迷障中劈开一条通途:既有过度训练里创造力的枯萎,也有权威压制下个性的消弭;既有成功学的单一标尺,亦有成长路上的多元微光。每一页都在叩问:当知识灌输取代心灵滋养,当外在期待覆盖内在渴望,我们如何守护教育的本真?翻开书页,让我们以文字为灯,在功利迷雾中照亮被遮蔽的成长。
NO.1
索书号:G40-095.65/6
馆藏地点:望海街道智慧书房(文化中心)
【内容简介】
《爱弥儿》以虚构人物爱弥儿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分五卷系统阐述了“自然教育”理论。卢梭批判传统教育压抑儿童天性,主张教育应顺应自然规律:婴儿期注重体格养护,童年期通过感官体验学习,少年期发展劳动能力与实用知识,青年期才进行道德与社会教育。他提出“消极教育”原则,反对过早灌输书本知识,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培养独立人格,并呼吁尊重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书中还通过“萨瓦牧师的自白”探讨了自然宗教观。作为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深刻影响了裴斯泰洛齐、杜威等教育家,其“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至今仍具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日内瓦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文学家。出身钟表匠家庭,自学成才,毕生倡导人权平等与自由思想。其著作深刻塑造了现代政治、教育及伦理学:《社会契约论》提出“主权在民”理论,奠定民主政治基石;《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剖析私有制导致的社会异化;《新爱洛伊丝》开创浪漫主义文学先河。
NO.2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日]黑柳彻子
索书号:I313.84/157
馆藏地点:文献流通部(少儿)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自传体儿童文学作品,记述了作者二战前在东京巴学园的真实童年经历。因好奇心旺盛、行为“另类”,小豆豆被原小学劝退后,转入小林宗作校长创办的巴学园。这里没有传统教室——课堂设在废旧电车里,课程由学生自选学习顺序,午餐要求品尝“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小林校长以“自由教育”理念包容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他倾听小豆豆四小时倾诉,鼓励残疾孩子泰明攀树,在运动会为高桥君设计专属项目。书中通过游泳、露营、田间劳作等温暖故事,展现尊重儿童天性、消除歧视的教育理想。1945年巴学园毁于战火,但这段经历成为作者生命底色。该书全球发行超千万册,被译成35种语言,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教育启示录”。
【作者简介】
黑柳彻子(1933- ),日本国宝级艺人、作家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生于东京艺术世家,父亲为小提琴家黑柳守纲。童年因活泼好动被视作“问题儿童”,巴学园的经历重塑其人格。1953年成为NHK首批电视女演员,主持长寿访谈节目《彻子的房间》超40年(播出万余集),创吉尼斯世界纪录。1981年出版《窗边的小豆豆》,以质朴文字唤醒社会对儿童心理的关注,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日本累计销量达800万册。
NO.3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作者:[英]赫伯特`斯宾塞
索书号:G78/832
馆藏地点:武原街道涵芬智慧书房(武原光明景苑)
【内容简介】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部教育学经典,系统提出了“科学教育法”。针对维多利亚时代刻板教育,斯宾塞主张教育应遵循儿童心智发展规律,以兴趣驱动为核心:倡导通过自然观察、游戏互动和实验操作激发学习主动性,反对机械背诵;强调科学知识(如生物、物理)的实用性,认为其比古典学科更能培养逻辑思维;提出“教育即生活准备”,重视体能训练与道德情感培育。书中细化42项教育原则,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成为现代“儿童中心教育”的先导,深刻影响欧美素质教育的实践方向。
【作者简介】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进化论先驱。自学成才的铁路工程师,后转向社会科学研究。其思想横跨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提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将“适者生存”理论引入社会分析;首创“综合哲学体系”,试图用进化原理解释宇宙演进。教育领域,他基于实证科学方法撰写《教育论》(含《快乐教育》章节),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心理,呼吁建立科学化、人本化的教育模式。尽管其理论因社会进化论引发争议,但教育主张被杜威等继承,推动20世纪进步主义教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