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启动IPO,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风口
发布时间:2025-09-03 07:36 浏览量:1
中国机器人行业正迎来一个里程碑事件——高性能通用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宣布预计在2025年四季度提交IPO申请。
9月2日,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公告,宣布预计将在10月至12月期间向中国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这家被称为“中国版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公司首次公开了其产品销售占比:四足机器人占65%,人形机器人占30%,核心零部件产品占5%。
据披露,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科研、教育及消费领域,其余20%则用于巡检、消防等工业场景。而人形机器人则全部应用于科研、教育及消费领域。
01 宇树科技IPO计划详情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已推出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系列四足机器人产品,近年来更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
2025年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根据辅导工作安排,2025年8月至9月,中信证券将督促公司形成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
10月至12月,将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协助公司准备上市申请文件。据接近监管层人士分析,宇树科技IPO冲刺科创板的概率较大。
02 业务结构与发展现状
从收入结构来看,宇树科技仍以四足机器人为主要收入来源,但人形机器人已占据相当比例。以2024年为例,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约为65%、30%和5%。
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兴兴曾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披露,企业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据投资方透露,宇树科技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五年实现盈利,在机器人行业中表现突出。
在商业化方面,王兴兴今年5月公开表示,宇树科技2025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220%,合同金额突破12亿元,其中明星产品G1四足机器人贡献60%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中标了中国移动旗下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宇树科技以4605万元中标包含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的标包。
03 机器人产业链受益标的
随着宇树科技IPO进程推进,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注度大幅提升。午后,机器人板块局部异动,龙溪股份、拓普集团等快速冲高至涨停。
核心部件供应商
全志科技:公司芯片已应用于仿生四足机器人产品,为机器狗的智能化提供核心支持。
丰立智能:与国内部分人形机器人厂商建立合作,研发的微型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产品已进入小批量生产交货。
昊志机电:谐波减速器等产品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公司有望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江苏雷利:微型电机切入人形机器人关节,医疗机器人市占率第一,布局行星滚柱丝杠。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国产龙头,市占率超25%,独创P型齿设计,成本优势显著。
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
埃斯顿:国产机器人本体龙头,自研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自主控制器市占率35%。
拓斯达:联手华为开发具身智能运动控制平台,切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材料与感知系统
金发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PEEK聚合及改性技术,已成立了人形机器人材料项目研发团队。
柯力传感:国内唯一能量产500kg级六维力传感器企业,已向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
04 投资建议与策略布局
从投资角度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值得关注:
优先关注技术壁垒高、卡位核心环节的标的:如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伺服系统龙头汇川技术、六维力传感器企业柯力传感。
密切跟踪量产进展:关注特斯拉、宇树科技等整机企业的量产进度,这将直接决定产业链需求爆发时点。
布局多元应用场景企业:除了工业场景,关注在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有布局的企业,如科大讯飞。
05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运动控制算法、AI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品掉队。
产能过剩风险:国内零部件产能2025年或翻倍,价格战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商业化延迟风险:成本高企与应用场景拓展缓慢可能延缓量产进度。
政策退坡风险:补贴减少或监管趋严可能影响产业扶持力度。
专利纠纷风险:宇树科技在筹备上市过程中已遭遇专利纠纷,8月26日相关案件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宇树科技IPO进程只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信通院预测,2045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1亿台,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
摩根士丹利也预测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
随着宇树科技向证券交易所递交申请,资本市场将迎来一支纯正的机器人龙头股,产业链相关企业也有望借此东风,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