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王兴兴:越智能的机器人,应该越是克制 | 红杉Family
发布时间:2025-09-04 09:17 浏览量:1
在“数字原生”与“智能原生”的夹层时代,人形机器人正成为撬动未来生产力的关键支点。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这位“创新者”,正以低成本高性能的机器人技术方案,悄然改写全球行业格局。从春晚“机器牛”的惊艳亮相,到格斗算法突破动作复杂度极限;从四足机器人到人形领域的全球领跑,宇树科技用8年时间证明:中国创新力正在重塑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叙事。
红杉中国是在机器人领域内布局最早和最广的投资机构之一。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投资副总裁李彦男在2019年初开始与王兴兴接触,在第一次见面的现场,王兴兴展示了当时四足机器人AlienGo强大的负载能力,并且完成跳跃、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当时宇树的四足机器人产品刚刚开始销售,却已经在续航、抗干扰能力、复杂地形处理能力和机械结构等诸多方面具备波士顿动力的类似性能,但价格只有其1/10。看完产品和行业调研后,李彦男立刻着手推动宇树进入投资上会环节。
因为高铁不能有高能量电池,王兴兴抱着产品乘坐十多个小时的车,来到红杉北京办公室路演并展示AlienGo,并且表明了“未来希望能实现用机器人造机器人”的远大Vision。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红杉中国种子基金投委会当场按照一次过会的表决方式,当即发出了投资意向书,成为了公司第一家持股到10%的重要机构股东;在紧接着的第二个季度,又再次领投了Pre-A+轮。连续两轮领投的这两笔投资为宇树业务发展和早期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杉中国在宇树后续的多轮融资中持续追加投资,始终是宇树最重要的机构股东之一。多年来,红杉中国一路陪伴宇树成长,红杉中国投资团队郑庆生、李彦男、黄歆然一直全力协助公司,在上市筹备的关键进程中发挥了最重要的股东支持作用,为这家在未来机器人浪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兴企业提供了扎实的助力,做好了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今天我们分享一篇《财富》对王兴兴的专访。一起来看看:关于未来,他的思考是什么?
王兴兴: 今年全中国的新兴机器人相关行业增长速度非常快,我个人乐观估计今年智能机器行业的总体业绩可以比去年接近翻一番,平均业绩可能比这个还好。
每个产业发展起来之后,泡沫很难评价。每次有新产品出现之前,大家肯定先有需求情绪,然后再采购、推动产业发展,这肯定存在时间差。因此,在这个区间上你可以认为有泡沫或者只是有需求和希望,这肯定有高低起伏和回落。
当下需求比较旺盛,实际上可能没有达到那个阶段。但再过20年,你会突然发现,现在并没有什么泡沫,从未来的时间看“现在”,可能没有泡沫。
大概是2000年时候,也就是在20几年前,大家觉得互联网泡沫巨大,现在回去看,根本就不是什么泡沫。
王兴兴: 全球人形机器人硬件还存在问题,即没有足够好、也没有足够大规模应用或者大量价格较低、可靠性非常高的产品,目前尚未达到这个阶段。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够用的。
类似早些年的车,路上可以开,就够了。类似于现在的智能驾驶,目前虽然不足够好,但也可以用。
现在具身智能AI算法训练、数据都不足够突破临界点,想要到达工厂里和家里都在使用的临界点尚未达到。
当下,科技圈已经看到了趋势,有些公司在做这个方向,只是没有突破临界点,导致大家觉得没有什么用,或者效率很低。
王兴兴: 我以前参加一些活动,提过多次,目前的智能体在很多情况下像缸中的大脑,没有肉体的感觉、疼痛、欲望和饥饿这些来自身体的感觉。
我一直把目前人类做出来的机器人,很多情况下把它当作纯逻辑体,我更喜欢把它比喻成“你让它干嘛它就干嘛”,它没有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大家都希望这样——真正“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应该没有自己的想法,更没有自己生存或者征服世界的想法。
纯AI按照当前的科技发展方向来说不会有(自己生存或者征服世界)这种情况发生,但可能还是会发生极端情况。比如,有些人可能存在恶意行为,故意对AI进行恶意操作,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大。
我一直认为“越智能的机器人”与人相似,越智能或者越理性的机器人对欲望的克制能力越强,它们想摆脱物理世界的束缚。
越是理性逻辑的人,越是克制,未来的AI也是一样。
王兴兴: 我认为人类与智能体并非同一个生态位。
在整个宇宙中,人的需求与智能体的需求并不直接冲突。智能体的根本需求最多是对能源的需求;然而人类的生存需求则是食物、水、空气——类似于人类与海洋动物的关系,没有本质上的直接竞争关系。
如果畅想一下未来,所有人类的整个主体通过AI构成了一个新的“新人体”,类似于每个人成为这个新的“新人体”的内部细胞,“新人体”不会故意伤害自己的细胞。
大概的意思是,人类社会构造了一个全新的智能体,而每个人是其中一部分。当然,这只是很长久之外的一个畅想。
王兴兴: 我认为当前的AI和机器人领域,中国和全世界整体水平相对同步,不会存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做得特别好,别的国家做得特别不好,或者别的国家做得特别好,中国做得不太好的情况。
在某种意义上,终局可能依靠AI来决定。“一块废铁”和“能够工作的机器人”完全不同。机器人最重要的还是AI,而不是机器人的本体。虽然我们公司最主要的是做机器人本体,但AI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王兴兴: 我们公司一直将自己定义为“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机器人服务”。过去只要客户喜欢,海外和国内的客户,都可以采购我们的机器人。
在2018年时,我们已经有海外客户采购我们的机器人。未来我们将一直致力于为全人类和全世界提供更好、更友善的机器人产品,满足国内和海外客户的需求。
王兴兴: 首先,我们一直希望用人形机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工业、家庭服务、To B业务或者个人使用。我们希望每次在技术阶段进步时,可以增大可能性,提供更大的商业市场和商业价值,或者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并进行各种尝试。
去年下半年,我们开始开发类似机器人格斗的算法,但是并不顺利,原因是它的复杂度比跳舞难。去年有些机器人走路已经算比较好了,但是跳舞比走路复杂,动作复杂度高很多,格斗比跳舞更难。我们在今年年初就完成了格斗AI算法开发。格斗动作有个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很多,可以认为一组跳舞动作就是一个格斗动作,格斗动作有很多小动作组在一起,小动作之间需要任意丝滑组合。
格斗的每个动作都是通过数据采集和AI训练完成的,因此动作复杂度非常高。格斗赛有单次组合、侧踢等各种动作。另外,格斗时,机器人的动作还需要满足任意组合,不可能固定动作序列。在机器人做任意动作组合时需要互相切换流畅,不能出现问题。在打斗时还需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跳舞时没有外部干扰,但格斗会有。格斗会有“侧踢”等等外部干扰,因此难度系数比跳舞会提高很多。
我们正在构想,如果今年下半年进展快,明年就会有更好的新机器人AI技术出现,届时机器人可能会达到一定的工作级别。因此,我们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做得越来越好,商业化前景会更好很多,趣味性也会增强。
我认为,商业化对整个公司很重要。如果技术在前沿领域每年都有进步,就像我们过去制作机器狗一样,商业化增长最大的原因就是技术和产品的进步。
否则,如果技术将停滞不前,商业化就将陷入死循环,大概率会非常快地衰落。所有技术产品,即使现在的手机,如果没有新技术出现,也会逐渐变成平庸、增长乏力的产品。甚至出现行业衰退的现象,尤其是智能机器行业更是如此。每年都需要新技术和相应产品出现。
王兴兴: 我们公司一直反对对机器人危险性改造。
目前情况是这样的,有些改造已经出现。前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个人在操作机器人时,踩掉了小朋友的鞋子,这个视频在全网很火。他甚至没有伤害小朋友,没有踩到小朋友的脚、或把小朋友撞了或者倒了,只是踩到一个鞋子,这都引起了很大的广泛讨论。因此,我一直担心未来机器人被人危险性改造后在人与道德、安全性上产生的问题。
如果一辆汽车被人危险改造,大家不会责怪汽车公司。机器人被人改造的概率很大,因为它非常新颖有趣,如果出现问题,大家可能就会直接责怪机器人公司。因此,这是我一直非常担心的问题。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财富》,作者杨安琪,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