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适度肥胖反而更长寿?研究结果令人意外,建议一看

发布时间:2025-09-03 17:29  浏览量:1

很多人一听到肥胖这个词,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心梗、中风”。

减肥这两个字几乎成了健康生活的代名词,好像体重秤上的数字只要大一点,寿命就会立刻打折扣。

然而,近来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结果却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肥胖可能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糟,甚至还和寿命延长有关。

这种结果一出来,很多人都惊讶地不敢相信,但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其中似乎也有道理。

首先要明确一点,研究里说的“肥胖”并不是那种严重的肥胖,而是BMI指数在“超重”到轻度肥胖之间。

BMI就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常用来评估一个人是不是标准体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在18.5到24.9之间算正常,25到29.9是超重,30以上才算肥胖。

剑桥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了超过30万人的数据后发现,BMI在27到30之间的人群,死亡风险竟然比正常体重的人低一点点。

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比正常体重稍微重一些的人,活得可能更久一些。

听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长期以来,大家都在宣传“减重就是健康”。

但其实这种现象在医学上早就有个名字,叫做“肥胖悖论”。

意思就是在一些慢性病人群中,比如心衰、慢阻肺、慢性肾病患者,体重稍微高一点的人,生存率反而更高。

一个原因是身体储备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更多,可以在疾病和治疗中抵御消耗。

另一个可能是体重高的人,体检率和就医率更高,反而能更早发现问题,更早干预。

还有一种解释是,所谓的正常体重群体里,可能有不少因为慢性消耗性疾病而偏瘦的人,这些人本来就健康状况不好,自然把总体的生存率拉低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可以放心增重。

研究结果强调的是“适度”,而不是“无限制”。

严重的肥胖依然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某些癌症等高风险挂钩。

尤其是腹型肥胖,也就是肚子大、腰围粗,这种情况和动脉硬化的关系特别密切。

剑桥的研究也指出,BMI在35以上的人群,死亡风险会显著升高。

所以在理解这个研究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把它当成“胖点更健康”,而应该理解为“偏瘦并不一定更有优势,过度追求低体重反而有风险”。

再来说说为什么适度肥胖可能会和寿命长挂钩。

很多老年人其实都能感受到,随着年纪增加,身体自然会慢慢瘦下去,这不仅仅是因为吃得少了,更是因为肌肉量下降了。

医学上叫做“肌少症”,这是导致衰弱、跌倒和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如果体重偏低,很可能意味着肌肉不足,而不是单纯的健康。

相反,稍微胖一点的人,可能肌肉和脂肪储备都多一些,遇到疾病、手术、感染的时候,身体就有更强的缓冲能力。

研究人员对超过7万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BMI在24到28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最低。

特别是对女性来说,体重稍微超标一点,寿命反而更长。

这和剑桥大学的数据有相互呼应之处,也说明在不同的种族和生活方式下,这个现象可能都有一定的普遍性。

当然,也不能只看体重数字。现在医学界更推崇的指标是“体脂分布”。

比如同样是70公斤,一个人如果主要是肌肉,那健康风险和寿命可能完全不同于主要是脂肪的人。

尤其是内脏脂肪,这是代谢性疾病的主要推手。

研究发现,腰围比BMI更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就算BMI在正常范围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所以“适度肥胖”并不等于“随便吃胖”,而是强调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合适的能量储备,同时不要让脂肪集中在腹部。

在日常生活里,这个研究给出的启示其实挺简单的。

第一,不要盲目追求过瘦。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为了美观拼命减肥,把体重压得很低,但身体状态其实很差,免疫力下降,骨密度降低,甚至月经紊乱。这种不健康的瘦,反而会缩短寿命。

第二,保持适度的体重,同时增加肌肉含量。也就是说,比起体重秤上的数字,更重要的是身体成分。

通过适量的力量训练,让肌肉量增加,哪怕体重增加了一点,也比瘦弱得多要健康得多。

第三,控制好腰围和内脏脂肪,这比体重更有说服力。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避免大腹便便。

再者,从社会角度看,这种研究结果也提醒大家,健康管理不能只盯着一个指标。

很多体检报告只写BMI,却不写体脂率和腰围,这其实会误导不少人。

有些BMI正常的人,实际上是“隐性肥胖”,脂肪率高,肌肉量低,健康风险一样大。

相反,有些BMI偏高的人,肌肉很发达,脂肪率并不高,这样的人健康状况可能比所谓的“正常体重”还好。

所以以后在体检时,也要多关注体脂率、肌肉量这些更全面的数据。

总结一下,适度的肥胖确实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这个“适度”非常关键。

大概在BMI 25到29之间,加上腰围不过分超标,肌肉量保持良好,这样的状态可能才是理想的。

严重肥胖依然是健康杀手,盲目减肥同样不可取。

[1]李嘉丽,刘璠,柯立鑫,等.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肥胖的疾病负担:趋势分析与模型预测[J/OL].中国全科医学,1-10[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