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引起热烈反响之一
发布时间:2025-09-04 09:33 浏览量:1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退役军人收听收看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神情专注观看阅兵盛况。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观后感吧。
钟礼昌,省荣军优抚医院因战一级残疾退役军人,1963年8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1985年9月退役。1984年7月12日在云南边防某高地英勇负伤。双下肢截瘫,腰椎骨折,双膝以下感觉消失,不能站立行走。
这场纪念大会我天天都在期盼,今天终于全程看了直播,内心激动澎湃。当电视里响起国歌,看着受阅部队迈着正步走过,那些先进装备列成方阵,我这双手忍不住使劲拍着轮椅扶手,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曾经我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参加了战斗,我这两条腿,是1984年在前线炸伤的。当时躺在阵地上,我就想着,能守住阵地,就算残了也值。一晃40多年了,现在坐着轮椅,每天都能看到今天国家的好日子,心里比啥都暖。看了阅兵,我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我们当年付出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今天这样的中国吗?!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路。这面旗帜下,有我们流过的血,更有永不熄灭的信念。这些年,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我们这些老兵,看病、生活都不用愁。我常跟来探望我们的年轻人说,别忘了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先辈们,别忘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只要国家需要,我这把老骨头依然愿意为党和人民扛责任、站好岗!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心怀家国,永葆革命军人本色,继续保持和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
杨家平,五华区军休干部,1962年8月6日出生,1980年10月从革命老区四川省平昌县入伍,从军34年,驻守边疆20余年。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其他军休干部一道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看到受阅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机械化装备列阵前行、战机编队划破长空……我内心澎湃,热泪盈眶。那些抗战老兵,他们和我一样,都曾为了国家和人民,在战火中拼搏过。如今,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们眼中的坚定与骄傲从未改变。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边境作战的峥嵘岁月。那时,我们靠着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与敌人拼杀,许多战友倒下,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片土地上,鲜血染红了山河。但我们从未退缩,坚决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经历战争的残酷,才深知和平来之不易。纪念抗战胜利,举行盛大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渴望和平,也有能力、有信心捍卫和平。虽然我已离开部队,但军人的本色和使命永远不会改变。我将持续关注国家的发展,传承和弘扬军人的精神,为社会贡献余热。
刘杰,退役军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中国铁建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大会直播,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激励我们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当看到受阅部队踢着整齐划一的正步,喊着洪亮的口号,精神昂扬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回想自己当年也是一名空军战士,我不由得为战友们的精彩表现鼓掌,为强大的祖国自豪。
退役后,我投入到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制造生产以及售后服务中。从业30年,我先后带出了80多名徒弟,有的走向领导岗位,有的已经是技师,高级技师。现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带队参与了单位95%大型养路机械机型的制造,产品遍布国内外;我首创的焊接放量法,实现了主车架焊接公差由±15mm到0mm的突破;我发明了中级减震装置,解决起拨道表振动频率过大的问题;我发明的轮对压装试验台,获得了国家工程建设质量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过硬的部队作风。这场纪念大会,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过硬作风的重要性,我要以一名退役军人的身份宣誓:祖国有我,强国有我,为中国制造事业奋斗终身,不断超越自我,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继续拼搏,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当好企业排头兵。
王文跃,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
会场大屏上,激昂的军歌振奋人心,铿锵的步伐威武有力,大国重器尽显磅礴军威。我与同事们凝神注目,目光紧追飘扬的五星红旗,掌心因自豪与激动微微发烫。作为云南双拥工作者,这场集体观看的阅兵,不仅是国防实力的展示,更是一堂深刻的“双拥初心课”。屏幕上,每步正步都藏着军民同心密码,每声战机轰鸣都激荡鱼水情深,引发众人共鸣。新型装备接连亮相,彰显军事现代化成就;战士们挺拔身姿、坚毅眼神,诠释着军队担当。这让我想起云南边疆:驻滇子弟兵坚守边关、守护村寨,地方部门主动为军属解就业难题、为军人子女谋优质教育。军地双向奔赴的场景,正是阅兵精神在云岭大地的生动写照。盛典让我们更明晰责任:双拥工作是连接军地的纽带,更是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基石。未来,我们将以阅兵冲劲扎根岗位,为军人军属办实事、为部队建设添力,让军政军民团结的旗帜在云岭高扬,为强国强军注入云南双拥力量。
田钰,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观看完阅兵式,我心潮澎湃,难掩激动。现代化装备与官兵昂扬风貌,彰显强国强军伟大成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工作者,我深感自豪,更觉责任重大。我们将瞄准强军目标,全力支持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想部队之所想、办部队之所需、解部队之所急,为强军兴军伟业贡献力量。我们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让尊崇之光温暖每一位退役军人,持续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王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一级主任科员。
看完纪念大会盛况,让我再次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再次深切体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再次深刻领悟到,“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重大政治成果、最宝贵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退役军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强军之路的重要一环,是人民军队安心备战打仗、守护祖国安全的有力保障。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继续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锐意拼搏的锐气,为推进我省退役军人工作更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丁智富,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科科长。
今天的盛会,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阅兵,更是一部浓缩的民族复兴史。阅兵场上现代化的军队,气贯长虹、振人心弦。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依法依规维护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是我的使命责任,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真正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责任、带着办法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罗娅菡,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当新型装备列阵驰骋、战机梯队呼啸凌空,我为国防实力的跨越式发展倍感自豪,更深知这盛世荣光背后的历史分量,这是先烈用热血铸就的丰碑,更是强军兴军的铿锵誓言。作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者,我将以阅兵精神为激励,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把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送至每一位退役军人身边。我愿以踔厉奋发之姿扛牢使命,用勇毅前行之势续写荣光,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挥洒青春力量。
李金成,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忆往昔军旅岁月,那些年摸爬滚打、挥汗如雨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而今我以一名退役军人工作者的全新身份观看阅兵仪式,心中涌动着无比的自豪与激动。整齐的方阵踏着铿锵的步伐走过长安街,多型战机划破天际,一件件先进的武器装备无不彰显着大国力量。阅兵式上战友们挺拔的身姿,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更加坚定了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中去。
李舒蓉,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当礼炮响起,当三军仪仗队迈着铿锵的步伐走来,当各种高端武器装备亮相,当镜头扫过敬军礼的抗战老战士,我骄傲!我感动!我眼眶几次湿润!我骄傲的是自己从事的是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崇高事业,看着他们迈过天安门城楼,仿佛我也扛着武器、迈着坚实步伐走过城楼,一起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我感动于千千万万的军人勤恳训练、钻研武器,只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这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关强国兴军伟业的重要性,想到这我又落下泪水,因为我真的太爱我的祖国了,太爱我们这个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
封面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