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减三健”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发布时间:2025-09-05 07:22 浏览量:2
本报讯 记者赵燕报道 九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 9月4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广大市民科学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慢性病防制部全民健康管理室的魏文婧表示,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病、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而“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正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她强调,“除了身体指标,我们还应特别关注心理健康和环境健康,实现真正的全面健康。”
要实现科学健康管理,有两个“基础准备”必不可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血压、血糖和体重监测,尤其是有慢性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其次要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比如家中准备限盐勺、控油壶,选择低糖食品,减少含糖饮料的购买和饮用,从源头上培养清淡饮食习惯。
合理膳食是筑牢“健康基石”的重要一环。魏文婧建议,日常应多样化摄入食物,每天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控制烹饪中用盐和油量,多采用蒸、煮、涮等低温烹调方式。她特别提醒,“使用定量盐勺和油壶可以帮助家庭更好地掌握摄入量,逐步适应清淡口味。”
适量运动与体重管理是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各年龄段人群都应保持每日身体活动,上班族可利用通勤时间多走路、少乘车,居家时可进行短时“碎片化运动”,如原地踏步、伸展练习等,避免连续久坐。老年人则应注重平衡能力锻炼,如扶椅单腿站、靠墙静蹲等低强度训练,预防跌倒发生。
心理健康和充足睡眠同样不可忽视。魏文婧指出,“应提高对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的觉察,鼓励主动寻求专业支持”;同时保障规律作息,尤其青少年和上班族要设定合理的睡眠时间,减少睡前电子设备使用。
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因人而异、长期坚持。她建议,家庭可以共同制定健康计划,比如一起购买健康食材、参与户外活动,营造相互鼓励的氛围;社区应多组织健康讲座、健身活动和义诊,提升居民参与度。“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一个小改变开始,比如每天多走一千步、做菜少放一勺盐——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